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吉黑两省八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年级: 学科:思想政治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4小题)

1、数百年来,地方戏曲扎根民间,诞生了数以千计的优秀剧目,许多剧目至今盛演不衰,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这说明(    )

①人们在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④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有人说“狼有狼道,蛇有蛇踪。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文化。”这一观点(    )

A . 否认了文化是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精神活动 B . 没有正确认识到文化的内涵 C . 否认了不同的动物具有共同的文化特性 D . 没有认识到社会生活是对文化的反映
3、“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因为(    )

①文化富有的国家就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④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4、中国人介绍来宾,喜欢用褒扬的话语言辞。但美国人认为,初次结识,相互介绍,不必评头论足。凡是主观性的评论,尽管是美言,也会给人唐突、强加的感觉。材料表明(    )

A .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B . 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目标的确定 C .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目的 D . 文化影响人们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重大发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得到巨大提高,但文化领域“西强我弱”的总体态势没有变,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西方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警示我们要(    )

①警惕和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②提升民族文化影响力以主导世界文化的发展

③加强文化建设,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④消除民族文化差异,推动不同文明融合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6、毛泽东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积极影响是(    )

①开阔人们的文化视野

②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

③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

④提高人们的民主法制意识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7、“曹文轩的作品读起来很美,书写了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广泛的儿童读者的喜爱。”从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当娜对曹文轩作品的点评,我们可以领悟到(    )

①优秀作品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③优秀文化能陶冶人的情操

④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8、有学者指出,近年来,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越来越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日。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逐渐被淡忘,保护民族传统节日已刻不容缓。这是基于(    )

①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民族节日是传统思想的主要形式

④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9、清代以来,土地贫瘠加上天灾不断,使得成千上万的晋北贫民与商人背井离乡。他们或向西迁移,经“杀虎口”进入蒙古;或向东进发,过大同后经张家口进入蒙古。他们将山西的晋文化带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使当地形成富有浓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由此可见(    )

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移民文化是健康有益的文化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文化交流的过程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0、新文化运动是中华民族思想觉醒、浴火重生的重要引擎,它以除旧布新、大破大立的大无畏精神,将中国推向大进步的轨道,直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大众化进程。这表明(    )

①传统思想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

②思想运动推动着文化的发展

③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④思想运动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1、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必须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这是因为(    )

①教育是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

②教育改变了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

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④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重要角色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2、徽派古村落、古民居是徽文化的“活化石”。在长期保护实践中,黄山不仅创造了易地搬迁的“潜口模式”,还创造了西递、宏村的整体保护开发和呈坎等原地保护重点维修成片开发等多种模式。黄山重视保护古村落、古民居是因为( )

①传统建筑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③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承袭中国传统文化

④传统建筑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3、匾额,在中国古代被称为“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优秀匾额的文字凝聚了中华人文的要义,承载着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优秀道德,与中华文明的神、魂、道血肉相融,散发出正能量。由此可见(    )

A . 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中华民族前进的阶梯 B .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C . 要呵护中华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变革与发展 D . 传统文化是包袱,制约着人类的价值取向
14、下图漫画中某君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他没有认识到(    )

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能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

②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③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继承传统文化

④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5、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出席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讲话指出,古今中外,文艺无不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这启示文艺工作者要(    )

①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

②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课题

③通过文化创新,推动文化继承

④继承传统思想,推动文化变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6、文艺要有温度,就要牢记文化责任与社会担当,即服务人民,为了人民。因此,文艺创作要(    )

①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②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熔铸百家的气魄

③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

④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7、杭州是中国的七大古都之一,已有2200年的悠久历史。近年来,杭州市政府有计划地对历代旧志典籍开展整理抢救工作,防止杭州历史典籍文献遗失,为杭州历史文献保存做出贡献。杭州市政府这一做法是基于(    )

①旧志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整理抢救旧志典籍有助于保护杭州历史丈化

③旧志典籍是杭州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④阅读旧志典籍就可以全面认识杭州历史文化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8、围棋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围棋棋盘有361个交叉点,表示农历的361天。棋盘的中央太极,棋子的黑白两色表示阴阳。纵横十九路,方寸之内是尖跳飞断,棋盘之外有文理哲思用最简单的黑白、横竖推演出最复杂的世间万物,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智慧的追求。由此可见(    )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围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围棋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④围棋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点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9、由于气候、物产、风俗习惯等差异,我国在饮食上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分,主要有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材料体现了(    )

①中华文化薪火相传

②中华文化同根同源

③地域文化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

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0、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世界性民族,分布在中国、美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其服饰以色彩夺目、装饰繁复、文化深厚著称于世,系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这表明(    )

①苗族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②苗族服饰文化对研究苗族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苗族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④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1、中国共产党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在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中,以共产党员的人格的力量,在人民群众中屹立起的一座座“精神丰碑”,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能源”注入了新的内涵。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具有(    )

①先进性

②永恒性

③广泛性

④时代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2、针对扭曲历史、抹黑英雄的诋毁与恶搞,社会各界正义之士以事实为依据,对曲解英雄、解构崇高,歪曲国史、党史、军史的做法进行了有力驳斥,在军营、校园和各类媒体上展开了一场“捍卫英雄”的行动。“捍卫英雄”行动(    )

①有助于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②是捍卫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的表现

③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④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3、2017年4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师生弘扬“五四精神”,凝聚青春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是因为,弘扬“五四精神”(    )

①是我们应对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②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③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4、某中学计划开展一次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假如让你为这一活动写一份倡议书,下列合适的是(    )

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②积极吸收外来思想文化,丰富中华民族精神

③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以爱国主义为主心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 (共4小题)

1、互联网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当今人们的学习、交流等各种文化活动也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的使用,网络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变革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传播先进文化、深化国际交流的重要战略领域。

互联网技术与经济政治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过程就是文化起作用的过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是人类独一无二的从根本上没有中断过自己生命的文字。世界上另外几种最古老的文字,如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中美洲印第安族玛雅人创造的象形文字,都已经成为死文字,不再使用。

    汉字在其发展历程中,借鉴吸收了其它文字的可取之处,并进一步发扬光大。当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发生全面碰撞之后,汉字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以感性表达为特征的汉字不得不服从以逻辑表达为特征的西方文字,建立了新的语法,增加了新的词汇,让语言变得更精确,能够逻辑化地阐述事物;另一方面,书面语和口语相合作,诞生了白话文。

结合材料中汉字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理解。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征,一次无与伦比的伟大远征,一部无可匹敌的壮丽史诗,一座高山仰止的巍峨丰碑。

材料一:从历史深处走来,如果没有一种精神的伟力支撑,脚步就不会始终那么坚定。向伟大目标远征,如果没有一种精神的激励滋养,意志就不会始终那么坚韧。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今天,我们纪念长征胜利,是为了更进一步地将长征精神发扬光大,用这束永恒的高光,照亮中华民族复兴的漫漫征途。

材料二:下表为某社区学习长征精神的具体活动方案

活动措施

文化生活依据

利用社区板报、主题文艺活动等宣传长征精神


组织社区居民参观长征文物展


(1)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长征精神在中华民族复兴征途中的作用。

(2)指出材料二中活动方案的文化生活依据。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

材料一: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自播出以来好评如潮,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被誉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专家认为,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中国人对古诗词有着独特的文化情结。《中国诗词大会》将传承的手段与时代紧密结合,充分赋予其时代内涵、生活气息,受到了观众欢迎,掀起了一股读诗、赏诗、写诗的热潮。

材料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坚持交流互鉴、开放包容。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节目热播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谈谈怎样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请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两条具体建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吉黑两省八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