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干冰 B . 食盐 C . 纯碱 D . 冰块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 镁离子:Mg+2 B . 4个氢元素:4H C . 2个氮分子:2N2 D . 2个氧原子:O2
3、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与化学式相符合的是(   )
A . 石英砂  SiO2 B . 沼气 C2H2 C . 生石灰 Ca(OH)2 D . 小苏打 Na2CO3
4、聊城市盛产水果,如冠县梨、莘县香瓜、荏平枣等,水果中一般不含下列哪种营养素(   )
A . 油脂 B . 维生素 C . 糖类 D .
5、习近平多次在讲话中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下列有关铁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是(   )
A . 铁能在氧气中燃烧 B . 铁易生锈反应 C . 铁能与硝酸银反应 D . 铁硬度大
6、下图中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向试管中加入锌粒 C . 加热液体 D . 向试管内倾倒液体
7、我国节日时为了增加气氛,燃放烟花爆竹,烟花爆竹在燃放过程中会释放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其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A . 二氧化硫 B . 二氧化碳 C . 一氧化碳 D . 氮氧化合物
8、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原子、离子、电子都能构成物质 B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 C . 气体压缩为液体,分子体积不变 D . 氯原子和氯离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9、以下是某同学实验报告中的记录,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
A . 石蕊试液遇到白醋不变色 B . 石灰水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C . 把锌粒投入到氯化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D . 浓硫酸敞口,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10、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根据需求会选择不同的去污或洗涤方法,下列去污或洗涤方式利用溶解原理的是(   )
A . 医院用酒精除去工作服上的碘渍 B . 钢管厂用盐酸清洗铁锈 C . 厨房中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 . 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洗去氧气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11、小明清明节去爬泰山,回来后感觉肌肉有酸痛感,老师给他说这是因为肌肉中有乳酸(C3H6O3)产生.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乳酸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组成 B . 乳酸属于氧化物 C . 乳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 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12、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污染,可将其转化成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以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 B .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 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 D . 生成的两种物质都属于单质
13、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合理的是(   )
A . 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1.4 B . 用托盘天平称取5.6g硝酸钾固体 C . 铁丝在O2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D . 鸡蛋清遇碘水变蓝色
14、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 碳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B . 混合物:冰水混合物、空气、石油 C . 有机物:乙醇、二氧化碳、葡萄糖 D . 活泼金属:镁、铜、银
15、下列各组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某可燃性气体中含有H2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液滴

B

除去NaCl中的Na2SO4

加水溶解,再加过量BaCl2溶液后过滤,蒸发,结晶

C

鉴别纯羊毛和人造毛

取样灼烧,闻气味

D

检验NaOH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

A . A   B . B   C . C   D . D
16、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实验现象及结果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 . 电解水 B . 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投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 C . 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 .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二、填空简答题(共4小题)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现有①氧气②活性炭③生石灰④盐酸⑤硝酸钾⑥石油,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作干燥剂的是      
(2)属于单质的是      
(3)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2、对比记忆是学习化学的有效途径,K2CO3是草木灰的一种盐,其化学性质和Na2CO3相似,请回答
(1)K2CO3溶液pH>7,则该盐溶液显      性;
(2)实验室中可用一种碱和一种氧化物反应制取K2CO3 , 请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3)请写出K2CO3作为反应物之一的复分解反应方程式      
3、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是由H、O、Cl、Fe、Na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要求用化学式填空

(1)如甲是金属单质,则乙可能为      ,该反应类型为      
(2)如丙和丁分别是氢氧化铁和氯化钠,甲为含氯化合物,则甲是      ,乙是      
4、20℃时,将不同质量的NaCl晶体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NaCl晶体质量的对应关系如表:

            组别

物质质量

 A

B

C

D

E

 NaCl晶体质量/g

 5

15

20

30

40

 所得溶液质量/g

 105

115

X

130

13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组的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C组X的值为      
(3)如图为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图上a点纵坐标的值为      .Ca(OH)2的溶解度温度变化的趋势与NaCl相反,则室温时,向饱和石灰水加入少量生石灰,并恢复到室温,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填“>”、“<”或“=”)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小明设计了一套初中实验室中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若成功制取一瓶气体,在加入药品前,必先进行的操作是      
(3)若该组合装置制取氧气,则发生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已知实验室可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氢气不与水反应且难溶于水,那么小明能否A、B制取一瓶氢气      (填“能或否”)
(5)小明根据教师指导制取某气体X,然后瓶口朝下到放在桌面上,这种放置方式说明了气体X具有的性质是      
2、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小晟同学取某种“锡纸”进行了探究:
(1)“锡纸”燃烧的原因:“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      

(填“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2)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

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锡(Sn)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盐

【提出猜想】猜想Ⅰ:“锡纸”中的金属是锡;     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与结论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

“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猜想

      (填“Ⅰ”或“Ⅱ”)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交流讨论】①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      

②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      (填序号).

A.氯化铜       B.硝酸银      C.硫酸钠      D.硫酸亚铁

(4)【拓展应用】电器短路会引起火灾,我们要严加防范.如果电器着火应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工业废水(溶质为HCl、NaCl)中的HCl含量进行测定,甲、乙两位同学各提供不同的测定方法:
(1)甲同学:酸碱中和法

取50g废水于烧杯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求废水中HCl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2)乙同学:沉淀法

改用AgNO3溶液代替NaOH溶液,根据生成沉淀的质量来确定废水中HCl的质量分数,你认为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