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省漯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成语结构精巧,言简意赅,是汉语言中的精品,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磨杵成针
B . 沙里淘金
C . 花香四溢
D . 百炼成钢
2、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 面粉
B . 硫酸铜
C . 氯化钠
D . 冰
3、2016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农村露天焚烧秸秆
B . 多利用太阳能发电
C . 推广使用燃煤发电
D . 大量使用机动车辆
4、下列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法不科学的是( )
A . 使用酒精灯时不慎打翻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B . 患有胃溃疡的病人,不可服用含碳酸氢钠的胃药
C . 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排风扇通风
D . 高楼着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并靠近地面撤离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套橡胶管
B .
读取液体体积
C .
移开蒸发皿
D .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6、苯甲酸(C7H6O2)作为食品如香肠、番茄酱、芥末等的调味剂,和黄油及许多其他产品的防腐剂被广泛应用,下列有关苯甲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 . 苯甲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6
C . 属于有机化合物
D . 一个分子由15个原子构成
7、如图是R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磷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B . x的值为8
C . R原子的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 . 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
8、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混合物、碱、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金刚石、火碱、生石灰
B . 钢、纯碱、干冰
C . 食盐、烧碱、赤铁矿
D . 天然气、熟石灰、冰水混合物
9、材料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物质.下列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 . 焊锡
B . 氧化铁
C . 蚕丝
D . 塑料
10、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a、b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下列关于该反应前、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
B . a、b均为混合物
C .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 . a中两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1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实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C .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D . 水能灭火,所以电脑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12、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甲、乙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B . 甲物质在热水中的溶解度比在冷水中的大
C . 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析出的晶体比乙析出的多
D . 将乙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后恢复至原温度,有结晶析出
13、在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滤渣中一定有Cu、Fe、Zn
B . 滤渣中一定有Cu、Zn
C . 滤渣中一定有Fe、Zn
D . 滤渣中一定有Cu、Fe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除杂目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实验方案 |
A | 氧化铜(木炭粉) |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
B | 氮气(氧气) | 通过灼热的铜网 |
C | 银粉(锌粉) |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
D | 氯化钠溶液(氯化钙) | 加入足量的碳酸钾溶液,过滤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碘酒中的溶剂是 .
2、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写出一个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答有关问题:
(1)新装修的房子常会散发出一种刺鼻的油漆气味,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是 ,建议可在房间里面放入少量的 ,一段时间后刺激性气味可明显减弱.
(2)生态农庄大量使用沼气作能源,沼气池附近应张贴的标志用语是 .
4、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某些食品包装袋的材料是铝箔.铝箔由金属铝压制而成,说明铝具有良好的 .
(2)铝与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柠檬酸(C6H8O7)是一种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等行业,柠檬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加到柠檬酸中,溶液变红色,说明柠檬酸的pH值 7(填“>”“=”或“<”)
6、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A是常见的溶剂,B、D属于同类物质,C可用于人工降雨,F是一种钠盐.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试推断:
(1)D的化学式为 .
(2)B的一种用途为 .
(3)E为 (填“酸”“碱”或“盐”)时,可符合题意.
(4)写出一个符合F→D的化学方程式: .
三、简答题(共4小题)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解释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的原因.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曾庆德铁则化为铜”的原理.
2、为了使图中的小气球鼓起来,我们可以将固体和液体混合达到目的,请列举利用两种不同原理的固液组合并解释原因.
3、复印机所用的墨粉中常添加Fe3O4粉末.如图是利用氧化沉淀法生产复印机所用的Fe3O4粉末的流程:
(1)试剂X是 ,请简述判断加入的试剂X过量的方法 .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4、某实验小组在进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实验后,将所得废液全部倒在一只烧杯中,得到无色澄清的废液中可能含有HCl、NaCl、MgCl2、Na2SO4、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测定其成分,该组同学继续做了如下实验:
①向废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②向废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该废液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的物质分别是什么?
(2)写出实验②中废液的化学方程式 .
(3)通过上述实验还不能判断NaCl是否存在,请设计验证该物质是否存在.
四、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
1、碳及碳的氧化物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
(1)档案室里面用墨汁书写的个人资料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 .
(2)碳的氧化物有CO和CO2 , 它们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
(3)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为 (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收集二氧化碳只能选择装置C的原因是 .
(4)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请列举两例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5)二氧化碳应用广泛,工业上采用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同时也可制得同样用途广泛的生石灰,请计算煅烧石灰石制取11t二氧化碳的同时得到生石灰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