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下列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开元盛世      ②贞观遗风    ③贞观之治

A . ①②③ B . ③②① C . ②③① D . ②①③
2、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

A . 唐朝后期 B . 五代 C . 北宋 D . 南宋
3、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的是(    )

A . 造纸术 B . 印刷术 C . 指南针 D . 火药
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

A . “开元盛世”时期 B . “贞观之治”时期 C . “文景之治”时期 D . “光武中兴”时期
5、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使用的农具中,不直接使用人力或畜力为动力的是(    )

A . 耧车 B . 翻车 C . 筒车 D . 曲辕犁
6、唐朝堪称世界工艺珍品的陶瓷制品是(    )

A . 青瓷 B . 白瓷 C . 青花瓷 D . 唐三彩
7、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

A . 南宋与金 B . 北宋与辽 C . 北宋与西夏 D . 西夏与辽
8、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

A . 景德镇 B . 邢窑 C . 哥窑 D . 越窑
9、继秦汉之后,中国第二次大一统的辉煌时期是(    )

A . 商周时期 B . 西晋时期 C . 隋唐时期 D . 明清时期
1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

A . B . C . D .
11、两宋时期城市中的瓦舍是(    )

A . 夜市 B . 商业区 C . 娱乐场所 D . 居住区
12、郭沫若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称的是(    )

A . 唐高祖 B . 唐高宗 C . 唐玄宗 D . 武则天
1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

A . 促进了经济交流 B . 促成了贞观之治 C . 巩固了封建统治 D . 加重了人民负担
14、清政府为加强对西北边疆地区的管辖,曾设立了(    )

A . 驻藏大臣 B . 理藩院 C . 伊犁将军 D . 乌里雅苏台将军
15、六百多年前,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出航,无论白天、黑夜、阴雨、大雾,船队都不迷失方向,最后成功到达西洋,这主要得益于(    )

A . 相信地球是圆的 B . 指南针的应用 C . 明朝造船技术先进 D . 火药的发明
16、开凿大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    )

A . 唐太宗 B . 唐高宗 C . 隋文帝 D . 隋炀帝
17、“和同为一家”的是唐与哪个民族的关系(    )

A . 吐蕃 B . 突厥 C . 南诏 D . 靺鞨
18、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著作是(    )

A . 《水浒传》 B . 《西游记》 C . 《三国演义》 D . 《红楼梦》
19、“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 南宋时(    )

A . 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 . 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 . 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 . 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20、元朝时建立的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三省六部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度
21、我国首创殿试和武举的是(    )

A . 隋文帝 B . 隋炀帝 C . 唐太宗 D . 武则天
22、为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是(    )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

A . 康熙帝 B . 乾隆帝 C . 郑成功 D . 余大猷
23、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修建于(    )

A . 秦朝 B . 西汉 C . 唐朝 D . 明朝
2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 . 开元通宝 B . 交子 C . 会子 D . 关子
25、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的是在(    )皇帝在位期间。

A . 皇太极 B . 康熙帝 C . 雍正帝 D . 乾隆帝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      的话。

2、他是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迎娶了文成公主,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他是      

3、“金榜题名”、“连中三元”“十年寒窗”,从这一组词中你能猜到我国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这种以考试成绩录用的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这是       

4、唐太宗时有位高僧西行到天竺求取佛教精义,他是      

三、列举题(共1小题)

1、列举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四、综合题(共4小题)

1、看图,回答问题

(1)左图中人物的发明成就促进了文化的传播,这位人物是谁?这位人物生活在哪个朝代?

(2)左图,他的发明成果是什么?他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何积极的意义?

(3)右图这位人物是谁?生活于哪个朝代?你能说说他的功绩吗?

(4)从图中两位人物的身上,有哪些优秀的精神值得你学习?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尽道随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简要说明胡曾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

(2)简述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

(3)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为什么?

(4)请你写出隋朝大运河的四段名称。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摘自《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

4、清朝前期,清政府一方面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另一方面清朝统治者实行的对外政策,又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清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西藏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

(2)清朝初期,清政府规定由政府特许的统一经营管理贸易的机构是什么?清政府下令开放的一处对外通商口岸是哪里?

(3)清政府推行近200年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这项政策对清政府有什么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