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9小题)
1、某人身体矮小但智力正常,病因是幼年时某种激素分泌过少,缺少的激素和所患的疾病分别是( )
A . 甲状腺激素和呆小症
B . 生长激素和呆小症
C . 甲状腺激素和侏儒症
D . 生长激素和侏儒症
2、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顺序是( )
①蛋白质 ②淀粉 ③脂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②
C . ③②①
D . ②①③
3、某人得了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中高于正常值的是:( )
A . 红细胞
B . 白细胞
C . 血红蛋白
D . 血小板
4、下列叙述中,与肺的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是( )
A . 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B . 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C . 肺泡数目极多
D . ABC都是
5、在消化道中,消化蛋白质的酶来自下列哪些腺体?( )
①唾液腺 ②胃腺 ③肠腺 ④胰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6、为了预防中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医生建议他们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下列哪类无机盐( )
A . 含钙的
B . 含锌的
C . 含磷的
D . 含碘的
7、沉溺网络游戏,会导致眼球中某一结构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 )
A . 角膜
B . 玻璃体
C . 晶状体
D . 视网膜
8、下列关于“禁毒”、“预防艾滋病”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吸食毒品对身体没有伤害,是一种时尚
B . 作为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拒绝不良诱惑
C . 艾滋病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我们要与艾滋病患者隔离
D . 静脉注射毒品没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9、如图为人体内的三种血管模式图,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丙所示的血管分别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B . 血液在甲、乙、丙所示血管中的流速是:乙>甲>丙
C . 人体通过甲所示的血管将血液从心脏输送至全身各处
D . 甲和乙所示血管的内表面都存在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10、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药物越昂贵,疗效越好
B . 服药剂量越大,疗效越快
C . 进口药疗效一定比国产好
D . 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
11、“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当你成年后,为挽救他人的生命献血奉献爱心,献出的血缓缓地输入患者的手臂静脉时,你认为下面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 你和患者是同型血的可能性很大
B . 如果病重依然坚持献血,更值得提倡
C . 血液输入患者手臂静脉后,经过上腔静脉,直接到达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参与血循环
D . 你献出的血将在患者的体内,伴陪一生,温暖一辈子
12、甲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着动脉血;乙血管与心室相连,流动着静脉血.两条血管的名称分别是( )
A . 主动脉和肺静脉
B . 肺动脉和上腔静脉
C . 肺静脉和肺动脉
D . 下腔静脉和主动脉
13、如图表示人体内膈肌所处的几种状态.当膈肌由A状态向C状态转换时,胸廓容积、肺内气压和呼吸情况分别是( )
A . 扩大、下降、吸气
B . 扩大、升高、呼气
C . 缩小、下降、吸气
D . 扩大、下降、呼气
14、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 )
A .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 . 肺的通气
C .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D . 体内的气体交换
15、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了,这些二氧化碳产生于( )
A . 肺泡
B . 支气管
C . 组织细胞
D . 血液
16、戴助听器的耳病患者,一般是传导性耳聋,其损伤的结构是( )
A . 鼓膜、听小骨
B . 耳蜗、半规管
C . 听神经
D . 前庭、半规管
17、在中枢神经系统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 )
A . 灰质
B . 白质
C . 神经中枢
D . 神经节
18、脊髓的功能有( )
A . 反射功能和传导功能
B . 只有反射功能
C . 只有传导功能
D . 多种调节高级神经活动的功能
19、“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意识和其他一切活动的病人,这种病人脑中没有损伤的部位最可能是( )
A . 大脑
B . 小脑
C . 脑干
D . 大脑和小脑
二、探究应用部分 (共4小题)
1、
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图中a﹣h表示生理过程或物质,请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血液里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这种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
(2)蛋白质最初消化的部位是 ,其最终被消化为 ,经途径c进入血液中.
(3)在a、b过程中进入血液的物质名称是 .
(4)经过e、f的气体交换后,图中循环系统中的血液变为 (动脉/静脉)血.
(5)血液流经肾脏时,其中的某些物质经过肾小球的 后在肾小囊内形成 ,然后通过肾小管的 后形成尿液.
2、“啊﹣﹣嚏”!打喷嚏时,人们深吸一口气后,肺里的气体被急速有力地从气管喷射出来.流感病人鼻腔里有大量病毒和细菌,鼻腔粘膜受到它们的刺激,机体就会接二连三打喷嚏.一个喷嚏最远可喷至4米开外,飞沫中携带着大量病原体.有些对花粉过敏的人,在赏花时也会连续不断地打喷嚏.
(1)打喷嚏时,肺里的气体喷射出来依次经过了:
肺→支气管→ →喉→咽→鼻
(2)打喷嚏是鼻黏膜受刺激后人体的反应,这是人体的第 道防线在起作用,属于 免疫.
(3)作为外来物质的花粉可诱发喷嚏,它属于 (抗原/抗体).
(4)关于流感,资料中提到的传染源是 .
(5)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考虑,当你想打喷嚏时,应该 .
3、下课铃响了,你匆匆地跑出教室,直奔食堂,你看到了饭菜的颜色,闻到了饭菜的气味,尝到了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横线上填写文字)
(1)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是因为光线经过[4] 的折射,物像形成于视觉感受器 上,并最终在大脑 形成了视觉.
(2)你能够听到下课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11]鼓膜的振动,刺激了 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并最终产生了听觉.考试结束铃声响起,同学们自动停止答题,这属于 反射.
(3)考试中遇到难题,心跳和呼吸难免会不由自主地加快,这是 调节和 调节协同作用的结果.
4、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我国目前有500万肺结核患者,①接种卡介苗、积极参加“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②不随地吐痰.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治愈.
(1)结核杆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的 ,其中分布有DNA.
(2)接种卡介苗后,体内会产生一种抵抗结核杆菌的特殊蛋白质,称为 ,这属于 免疫.
(3)资料中的①和②,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4)链霉素等抗生素可以有效治疗结核病,它能杀死病毒吗? .该药物包装上没有“OTC”字样,能自行购买吗? .
(5)不规范的用药,会导致结核杆菌产生更多的耐药性个体.这些耐药细菌的出现可以用达尔文的“ ”学说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