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物理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悠扬的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B . 给家人打电话时,靠音调能分清对方是哪位 C . 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D . 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下面是小文在笔记中整理的光学知识的应用,其中都正确的是(   )

 A.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B.光的反射定律

 C.光的折射规律

 D.凸透镜成像规律

 小孔成像

 平面镜

 星光闪烁

 显微镜

 水中云朵

 倒车镜

 光导纤维

 照相机

 激光准直

 近视镜

 光的色散

 电影机

A . A   B . B   C . C   D . D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 B . 用沙子炒花生是因为沙子比热容较小 C .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D .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4、如图是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天舟一号”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发射前,火箭静止在发射塔上,受平衡力,发射升空时,火箭受非平衡力 B . 发射时,产生的巨大白气团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C . 发射时,火箭喷出的燃气对空气施加的力的大小等于空气对火箭施加的力 D . 发射时,“天舟一号”飞船相对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静止的
5、现在的休闲场所刮起了“复古风”,小文在“农家乐”看到一种模仿古代将谷物捣碎的简单机械如图甲所示,其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使用时,人在长木棍 A端用力把它踩下去立即松脚,B端下落,打在石臼内的谷物上,从而把谷物打碎.若人用的力始终与OA垂直,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人在A端用力向下踩,B端上升,人对木棍做功 B . B端从水平位置上升的过程中,木棍是费力杠杆,人的动力大小不变 C . B端下落的过程中,木棍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使其动能增大 D . 捣米时,对米做功,使米的内能增加
6、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家庭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顺序是:进户线、总开关、电能表、熔断器、用电器 B . 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用电能表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 C . 控制灯具的开关装在相线和中性线上,都能确保开关断开时灯具不带电 D . 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不使用三孔插座也能安全工作
7、下列描述中,与物理学史不符的是(   )
A . 牛顿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首先发现''不受力,物体运动速度恒定不变” B . 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的磁场 C . 托里拆利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强的值 D . 焦耳最先精确确定电热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
8、“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实验现象所揭示的物理规律与应用不符的是(   )
A . 汽车   B . 磁悬浮列车   C .   飞机  D .   电饭锅
9、小文用等效思想测电阻Rx的阻值,电路如图,测量步骤如下,其中有错误的步骤是(   )

A . 断开S1和 S2 , 把R0和 R的阻值都调到最大 B . 断开S2 , 闭合S1 , 适当调节滑片P的位置,记下电压表示数U C . 断开S1 , 闭合S2 , 适当调节滑片P和电阻箱R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仍为U D . 记录此时电阻箱 R连入电路的阻值R1 , 则未知电阻Rx的阻值 Rx=R1
10、下列关于电磁实验装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图甲装置能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多少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B . 图乙装置当电流达到限定电流,电磁铁将衔铁吸过来,弾簧拉力使开关断开,自动切断电路 C . 图丙装置中,ab能运动,利用到磁场的基本性质 D . 图丁装置中,ab左右移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
11、小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可选器材如下:电压恒为4.5V的电源,“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5Ω、10Ω、15Ω、20Ω的定值电阻.实验时,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为2V.当用20Ω的电阻替换15Ω的电阻进行实验时,发现,调节滑动变阻器,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控制电压,经检査,电路连接无误,且元件完好,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 设定的定值电阻两端电压2V偏低 B . R0的最大阻值20Ω偏小 C . 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1A不够大 D . 电源电压4.5V偏高
12、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和乙都是阻值不变的电阻 B . 当乙两端电压为2V时,R=5Ω C . 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电源电压为2V D . 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功率为1.2W

二、填空题.(共16小题)

1、图甲是测量人体体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      ℃;图乙中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错误的操作是:调节平衡螺母前,没有将      

2、如图是运动员跳水时的情景,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把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压弯的跳板将运动员弹开,这一过程是把弹性势能转化为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文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将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在带有方格的白色纸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如图甲所示.在实验时,使用的光屏也是与光源相同的白色方格纸板,如图乙.这样改进的好处有:通过方格纸的测量,便于比较      关系; 能确定凸透镜成的实像是      的.

4、复习时,小文发现,教材中有几处用到酒精灯给水加热,分别有探究“比较水和沙石的吸热能力”、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探究“水沸腾的规律”对应如图甲、乙、丙.甲实验中水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判断的;丙实验中,用长试管而不用烧杯,这样做便于观察      

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做水平方向的      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根据      ,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

6、如图是小文所做的实验,A、B、C三次实验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      的关系.若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无关,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      

7、图中甲、乙、丙都是镍铬合金丝,甲、乙长度相同,乙、丙粗细相同.小文想利用此电路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其横截面基的关系”,实验中是根据      来判断接入 M、N两点间电阻的大小,应该选用      两根电阻丝.

8、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开关S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至b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R0的阻值是      ;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3A时,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电功率是       W.

9、如图是“研究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实现的效果是:      .本实验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10、电的广泛应用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掌握安全用电常识是每个公民必备的素质.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过载和      ; 电流从人体中通过,造成的伤害与      和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
11、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水面,请完成光路.

12、为使杠杆在如图所示的位置静止,请在A点画出所施加的最小动力F1和杠杆受到的阻力F2的示意图.

13、小文在实验室探究“电功率跟电压的关系”,所选器材:几节干电池、灯泡L1“2.5V 0.3A”、L2“3.8V  0.3A“、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

(1)小灯泡电功率的大小可通过      判断;连好电路,当开关闭合时,发现只有一只灯泡发光,且电压表示数为零.由这一现象可以判断电路的故障是      
(2)排除故障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记录在表格中,请写出实验结论:      

 发光情况

电压/V

 L1

 暗

1.8

 L2

 亮

2.7

(3)完成实验后,小文认为依据一组实验证据得出结论不可靠,为使实验结论更可靠,请你说出两条改进意见.
14、复习“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时,小文和小宇又一次进行了体验和思考.如图,桌子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直立了一块薄玻璃板,在玻璃板前放了一支点燃的蜡烛.

(1)小文认为小宇摸到烛火,小字并没有感到灼热,这说明:      ; 此场景中,小宇的手相当于“研究凸透镜成像”时所用的器材是:      
(2)小宇拿出一支没有点燃的与玻璃板前相同的蜡烛,竖直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在这一过程中,小文观察到,在某一位置小宇所拿的蜡烛与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据此可确定像与物的关系是:      .小文在白纸上标记了此时玻璃板、蜡烛、蜡烛像的位置,改变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重复上述实验,收集到证据记录在表格中,又可得到像与物的关系是:      

实验次数

1

2

3

4

物距/cm

 6.5

 8.25

 12.40

 15.66

像距/cm

 6.51

 8.24

 12.40

 15.67

(3)在整个实验中,小文用到两个方法确定了像的位置,具体是:      
15、小文像学习新课一样复习“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所做的实验如图所示,所用器材有压力小桌、海绵块、砝码.

(1)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      显示.
(2)请你依据实验证据写出两条具体结论:      
(3)如图为 A、B两个物体放在同一支撑面上,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已标出.请你依据(2)的结论分别写出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方法.并说出物理学中釆用哪个方法更好.

16、骑行是一种时尚、环保的运动,深受人们的青睐.图甲是小文的山地车,相关数据如下表.

车架材料

碳纤维

车架材料体积/cm3

2500

车架质量/kg

5

整车质量/kg

10

(1)五一假期,小文沿着太阳岛某路段匀速骑行了4800m,开始骑行至终点停表示数如图乙,求小文在此路段的骑行速度;
(2)求小文山地自行车车架的密度;
(3)小文自身质量55kg,在该路段骑行受到的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求小文在此路段骑行的功率.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