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惠民县2016-2017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北宋时,出产的瓷器质地细腻,色泽莹润,后来发展为瓷都的是(     )

A . 定窑 B . 钧窑 C . 景德镇 D . 哥窑
2、

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③④①② D . ①③④②
3、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图片,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 . 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B . 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 C .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 D .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4、你看过电视剧《天龙八部》吗?剧中人物身份复杂,萧峰是契丹人、段誉是大理人、虚竹是大宋人,还有吐蕃王子等。那么,该剧故事应以下列哪一形势作为历史背景(    )

A . B . C . D .
5、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是( )

①交子    ②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③瓦舍    ④街道旁有酒店

A . ①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④
6、振华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进行以“两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对峙”为主题的探究学习。下列各民族史料可供选择的包括(    )

①鲜卑族        ②党项族        ③契丹族        ④女真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7、下图是《隋大运河示意图》,E地点是(    )

A . 洛阳 B . 涿郡 C . 长安 D . 余杭
8、下面有关民族关系的史实属于唐朝的有(    )

①玄奘西行  ②封南诏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  ③鉴真东渡  ④文成公主入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9、“她确实是个治国之才,既有识人之智,又有用人之术。”这是毛泽东对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评价。下列史实与这位女皇帝有关的是(    )

①进一步完善科举制 ②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 ③重用魏征等大臣 ④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基础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0、小说《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第一章题为:百年乱世出新朝。这个“新”朝的建立者是(    )

A . 隋文帝 B . 隋炀帝 C . 唐高祖 D . 唐太宗
11、《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从材料中看,反应了宋代(    )

A . 社会分工完成 B . 边境贸易繁荣 C . 民间艺术精湛 D . 市民生活丰富
1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回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最早生活在(    )

A . 宋朝 B . 元朝 C . 明朝 D . 清朝
13、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发展,史称这次盛世为(    )

A . 贞观之治 B . 贞观遗风 C . 开元盛世 D . 文景之治
14、“……我不要半星红血红尘溅,将鲜血俱洒在白练之间;……还要你六月里雪满阶前;这楚州要叫它三年大旱,那时节才知我身负奇冤!”戏院里,爱看戏的王老奶奶边听边抹着眼泪,再听,眼泪又下来了。手帕没有装起来,一直拿在手里。请你判断这部戏剧应该是(    )

A . 《资治通鉴》 B . 《念奴娇·赤壁怀古》 C . 《窦娥冤》 D . 《早发白帝城》
15、唐太宗看到下图情景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天下英雄入其彀中”是因为实施了(    )

A . 分封制 B . 廷杖制 C . 三省六部制 D . 科举制
16、陆游(南宋诗人)在《诉衷情》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这里的“胡”是指(    )

A . 匈奴 B . 女真 C . 契丹 D . 党项
17、张择端是潍坊历史上著名的画家,为后人留下了一幅描绘北宋市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作属于(    )

A . 人物画 B . 山水画 C . 风俗画 D . 花鸟画
18、我国四大发明中,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的是(    )

A . 指南针 B . 火药 C . 活字印刷术 D . 造纸术
19、元朝棉纺织业最兴盛的地区是(    )

A . 松江地区 B . 太湖流域 C . 苏杭一带 D . 四川地区
20、《十七史商榷》中写道:“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这里的“书”是指(    )

A . 《农政全书》 B . 《资治通鉴》 C . 《窦娥冤》 D . 《大唐西域记》
21、下列代表性词作中,哪一部是苏轼的代表作(    )

A . 《雨霖铃·寒蝉凄切》 B .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C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D .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
22、元朝时候,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    )

A . 内阁 B . 门下省 C . 尚书省 D . 中书省
23、忽必烈效法汉制的根本目的是(    )

A . 笼络汉人 B . 维护蒙古贵族的统治 C . 更好地统治汉人 D .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24、宋朝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是(    )

A . 马球 B . 赛马 C . 蹴鞠 D . 秋千
25、至今仍存有南宋时的港口、船坞遗迹,伊斯兰教寺院遗址和阿拉伯人的墓碑的重要港口是(    )

A . 广州 B . 泉州 C . 明州 D . 福州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默写历史朝代歌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本义为张满弩弓,引申为牢笼、圈套)

材料二:“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

(1)材料一当中描述的是唐朝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是哪个朝代建立的?

(2)材料二反应了材料一的制度以什么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和原则?

(3)通过唐太宗的话,分析这一制度的实质或目的是什么?

(4)试依据这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种制度的影响(作用)。

3、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上图所示的制度的名称是什么?它创立和发展完善于什么时期?

(2)分别答出图中门下省,尚书省和中书省的职责。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世祖忽必烈

材料三:

材料四:(元朝的疆域)(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1)材料一人物在历史上有何贡献?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元世祖对农业生产持什么态度?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经济发展?

(3)有人认为: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抗元,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4)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建立了什么制度?对边疆地区又是怎样管辖的?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②“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      

(2)材料一中三幅图片最直接地反映了宋代的(    )(单选题)

(2)
A . 农业繁荣 B . 手工业繁荣 C . 商业繁荣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或条件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惠民县2016-2017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