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4小题)
1、我国北方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温室大棚里把种植和养殖结合在一起,体现优势互补,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下关于这种北方生态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养殖为种植提供有机肥料和二氧化碳
B . 种植为养殖动物提供丰富的氧气
C . 冬季养殖可提高室温,有利于植物生长
D . 养殖为种植提供氧气和二氧化碳
2、温室大棚栽培蔬菜时,夜间常常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
A . 降低温度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B . 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减少
C . 温度降低,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分的散失
D . 温度降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量多
3、校园内的一棵大树在初夏阳光的照耀下所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
A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C .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 .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4、下表为某同学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以下修改意见正确的是( )
位置 | 鼠妇数量 | 光照 | 温度 | 湿度 |
纸盒左半侧 | 10只 | 明亮 | 5℃ | 适宜 |
纸盒右半侧 | 10只 | 黑暗 | 25℃ | 适宜 |
A . 左右两侧的温度都应设置为25℃
B . 左右两侧都应设置为黑暗环境
C . 左右两侧的湿度可以不同
D . 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
5、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选用的盐水浓度和目的依次是( )
A . 1%,作为一种染色剂
B . 0.65%,杀死细胞
C . 0.1%,使细胞变大看得更清楚
D . 0.9%,保持细胞原形
6、下列哪项不符合科学观察的要求( )
A . 要有明确的目的
B . 要有观察记录
C . 一定要借助观察仪器和工具
D . 要有计划
7、根据你的调查,对下列生物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A . 蟹、蟋蟀、西瓜为陆生生物
B . 鸡、猪、鸭为家禽
C . 小麦、玉米、水稻为农作物
D . 海带、鲫鱼、鸵鸟为水生生物
8、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植物体内某些组织的细胞能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B . 草履虫体内物质的运输依靠的是细胞质的流动
C . 高温下,细胞膜的结构可能被破坏,将不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D .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9、以下关于多细胞生物体组织的产生、分布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分布于动物和植物体表的组织都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B . 在人体内,心脏能够自主运动,说明它一定含有肌肉组织
C . 在人体内担负运输营养和氧气等作用的是输导组织
D . 一只家鸽的四大组织,都是通过一个受精卵的分裂和分化形成的,并且各种组织之间的染色体数目都有一定的差异
10、2010年2月18日,埃及考古学家通过对DNA进行比对,破解了千古之谜﹣﹣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死因,这位3 000多年前的统治者是因免疫力低下最终死于疟疾.其依据是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 )
A . 细胞壁内的纤维素中
B . 细胞膜内的蛋白质中
C . 细胞质内的糖类物质中
D . 细胞核内的DNA中
11、下列关于孢子与种子区别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孢子只是一个细胞,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B . 种子比孢子的寿命长
C . 孢子比种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D . 孢子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能够萌发,而种子在比较干燥的环境中也可以萌发
12、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是( )
①适量的水分 ②充足的光照 ③适宜的温度 ④丰富的养料 ⑤充足的空气.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
13、玉米种子萌发出幼苗后,种子就会变空瘪,这是因为( )
A . 子叶里的营养物质被胚吸收,发育成幼苗
B . 胚乳里的营养物质被胚吸收,发育成幼苗
C . 子叶里的营养物质转移到幼苗的茎和叶里
D . 种皮里的营养物质转移到幼苗的茎和叶里
14、1kg绿豆可以生出10kg豆芽菜,在此过程中,各物质含量的变化是( )
A . 有机物减少,水分增多
B . 有机物增多,水分增多
C . 有机物增多,水分减少
D . 有机物减少,水分减少
15、在植树过程中,为了提高树苗成活率,王大爷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带土移栽 ②去掉部分叶片移栽 ③在烈日炎炎的中午移栽.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②③
16、下列关于植被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草原植物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终年常绿
B . 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但都十分耐旱
C . 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
D . 落叶阔叶林的分布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
17、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应对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工程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 . 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B . 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工程
C . 大力实施草原家畜圈养工程
D .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工程
18、当你和同学们漫步在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的清新和湿润,此时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
A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 . 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D . 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
19、竹节虫形似竹节(如图),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保护自己,这种体态称为拟态.该现象说明( )
A . 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B .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 .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 . 环境能够威胁生物
20、如图为临沂市2016年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时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像,仔细观察并分析:从像A变成像B是做了怎样的处理( )
①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 ②玻片向右下移动了 ③玻片向左上移动了 ④把大光圈换成了小光圈 ⑤转动了准焦螺旋.
A . ①②④⑤
B . ③①④⑤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⑤
21、
如图,人的造血干细胞产生血细胞的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 )
A . 细胞分化
B . 细胞生长
C . 细胞演化
D . 细胞分裂
22、如图表示植物根尖纵剖面的四个部位,其中③主要由植物的哪一组织构成( )
A . 保护组织
B . 营养组织
C . 输导组织
D . 分生组织
23、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的是( )
A . 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是否一样多
B .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C . 叶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D . 叶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24、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①、②、③代表的生物成分依次是( )
A .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 . 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
C . 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
D . 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二、解答题 (共5小题)
1、请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b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a是 ,b是 .
(2)A、B表示两种物质:A是 ,B是 .
(3)绿色植物通过a过程,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 ,又将 排放到大气中,因而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平衡.
(4)b作用的意义是分解 ,释放 ,供给植物生命活动的需要.
(5)从上面的式子中可以看出a和b两个过程的关系是 .
(6)当过程a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过程b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才得以积累.
2、
如图是常见的几种植物,据图回答:
(1)以上植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 (填字母代号,以下同);可以用孢子繁殖后代是 ;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
(2)与A、B两类植物相比,C类植物具有了真正的 ,且分化出了能运输水分和养料的 组织,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
(3)F与D的种子相比,最主要的特点是 .
3、
图1和图2所示为两类种子剖面结构图,据图回答:
(1)两类种子结构上的共同点是都有 和 ;相比图1,图2特有的结构是[ ] .图1、图2所示之所以分两个类群,主要是由于图1中[ ]和图2中[ ]数量不同.
(2)菜豆种子里的营养物质贮存在[ ] 内;玉米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 ,是由图中的 (只填代号)组成的.
(3)在图1中,[ ] 将来能发育成一株幼苗的茎和叶,而幼苗的主根则是由图1中的[ ] 发育成的.
4、
根据“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图”回答:
(1)图中花的主要部分是 .看图可知它是依靠 传粉的.
(2)花粉粒落到雌蕊的 上面以后,受到其上黏液的刺激就开始萌发,形成 ,此结构逐渐伸长到达胚珠后会释放出 ,进行 作用.如果子房中有五个胚珠,该子房需要 粒花粉完成受精作用.
(3)花完成受精后,一般只有 部分继续发育,将来发育成 .受精的胚珠发育成 ,珠被发育成 .
(4)该植物称为“被子植物”的原因是 .
5、图1A、B两瓶的容积和瓶中的种子量相同,A瓶中装的是萌发的种子,B瓶中装的是煮熟并冷却到室温的种子.最后各插入一支温度计,24小时后观察分析.
(1)A瓶的温度比B瓶的温度 (高或低).
(2)将带温度计的软木塞取下,把两支燃烧的蜡烛分别放进两瓶中.结果放进 瓶里的蜡烛,火焰会很快熄灭.若在未放入燃着的蜡烛前,将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A、B瓶,振荡后倒出,观察石灰水,发现变浑浊的仅 瓶.
(3)图2依次是用天竺葵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前四步.第一步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 ;第四步在大、小烧杯中装的液体分别是 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