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民办建中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在布达拉宫广场矗立着一座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在纪念碑铭文上写着“值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周年,谨立此碑,以志先烈,永昭后世。”你知道此碑落成于何时吗(   )

A . 1999年 B . 2000年 C . 2001年 D . 2006年
2、宣传标语往往反映出时代特色。“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我们祖国的工业化而奋斗!”这句标语最早出现在(   )时期

A . “一五” B . “大跃进” C . “文革” D . 改革开放
3、下列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1956年~1966)成就的是(   )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 大庆油田的勘探和开发 C .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D .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4、学校每周都有一次升国旗仪式,每当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们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历史上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会议是(   )

A . 七届二中全会 B .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C .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5、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A . 反右斗争扩大化 B . 大跃进运动 C . 农村人民公社化 D . 文化大革命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纪元”是(    )

①国家独立自主 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现代化强国    ④社会主义国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7、2015年1月4 日,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万个故事献祖国”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新太阳学生中心举行。我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 共同发展 B . 民族团结 C . 民族平等 D . 民族区域自治
8、唇亡齿寒,中国人民深谙此中的道理,为此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它是(    )

A . 北伐战争 B . 抗日战争 C . 解放战争 D . 抗美援朝
9、图表法是梳理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下列表格内容反映的是(    )

时间

开展地区

涉及人口

主要意义

1950-1952年冬

新解放区

近3亿

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A . 抗美援朝 B . 土地改革运动 C . 西藏和平解放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1966年6月,毛泽东在《有所思》中写道:“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指红卫兵)走旌旗。”诗中“一阵风雷”喻指(    )

A . 抗美援朝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大跃进”运动 D . “文化大革命”
11、“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分田”分别指的是(    )

A .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 . 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了“一国两制” B . 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 . 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 . “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13、“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指(    )

A . 新中国成立 B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 . “一国两制”的提出 D . 香港、澳门回归
14、《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 .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 . 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C . 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D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5、被火烧断为两截的元朝名画《富春山居图》,分藏于浙江和台湾。2011年5月,大陆将画的前半卷移交台北故宫博物院进行合并。6月1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拉开序幕,这是该画被分开360多年后首次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幅名画的历史性合璧(    )

A . 反映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 . 标志着两岸实现了通邮、通航、通商 C . 表明了祖国统一问题已经解决 D . 表明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6、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 . 土地改革 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C . 国有企业改革 D .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7、下图所示的“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土地改革 B . 三大改造 C . “大跃进”运动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18、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

A .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 .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 . 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 .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19、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    )

A .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到建立市场经济 B . 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C . 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 .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0、“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两句脍炙人口的歌词颂扬的历史伟人是(    )

A . 孙中山与毛泽东 B . 毛泽东与邓小平 C . 邓小平与江泽民 D . 江泽民与胡锦涛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925年,诗人闻一多创作《七子之歌》,70多年后被谱成歌曲,作为1999年12月20日迎接      回归祖国怀抱的主题歌。

2、      (城市)见证近代中国最早被迫开放通商口岸,也见证了现代中国经济特区的建设。

3、      (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4、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      的对台基本方针。

5、毛泽东曾为他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这位“党的好干部”是      

6、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7、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8、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0、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读《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回答问题。

(1)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      做出了把全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1980年我国决定在                        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2)1984年,中央开放了      个沿海港口城市。并增设      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与开放      ,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3)从图中可看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怎样的?

2、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材料四: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信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凰阳。”(“文革”时)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这次运动主要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巨大变化得益于农村改革实行了什么制度?随后进行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3、

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在不同时期分别产生了不同的思想理论。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识图忆史】

材料一:

【史料分析】

材料二:农村包围城市表面看起来很怪异,实际上却有很多精妙之处,它在当时促使中国革命的成功,在当今社会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材料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产生了另一大理论成果理论体系          。它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人民网

【探究感悟】

材料四: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司深远历史意义。——人民网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分别反映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了?这两个历史事件的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中国革命的成功”的理论成果。

(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三中横线内容,并谈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发点。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思想理论的认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马鞍山市民办建中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