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2)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3小题)

1、下列做法中,未注意食品安全的是( )

A . 生产绿色食品 B . 用清水浸泡、冲洗水果蔬菜 C . 吃发芽的马铃薯 D . 买肉时看肉是否是检疫合格的
2、小肠的结构特点中,与其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 . 小肠长约5~6米 B . 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C . 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D .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3、进入血液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内的什么部位被利用?(  )

A . 细胞核 B . 细胞质 C . 叶绿体 D . 线粒体
4、关于人体呼吸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为支架,保证气体进出畅通 B . 呼吸道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含有杀菌物质,能清洁空气 C . 会厌软骨在吞咽时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D . 鼻腔黏膜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充分进行气体交换
5、在人体的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部位(    )

A . 卵巢 B . 子宫 C . 输卵管 D . 阴道
6、森林古猿从树上下到地面生的原因(   )

A . 树上的天敌多 B . 出现了森林火灾 C . 为了扩张领地 D . 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
7、一个人的生命开始于(   )

A . 精子 B . 卵细胞 C . 受精卵 D . 新生儿
8、母爱是伟大的.母亲在怀孕期间,身体负担明显加重.胎儿在母亲体内已经开始工作的系统是(   )

A . 消化系统 B . 循环系统 C . 呼吸系统 D . 生殖系统
9、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体形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A . 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增强 B . 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增多 C . 摄入的营养物质大大增加 D . 参加了较多的体育锻炼
10、人患急性胃肠炎,造成严重缺水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喝进的水不能进入血液循环 B . 汗液蒸发过少 C . 病人喝水太少 D . 喝进的水随尿液排出
11、关于食物营养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脂肪的分解是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 B . 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都属于有机物 C . 水不能产热,不属于食物的营养成分 D . 人体需求量小的营养成分对人体不重要
12、下列关于维生素及其缺乏症配对正确的是(   )

A . 维生素B1﹣﹣坏血病 B . 维生素A﹣﹣夜盲症 C . 维生素C﹣﹣脚气病 D . 维生素D﹣﹣血友病
13、下表为“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1、2、3号试管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依次是(   )

试管

加入的物质(各2毫升)

水温

时  间

试剂

加碘后的实验现象

1号

淀粉﹢唾液

0℃

10分钟

碘液


2号

淀粉﹢唾液

37℃

10分钟

碘液


3号

淀粉﹢清水

37℃

10分钟

碘液


A . 变蓝、不变蓝、变蓝 B . 不变蓝、变蓝、变蓝 C . 不变蓝、褪色反应、变蓝 D . 变蓝、褪色反应、不变蓝
14、

如图所示,回答(1)﹣(2)题

(1)如图中,分泌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的器官是(   )

(1)
A . B . C . D .
(2)如图中,初步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是(   )

(2)
A . B . C . D .
15、如图是肺泡内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图中“ ”和“ ”表示气体扩散的方向,②表示的气体成分和从肺泡进入血液需要经过的细胞层数为(   )

A . 氧气   二层细胞 B . 二氧化碳  二层细胞 C . 氧气   四层细胞 D . 二氧化碳  四层细胞
16、确定动脉血与静脉血的主要依据是(   )

A . 血液中含二氧化碳的多少 B . 血液中含养料的多少 C . 血液中含氧气的多少 D . 以上都不对
17、2000多年前,著名的医学家扁鹊就已经用“切脉”诊断疾病,他触摸的血管是(   )

A . 动脉 B . 静脉 C . 毛细血管 D . 动脉和静脉
18、

如图所示,完成(1)﹣(2)题

(1)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右心室的是(   )

(1)
A . B . C . D .
(2)如图中,⑤表示(   )

(2)
A . 上腔静脉 B . 肺静脉 C . 主动脉 D . 肺动脉
19、在如图人体心脏的四个腔中,心脏壁最厚的是(   )

A . B . C . D .
20、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 . 心房→心室→静脉 B . 心房→心室→动脉 C . 心室→心房→静脉 D . 心室→心房→动脉
21、下列曲线图解能正确表示血液通过肺部血管时,氧气含量发生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22、在下列4种营养成分不同的食品中,某同学若以其中的一种食品为主,则最易患佝偻病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23、小莹从出生到20岁,卵巢的发育趋势符合下图中的(    )

A . B . C . D .

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

1、如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健康人体某处的三种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判断下列描述是否正确.

(1)①中血液的含氧量比③中的低.(判断对错)

(1)
A . 正确 B . 错误
(2)②中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判断对错)

(2)
A . 正确 B . 错误
(3)如果该部位在四肢,③中具有瓣膜.(判断对错)

(3)
A . 正确 B . 错误
(4)如果②位于小肠周围,则饭后①中葡萄糖增多.(判断对错)

(4)
A . 正确 B . 错误
2、

结合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和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回答问题:

(1)“平衡膳食宝塔”第一级食物,主要营养物质是      ,该物质的初始消化部位是      (填序号),它最后在      (填序号)被彻底消化的产物是      

(2)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      组成.

(3)在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是      (填写序号),其分泌的消化液能促进“平衡膳食宝塔”第      级食物的消化.⑥分泌的消化液通过导管流入      

3、

如图是子宫中的胎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胚胎发育到第8周外貌才有点像人.胎儿通过[B]      和[      ]      与母亲进行物质交换.

(2)胎儿在母亲的[A]       里发育,胎儿发育到      天左右时,会通过阴道从母体内产出,这一过程叫做      

4、

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的图象,请据图回答:

(1)图中D所示的细胞体积最大,且与B所示细胞相比,细胞中有      ,故该细胞是      细胞.

(2)小明的手被轻度划伤出血,但伤口处血液很快凝固,对止血起作用的是图中标号      所示的结构.

(3)具有运输氧气功能的是图中的      

(4)A的作用是运载      ,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      

(5)在平原地区到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去的人,在最初的几天里,血液中

      的数目明显增多,以结合更多的氧,满足身体的需要.

5、

如图是人体气体交换与血液循环模式图,在[]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请据图回答:

(1)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外界空气通过呼吸运动到达人体肺部,在肺泡与[      ]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使含氧较少的      转变成含氧丰富的      

(2)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是      ,在图中流动脉血的心腔有[      ]和[      ].体循环是指血液由[      ]左心室流出,最后汇集到[      ]上、下腔静脉,流回[      ]的过程.通过该循环,氧气到达组织周围毛细血管,经气体交换进入⑦      参与呼吸作用,将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机物,并释放      ,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3)东东同学不小心,右手的一个手指划破后,伤口出现了红肿.为了消炎,医生在这位同学的左臂注射了青霉素.请问药物最先出现在东东心脏的哪个腔?

      (填序号)

(4)图中的④与⑤之间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6、如表是李伟的血常规化验报告,请分析回答: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   No:0023677     姓名小明   性别 男  年龄 16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

WBC(白细胞)

Hb(血红蛋白)

PLT(血小板)

4.8×1012个/L

18×109个/L

85g/L

210×109个/L

男:(4.0﹣5.5)×1012个/L

男:(4.0﹣10)×109个/L

男:120﹣160g/L

男:(100﹣300)×109个/L

(1)经医生诊断李伟患有急性腮腺炎,诊断依据是化验单上他的      数量过多.

(2)从检查结果看,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      正常范围(填“高于”或“低于”),请你分析此人可能的病症是      ,应多吃含      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7、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发现,我国儿童血铅水平较发达国家儿童高,血铅增高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威胁儿童的铅污染有四大来源:①汽车尾气污染; 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

血铅含量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质量2.0~2.5千克的20只家兔分为两组:

A组:用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B组:用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实验结果如表:

组别

A组

B组

注射溶液类别

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剂量

10mg/kg

10mg/kg

血红蛋白含量

初始测量

60

61

第一次(g/L)

53

50

第二次(g/L)

47

40

第三次(g/L)

35

29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血铅含量对家兔的      含量有何影响?

(2)上述实验还缺少对照组,请你帮助设置一个对照实验:用      溶液,每3天皮下注射      次,10mg/kg剂量,每隔      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3)比较A、B两组的数据,上述实验结果:      

(4)请提一条防止儿童铅污染的合理建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2)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