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省安庆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物理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共10小题)
1、夜晚,我们经过装有声控开关的楼道时,往往要用力地拍手或跺脚使灯点亮,“用力”是为了提高声音的 这一特性来达到控制电路的目的.
2、甲乙两辆车同时向西行驶,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选填“东”或“西”)行驶.
3、某同学用天平和量杯测石块的密度.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再用量杯测出它的体积为20cm3 , 则石块的密度是 kg/m3 .
4、如图是自制气压计,小红拿着它从1楼乘坐电梯到20楼,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会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我国自行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其下潜深度已突破6km,“蛟龙号”的体积为50m3 . 某次下潜到7062m的深度,则此时“蛟龙号”受到的海水压强是 Pa,受到的浮力是 N.(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
6、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B的重力忽略不计,OB=3OA,物体G的重力为120N.若要使物体G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零,则需要在B端施加的拉力F= N.
7、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用滑轮组和桶组成的装置将水泥从地面匀速运至楼上,如图所示,若水泥重为G0 , 桶重为G1 , 不计绳重和摩擦,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则工人师傅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 .
8、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灯L1的电阻始终为10Ω,灯L2的电阻始终为20Ω,开关闭合后流过灯L2的电流为 A,电压表的示数为 V.
9、小明家的电能表上标着“3000imp/(kW•h)、220V 5A”等信息.他用这个电能表来测量某用电器的功率,他把家中的其他用电器都与电源断开,仅让这个用电器工作,6min内电能表指示灯闪了60次.该用电器功率是 W.
10、如图所示的是一条经水面折射后的光线,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及对应的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二、选择题(共7小题)
1、用“粘”字来描述某些物理现象形象而生动,对下列现象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 两块磁铁靠近能“粘”在一起﹣﹣因为同名磁极相互吸引
B . 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C . 两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能粘在一起﹣﹣因为分子间没有斥力
D . 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灰尘﹣﹣因为衣服带静电
2、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 )
A .
夏季景区喷雾
B .
冬季冰雕作品
C .
公路撒盐融雪
D .
旱季人工降雨




3、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的情景示意图,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则眼睛在光屏上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实像是( )
A .
B .
C .
D .




4、在两个相同的薄壁塑料瓶(质量忽略不计)内分别装入体积相等、密度为ρ甲和 ρ乙的两种液体后密封,再把它们放入两个装有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中,处于如图所示状态,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ρ甲>ρ乙p1>p2
B . ρ甲=ρ乙p1>p2
C . ρ甲<ρ乙p1<p2
D . ρ甲=ρ乙p1<p2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和灯泡电阻都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B .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减小
C . 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D . 电流表的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6、在学习电磁现象的过程中,做过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甲实验研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揺动手柄线圈转动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 . 乙实验中通电螺线管右端为S极,且螺线管的磁场由疏密不同的磁感线组成
C . 丙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方向可由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来判断
D . 丁实验研究的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发电机是依据此原理制成的
7、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橡皮在做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 )
A . 橡皮受平衡力作用
B . 橡皮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C . 橡皮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D . 橡皮能保持匀速圆周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惯性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三个相同的烧瓶A、B、C内部都盛有质量和初温均相等的液体,其中,A、B烧瓶中装的是煤油,C烧瓶中装的是水,A、B、C烧瓶中电阻丝的阻值分别为RA、RB、RC , 且RA<RB=RC(假设实验中没有任何热损失).
(1)小明想用该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他应该观察比较 两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2)小红用该装置完成“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的情况”,通过观察比较B、C两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发现装有煤油的烧瓶中温度计示数变化较大,这是因为煤油的 小.在该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2、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他们选用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5欧,然后把5欧、10欧、15欧和20欧四个定值电阻RAB先后接入电路的A、B两点间,闭合开关S,将相应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表中.
实验 序号 | R0 (Ω) | RAB (Ω) | I (A) | U (V) |
1 | 5 | 5 | 0.60 | |
2 | 5 | 10 | 0.40 | |
3 | 5 | 15 | 0.30 | |
4 | 5 | 20 | 0.24 |
(1)小明要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他应以 (选填“R0”或“RAB”)为研究对象.
(2)如果想通过表中第三列与第四列数据,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你认为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
3、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
(1)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图A实验中小宇先后三次将小球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
(2)在上述三次实验中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影响,则小球在三种不同材料的表面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选填“相等”、“不相等”或“无法判断”).
(3)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斌同学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探究实验.将质量相等的A、B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hA>hB),推动同一小木块在相同的水平面上运动不同的路程.两次实验中,木块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甲、f乙 , 则f甲 f乙(选填“>”、“<”或“﹦”).甲实验中小球对木块做功多,是因为A球在水平面上的 能大.
四、计算与推导题(共3小题)
1、我们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x和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在物理学中用劲度系数k表示弹簧的弹性性能.则有关系式F=kx.
(1)如图甲所示是某根弹簧的F与x之间的关系图,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为多少?
(2)因单根弹簧的弹性限度有限,某同学将两根同样的轻质弹簧并联起来使用,如图乙所示,忽略整个装置的重力,若所挂物体的质量为1kg,则每根弹簧受到的拉力为多大?
(3)试推导上述两根并联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单根弹簧的劲度系数k的关系.
2、合肥地铁1号线于2016年12月26日通车,有效的缓解了城市公交运输压力.某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们收集到地铁机车和公交汽车在某段运行区间内的相关数据如下:
××型号地铁机车 | 地铁电力机车功率 2.16×106 W | 平均速度 36 km/h | 牵引力 5×104 N | 额定载客量 2000人 |
××型号公交汽车 | 燃油热值 4×107 J/kg | 平均速度 18 km/h | 牵引力 3 000 N | 额定载客量 40人 |
(1)若从甲处到乙处,既有直达公交车,也有地铁1号线的换乘车.甲、乙两公交站相距18km,假设乘坐地铁路程与乘坐公交路程相同.则到达目的地乘坐地铁比乘坐公交车少花多长时间?
(2)若公交车每千米消耗燃油0.3kg,行驶1km路程所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热量?公交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3)从甲处到乙处,地铁机车需消耗多少电能?
3、如图甲是某同学制作的一个调光灯电路,已知灯L:“12V 8W”(灯泡电阻不变)、变阻器:“6Ω 3A”、电源电压:12V.
(1)请计算出图甲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小灯泡的功率变化范围.
(2)在图甲电路调光过程中,同学们发现该电路能连续调节灯的亮度,但亮度变化不大,且灯最暗时不能熄灭;老师提议只要在图甲原电路中加一根导线,就可以增大调光灯的亮度变化范围,且灯最暗时能熄灭.请你在图乙中画出这根所加的导线,并计算出此电路小灯泡的功率变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