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信息卷)(一)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14小题)

1、下表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健康常识

人体缺铁元素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

B

生活常识

热水瓶中的水垢可用食醋除去

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C

防治污染

废旧电池不必集中回收处理

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排放

D

安全常识

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进入深井前做灯火实验

A . A B . B C . C D . D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纸张燃烧 B . 水结成冰 C . 干冰升华 D . 海水晒盐
3、下列图形中,可表示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
A . B . C . D .
4、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其中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 . 物质 c 发生还原反应 C . 物质 a 中元素种类等于 b 和 c 中元素种类之和 D . 物质 b 是化合物
5、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 合理开发洁净能源 B . 全面关停化工企业 C . 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D . 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
6、下列受市民消费者依赖的无公害绿色食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A . 草莓 B . 大米 C . 鲤鱼 D . 豆腐
7、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 . 氦气可用于填充安全气球 B . 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难闻气味的气体是为了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C . 用洗涤剂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将油污溶解,形成溶液 D . 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
8、在奥运比赛中,举重运动员举重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作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Mg5(OH)2(CO34 5MgO+X+4CO2↑,则X的化学式是(   )
A . O2 B . CO C . Mg(OH)2 D . H2O
9、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其成果在最近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率 B . 生成物之一为 C2H4 C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 . 反应物与生成物均有分子构成
10、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序号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氮气与二氧化碳

点燃的木条

B

氢氧化钠与硝酸铵

加水,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C

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

D

氧化铜与铁粉

用磁铁吸引

A . A   B . B   C . C   D . D
1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 因为碱溶液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能吸收 CO 气体 B .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 CO2和 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 C 和 H C . 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 . 因为酸溶液呈酸性,所以呈酸性的溶液一定都是酸溶液
12、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 NaNO3NaCl  H2SO4 B . CaCO3   NaOH  Na2SO4 C . BaCl2NaNO3  CuSO4 D . AgNO3    Na2SO4  NaCl
13、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它们所含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

B

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

氧气易溶于水

D

食盐是咸的,白糖是甜的

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14、如图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 . 向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考虑温度变化) B . 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片和锌片 C . 向 pH=10 的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 . 向含有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化学用语表示:3个钾原子      ,2个氮分子      
(2)如图是铝的结构示意图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图,则铝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物质①牛奶;②食醋;③蔗糖;④矿泉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
2、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2013年12月广州建业大厦发生严重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大厦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      
(2)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      
(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代号

L

M

N

P

熔点/℃

﹣117

3550

44

﹣259

沸点/℃

78

4827

257

﹣253

着火点/℃

510

370

40

580

①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      (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利用如图装置,验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      (填代号).

3、已知镉(Cd)的金属活动性与铁、锌相近,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
(1)将镉丝插入下列溶液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①NaCl溶液  ②乙醇溶液   ③AgNO3溶液   ④KOH溶液

(2)镍镉电池应用广泛,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将废旧镍镉电池中回收镉的一种方法如下:

步骤1:将废旧电池破碎成细颗粒后培烧,将镉转化为氧化镉;

步骤2:将含氧化镉的细颗粒和炭粉混合后,隔绝空气加热至1200℃,可得镉蒸气和一氧化碳.步骤2中氧化镉变成镉的化学方程式是      

4、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1)A是      的溶解度曲线.
(2)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大于小于或等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3)欲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之一是      
(4)如图2所示,烧杯A中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向烧杯B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A中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

A.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

B.反应消耗水,氢氧化钙析出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不再溶解.

5、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为铁的价类图,例如E点可表示为+2价的亚铁盐,请回答:

(1)A点表示的物质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2)请写出B点表示的物质化学式      
(3)已知C点表示的化合物在常温下能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A 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干燥剂,E、F 均为氧化物,B、C、D 三种物质分别是酸、碱、盐中的一种,其中有一种是胃液的主要成分(“﹣”表示相互反应,“→”表示相互转化. 部分反应的反

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请回答:

(1)A、C、D 的化学式是                  
(2)B 和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若 F 为黑色固体,写出 F 转化为 E 的化学方程式:      
2、黄铜矿(主要成分 CuFeS2)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Fe2(SO43、CuSO4及 H2SO4 . 某同学通过废铁屑与所得溶液反应,制取还原铁粉并回收铜. 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1)Fe2(SO43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 Fe2(SO43+y Fe═z FeSO4 , 其中 x、y、z 为化学计量数,z 的值为      
(2)操作Ⅰ的名称是      ,此操作中起到引流作用的仪器是      
(3)步骤Ⅰ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      
(4)步骤Ⅰ中,废铁屑含有少量铁锈,对产物的成分没有影响,原因是      
(5)步骤Ⅱ中加入一种可溶性试剂可实现其转化,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该试剂可以是      (填化学式).
(6)隔绝空气进行“焙烧”,铁元素的转化途径是FeCO3 FeO Fe,

实际作还原剂的是 CO. 写出“焙烧”过程中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FeCO3 FeO+CO2

       .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气体制取的实验原理与方法.
(1)甲同学将课本的基础知识进行整理如图,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内容.

制取气体

所需要品

装置连接顺序

反应化学方程式

干燥的二氧化碳

大理石和稀盐酸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当打开 K1、关闭 K2 时,

利用 I、Ⅱ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      (填序号).

①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②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3)丙同学认为在不改变 I、Ⅱ、Ⅲ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可用于过氧化钠(Na2O2)固体与水

反应制取氧气,另一产物为氢氧化钠,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她的改进措施是      

(4)丁同学打开 K2、关闭 K1 , 利用 I、Ⅲ装置来验证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水蒸气,此时 C 中盛放的物质是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5)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 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作如下回收处理:

①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填写选项序号a. 烘干b. 溶解c.过滤d.洗涤

②用所得氯化钾晶体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5%的氯化钾溶液,需要氯化钾的质量为       g

③过滤、蒸发时都需用到的仪器是      (填序号).

A. 酒精灯B. 烧杯C. 玻璃棒D.漏斗E.量筒

(6)小明用 6.5g 可能含有铜、铝、铁、镁中的一种或几种金属杂质的锌粉,跟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 0.2g 氢气,则此锌粉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杂质是       .
2、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并且瓶盖没有完全密封的无色溶液(如图),为确认其中的溶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到其中去,回答有关问题.

【进行猜想】猜想Ⅰ:该溶液的溶质是NaCl;

猜想Ⅱ:该溶液的溶质是NaOH;

猜想Ⅲ:该溶液的溶质是Na2CO3

猜想 IV:该溶液的溶质是NaHCO3

【查阅资料】常温下物质的相关信息如表: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常温下的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常温下稀溶液的pH

7

13

11

9

(1)从物质的相关信息可知,该溶液的溶质不是NaHCO3 , 因为常温下NaHC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是      (精确到01.%).

【进行实验】测定溶液的pH大于7,该溶液的溶质不是      (填化学式).

(2)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如图:

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可以判断原无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获得结论】

该瓶原来装的无色溶液的溶质是NaOH,并且       (填“没有”、“部分”或“全部”)变质.

【拓展】

提纯该无色溶液的步骤是:先向无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然后过滤.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乙硫醇是 2016 年版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收录的最臭的物质. 空气中仅含五百亿分之一的乙硫醇时,其臭味就可嗅到,通常被加入液化煤气中做臭味指示剂. 乙硫醇的结构式见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乙硫醇的化学式      
(2)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乙硫醇中碳、氢、硫原子个数比是      
(4)乙硫醇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 0.1%).
2、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工业废水(含有H2SO4、Na2SO4)中H2SO4的含量进行测定.甲、乙两同学各提出不同的测定方法,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甲同学:取50g废水于烧杯中,逐渐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溶液pH变化如图.

①50g废水中H2SO4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②当加入30g NaOH溶液时,烧杯中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2)乙同学:改用BaCl2溶液代替NaOH溶液测定废水中的H2SO4的含量,结果可能会      (填“偏高”、“偏低”、“不变”),理由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信息卷)(一)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