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东郊片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联考(第二学月)历史试题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唐朝采取的治理国家的机构是(    )

A . 郡县制 B . 三省六部制 C . 丞相制 D . 军机处
2、王教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他介绍的是哪一朝代的市民生活(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唐朝 D . 宋朝
3、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 “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   )    

A . 任用魏征等贤臣 B . 重视人才的培养 C .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 . 创立科举制度、开创三省六部制
4、下列四幅宋与辽、西夏、金并列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A . B . C . D .
5、下列古迹中能体现鉴真向日本传播佛教文化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

A . 那烂陀寺 B . 唐招提寺 C . 敦煌莫高窟 D . 麦加大清真寺
6、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运河的中心在(    )

A . 洛阳 B . 长安 C . 余杭 D . 涿郡
7、下列不属于隋文帝在位时期的功绩的是(    )

A . 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B . 开通隋朝大运河 C . 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 D . 重新统一全国
8、请你概括北宋、辽、西夏之间的关系(    )

A . 时战时和 B . 在和平中共存 C . 战争频繁 D . 互不往来闭关锁国
9、元朝设置负责管辖澎湖列岛和琉球的机构是(    )

A . 中书省 B . 宣政院 C . 澎湖巡检司 D . 澎湖行省
10、丞相是皇帝的重要辅臣,废除这一官职的朝代是(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明朝 D . 清朝
11、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话中的“人”指(    )

A . 房玄龄 B . 魏征 C . 杜如晦 D . 姚崇
12、“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这是宋代人在过哪一节日?(    )

A . 端午节 B . 中秋节 C . 春节 D . 元宵节
13、元朝中央最高行政管理机关是(    )

A . 中书省 B . 行中书省 C . 宣政院 D . 理藩院
1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民族英雄郑成功在给殖民者的信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信中所说的“贵国”是(    )

A . 葡萄牙 B . 俄国 C . 英国 D . 荷兰
15、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我国古代药物学巨著是(    )

A . 《伤寒杂病论》 B . 《天工开物》 C . 《农政全书》 D . 《本草纲目》
16、清朝时期,居住在今新疆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被称为回部的少数民族是(    )

A . 维吾尔族 B . 回族 C . 突厥族 D . 蒙古族
17、15世纪上半期,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是(    )

①马六甲海峡 ②红海沿岸 ③印度半岛 ④非洲东海岸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8、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修整。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    )

A . 东起辽东,西起临洮 B . 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 . 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 . 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19、清朝前期,有一位商人想去中国疆域最西的地方去卖青花瓷,你知道他去的地方是(    )

A . 西伯利亚 B . 外兴安岭 C . 葱岭 D . 台湾岛
20、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哪些史实可以支持这一观点(    )

①清顺治时期确立册封“达赖”的制度   ②清康熙时期确立册封“班禅”的制度    ③清雍正时期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    ④“驻藏大臣”监督“金瓶掣签”过程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我国江南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湿……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争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材料二: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苏州)常(常州)熟,天下足。”

(1)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3)材料三中的“苏湖”在当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当时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良水稻的品种是什么?

(4)你认为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对外交往能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是国家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历史证明,任何国家要发展,都需要开放的对外政策,自我封闭是不可取的。

请回答:

(1)唐朝时,中外交往频繁。西游天竺研究佛学、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明的僧人分别是谁?

(2)宋朝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政府在主要贸易港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3)元朝时,长期在华居住、回国后积极介绍中国繁华景象的意大利入是谁?

(4)明朝前期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事件是什么?历史意义是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料二:“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郭沫若同志撰写的一副对联

请回答:

(1)材料是谁的诗句?它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2)材料二中北郭沫若誉为“一代英雄”的是谁?郭沫若对他作出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上述人物身上有哪些高贵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4、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很多景点是历史的再现和纪念。观察下面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的人物是谁?他有哪些主要事迹?他在我国历史上有何突出地位?此后清政府是如何加强对台湾的管理的?

(2)图二管辖的地区是哪里?他是在平定了哪一叛乱之后设置的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图三见证了清政府和哪一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列举清政府和这一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

(4)谈谈清朝对民族关系的处理和机构的设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东郊片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联考(第二学月)历史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