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

1、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 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B . 干冰汽化 C . 点燃蜡烛 D .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2、最近,科学家成功制备出了一种含铱元素的阳离子,在这种离子中,铱元素显+9价.该离子符号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 IrO2+ B . IrO3+ C . IrO4+ D . IrO5+
3、下列灭火方法 的是(   )
A . 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 . 森林发生火灾,可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 C .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 D . 油锅着火,泼水灭火
4、某药品说明书中表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锌1.5mg,这里所标的“碘、锌”是指(   )
A . 分子 B . 原子 C . 元素 D . 离子
5、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或者结论错误的是(   )
A .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在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可防止钢铁锈蚀 C . 水通电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D .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瓶中气体一定是CO2
6、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读法错误的是(   )
A . FeCl2读作氯化铁 B . MgCl2读作氯化镁 C . AgCl读作氯化银 D . AlCl3读作氯化铝
7、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铈的原子序数为58 B . 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是58 D . 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9、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天然水都不是纯净物,通过过滤、静置、絮凝等操作可以变成纯净物 B . 去西藏旅游时发生高原反应,可以通过吸氧使症状缓解 C . 用加入炉具清洁剂的方式除掉衣服或餐具上的油污 D . 用升温的方式使较多的食盐更多的溶解在水中
10、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 温度大于t2℃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C . 当甲中混入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 D . t2℃时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二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 .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12、为比较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 . X>Y>Z B . Z>Y>X C . Y>X>Z D . X>Z>Y
13、在“P+Q→盐和水”的反应中,物质P和Q不可能是(   )
A . HCl,Ca(OH)2 B . SO2 , NaOH C . Fe2O3 , H2SO4 D . H2SO4 , ZnCl2
14、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 . 为减少白色污染,少使用塑料袋 B . 倡导低碳生活,多步行,少开车 C . 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灭火 D . 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15、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有离子能构成物质 B . 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没有间隔 C . 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 D . 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16、在炼铁工业中,常用石灰石将铁矿石中的杂质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除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SiO2 X+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 . CaSiO4 B . Ca2SiO3 C . CaSi2O3 D . CaSiO3

二、理解与应用(共4小题)

1、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2)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4)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肥料,其化学式为CO(NH22 , 可以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以二氧化碳和NH4为原料制得尿素并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2、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哥伦布探险时的许多船员就因此而死亡.右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你回答:

(1)若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

①当“VC”完全来自如图的“维生素C”,则每天至少服用      次;

②当“VC”完全来自某种新鲜蔬菜(每1000g这种蔬菜含“VC”120mg),则每天至少应食用这种蔬菜       g.

(2)取2片“维生素C”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说明“VC”的溶液显      性;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表明“VC”受热时易被破坏,那么在烹调新鲜蔬菜时要减少“VC”的损失,应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3、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      
(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4)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      (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4、水系公园是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某同学对水系公园的水样进行相关的研究.
(1)水系公园的水样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可以采用       (填字母)来测定湖水的酸碱度. (2)
A . pH试纸 B . 石蕊试液 C . 酚酞试液 D . 入口品尝
(3)为了检验湖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水样中加入      ,搅拌.
(4)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三、实验与探究.(共2小题)

1、我们知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那么二氧化碳与水是否也能反应生成一种酸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探究,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
(1)做出假设:      
(2)查阅资料:①实验室中常用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②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SO2不与浓硫酸反应④二氧化硫有毒,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⑤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设计方案:先验证水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再验证      能否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最后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实验装置和药品如图:

(3)实验过程:

①实验过程中装置C内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      

②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二氧化锰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当有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      

③装置E的作用是      

(4)结论:原假设      (填“成立”或“不成立”).
2、几位同学根据下列各实验装置图,设计和讨论了以下问题:

(1)实验室利用装置      可以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一般用      装置收集,该实验在气体收集满后停止实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操作是      ,这是为了防止      ;如果利用装置D来收集气体,进气口应该是      (填写装置中的“a”或“b”)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某化学小组欲用4.9%的稀H2SO4测一瓶标签破损的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取10gNaOH溶液样品,并滴加4.9%的稀硫酸溶液,稀硫酸的滴加量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求NaOH溶液样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