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注意:图示中没有表示物质间的微粒数量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盐酸 | 取样蒸发,观察是否有白色固体残留 |
B | 鉴别纯羊毛织品和涤纶织品 | 取样灼烧后闻气味 |
C | 鉴别氧气和空气 |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瓶中 |
D | 鉴别生铁和钢 | 取样后,将固体放入稀盐酸中,观察有无气泡 |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CH2O)、苯(C6H6)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木炭的 性.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喷灌、滴灌的方法给作物补 水可以节约用水.
②海水中溶解了大量的氯化钠,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选填“蒸发结晶”或“冷 却结晶”),氯化钠在溶液中是以 的形式存在的(选填“分子”、“原子”、“离 子”).
①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②过量的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充分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 色变成 色.
③某工厂的废液中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资源和防止污染,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 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发现固体总质量没有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没有锌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铜.
A.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燃烧更旺说明氧气已满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
C.气泡从瓶口向外逸出时,氧气已满
A.可以方便加液体B.可以控制反应速率C.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②用 C 和 D 组装制备二氧化碳气体,C 应与 D 中的导管 (填“a”或“b”)相连,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①甲同学将实验中得到的气体直接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红色,然后加热,结果 溶液没有变回紫色,你认为可能原因是 .你建议甲同学应在气 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之前将气体先通入装有饱和 (选填序号)溶液的洗气瓶 处理,然后再通入石蕊溶液中.
A.氢氧化钠B.碳酸氢钠
②乙同学对反应后的残留溶液的成分进行研究,对残留溶液中到底有无氯化氢的探究中 设计了下列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取样,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产生 B.取样,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取样,先加几滴氯化铜溶液,再滴加 NaOH 溶液,观察是否立即产生蓝色沉淀 D.取样,向溶液中直接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该氢氧化钠固体有没有变质呢?
[进行实验 1]: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用足量的水溶解,后加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观察到 ,证明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含有 Na2CO3 .
[提出问题 2]:
如何除去氢氧化钠固体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呢?
[进行实验 2]:乙同学对该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提纯,按如下操作流程进行实验.
[实验分析]:
(1 )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步骤②的操作有搅拌 和过滤,搅拌的作用是 .
(2 )证明步骤②中已达到 Ca(OH)2溶液过量的目的,下列方案中可行的是 .
a.取少量滤液 B,向其中通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浑浊
b.取少量溶液 B,向其中再加少量石灰水,无白色浑浊
c.取少量溶液 B,向其中再加少量浓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浑浊
从一瓶久置的烧碱中称取了 20g,干燥后剩余固体固体质量为 19g,完全溶于蒸馏水 中配成 100g 样品溶液,现取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与样品溶液混合,充分反 应后得到如表所示的数据.
项目和次数 | 第 1 次 | 第 2 次 | 第 3 次 | 第 4 次 |
样品溶液质量(g) | 10 | 20 | 30 | 40 |
氯化钡溶液质量(g) | 10 | 15 | 15 | 30 |
产生沉淀的质量(g) | 1.97 | 3.94 | 3.94 | X |
表中第 次恰好完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