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开化龙顶茶产于衢州市开化县齐溪乡白云山(如图).茶叶中的咖啡因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因此能够增加警觉度,使人警醒,有快速而清晰的思维,增加注意力和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咖啡因的化学式为C8H10N4O2 , 则关于咖啡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咖啡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4 B . 咖啡因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C . 咖啡因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5:2:1 D . 咖啡因属于有机化合物
2、完成下列实验操作步骤后,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

选项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A

在铜片上滴加稀盐酸

可观察到气泡

B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可观察到叶绿体

C

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

光屏上可观察到倒立、放大的像

D

馒头碎屑上滴加碘液

馒头变蓝色

A . B . B   C . C   D . D
3、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制得的,与金刚石、石墨一样,都只由碳元素组成.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微观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它们都是单质 B . 它们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都相同 C . 一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D . 它们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4、在一次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某班同学有如下几种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用天平称食盐 B . 稀释浓硫酸 C . 检查气密性 D . 过滤
5、“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

③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

④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

⑤焚烧废旧塑料可解决“白色污染”

符合该主题的有效措施是(   )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目前市面上有一种新型饭盒“即热饭盒”,其原理是在饭盒底部有两层,一层存放水,另一层存放镁和铁的混合物.使用时打开隔离层,即发生以下反应:Mg+2H2O═Mg(OH)2+H2↑.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1)该饭盒底部“即热”的原理是将      能转化为热能;
(2)“即热饭盒”中还可以一层放水,另一层改为放置氧化钙,使用时打开隔离层,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如图所示的是张明设计并制作的一只喷气船,将船浮在室内游泳池的水面上,打开漏斗的活塞,流下的液体B与放置在塑料罐内的物质A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塑料罐内气压迅速增大,气体从罐底小孔喷出,使船前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要实现上述设计要求,A、B两种物质的组合可能是       . (1)
A . 铁和硫酸铜溶液 B . 碳酸钠和稀盐酸 C . 铜和稀盐酸 D . 锌和稀硫酸
(2)开始静止在水面上的小船,在气体喷出后能前进,这一现象说明      
3、小方发现家中阳台上花盆中植物出现了病态,到衢州花鸟市场咨询后购买了K2CO3给植物施肥,目的是给植物补充      元素,K2CO3中C元素的化合价是

      

4、化学家哈伯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首次合成了氨气,反应原理是N2+3H2 2NH3 . 氨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时发热量高.近年,科学家发现用催化剂在常温下就能合成氨气,使 其有望成为替代氢能的新一代能源.
(1)以上合成氨气的化学反应属于      反应.
(2)若用如图表示合成氨气的过程,则从反应开始到完成的排列顺序为

      (用字母表示).

(3)氨气燃烧时可能会生成氮氧化物而污染环境,但在一定条件下,氨气燃烧却没有任何污染,该反应原理是 4NH3+3O2 2X+6H2O,其中X是      (填化学式).
(4)如果氨气不慎泄露,防止引发危险,可关闭阀门,严禁明火并喷洒大量水雾.由此可知氨气可能具有的一条性质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如图是某生物科技小组设计的探究大豆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你所掌握的科学知识,8小时后预计会出现哪些现象?      
(2)这一实验没有设置对照组,请简要说 明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案      
2、为测量纯碱样品各成分的含量,小涛设计了如图甲所示装置,通过称量B装置质量的变化来确定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样品完全反应,但多次实验发现,测定结果有偏差.对此小涛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

(1)根据改进的需要,D装置中装入碱石灰,为减少实验的偏差,可以在a导管口鼓入空气.为排除原有装置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生成二氧化碳残留在装置内对实验的影响,应分别在何时鼓入空气为宜      
(2)实验过程中同组的小李同学提出还可以对实验装置继续改进,可以将实验室中废弃的洗手液瓶盖改装成一个单向气体流动装置,取代原装置中的D部分,请问这一改进的优点有      .(写出一条)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目前我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与生态示范区建设不相适应.为此,某校 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对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作了调查,结果如图甲所示;取 垃圾填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铅(Pb)、砷(A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乙所示.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甲可目前我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与生态示范区建设不相适应.为此,某校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对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作了调查,结果如图甲所示;取 垃圾填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铅(Pb)、砷(A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乙所示.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以看出我市生活垃圾的成分以      为主.
(2)对垃圾填埋场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2)
A . 有害元素含量随着垃圾堆放深度增加而增大 B . 各种有害元素在0~30厘米层含量低于30~60厘米层含量 C . 这些垃圾因含有有害元素而毫无利用价值
(3)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对我市城市垃圾处理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设想(写出一点):      
2、某品牌小包装“脱氧剂”成分为Fe粉、活性炭及少量NaCl.使用一段时间后,其中的Fe粉会转变成Fe2O3而变质.某科学兴趣小组欲探究使用前该“脱氧剂”中Fe粉的质量分数,设计并进行如下探究过程.注:溶液中的Fe元素最后已全部转化为Fe2O3

(1)探究过程中的操作1是      
(2)固体Ⅱ是      (用化学式表示);
(3)使用前该“脱氧剂”中Fe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已知某金属粉末中除含有Al外还含有一定量的Fe,为测定金属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展开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小资料: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H2O+2NaOH═2NaAlO2+3H2↑,Fe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取20g该金属粉末,把100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5份依次加入,充分反应后,过滤出固体,将其洗涤、干燥、称量.实验过程中得到的部分数据如下:

加NaOH溶液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6.4

12.8

9.2

6

m

(1)第四次加入NaOH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2)Fe的质量分数为      
(3)第三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共生成多少克氢气?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到0.1%)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