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4课《鹿和狼的故事》同步练习
年级:六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21小题)
①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
②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吗?
sōng shān cōng yù | cán rěn | shēng jī bó bó | fán zhí |
|
|
|
|
yí mìng wū hū | wēi xié | zuì kuí huò shǒu | xiāng bèi |
|
|
|
|
几jī jǐ 担dān dàn
而 的狼 而 的鹿 而 的兔
保护— 居然— 凶残—
美丽— 保护— 冰冷—
殖 防 此 超
植 仿 比 赶
葱郁(cōng zōng) 凶恶(è wù) 猎捕(bǔ pǔ)
疾病 (jí jī) 承载(zài zǎi ) 几乎(jǐ jī)
生机 面目全 一命 呼
不留情 自由自 苟延 喘
参 宗
直 肖
坚持 纯朴 优良
维持 纯洁 优秀
保持 纯熟 优质
①夏天的田野一片(cōng lǜ ) ,像一块绿色的大地毯,一直铺向远方。
②腹泻和肠道(chuán rǎn) 病是夏季最主要的流行病,我们一定要注意预防。
③现代人对动物的(xiōng cán bǔ shā) ,对自然界的肆意破坏,是值得正视和反省的。
①鱼儿惊慌。
②野花开。
①形容充满生命力的样子。
②指死(含诙谐或讽刺意味)。
③不受拘束、不受限制的样子。
④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
⑤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存。
①大森林的宁静被枪声打破了。
②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③森林被鹿群糟蹋得不成样子了。
例:疾病像病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
①校园里那一棵高大的松树就像 。
②美妙的小雪花呀,如同 , 初降人间。
③她那双清澈明净的眼睛多么像 。
①得到特别保护的鹿成了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
②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野兽也被捕杀了很多。
①糟蹋:
②面目全非:
③罪魁祸首: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这里的引号起什么作用?
环境恶化,动植物开始灭绝,这对人类生存将造成直接的威胁。
因此,有理由说,保护各种物种,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最近,动物学家的发现,地球上许多地区的两栖动物的数量急剧下降,有些地区数以10万计的青蛙神秘失踪,某些蛙类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消失的。
由于人类与各种动植物在共同的家园--地球上共同进化,双方互相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条不平衡的生物链。
因此,“青蛙消失”很可能是一种警告,表明环境状况已普遍出现恶化。
生命力很强的两栖动物,对于环境的要求远比人类要低,而对于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却比人类要高。
二、阅读题(共3小题)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_______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_______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_______了传染病对鹿群的_______。而人们_______要保护的鹿,_______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_______森林,_______自己的“祸首”。
“祸首”指 ,它是祸首的原因是 。
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
鹿和狼的故事
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天敌。
美国总统西交多•罗斯福很想让凯巴伯森林中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繁殖得更多一些。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枪声在森林中震荡。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狼接连发出惨叫,一命呜呼。经过25年的猎捕,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野兽(如豹子)也被猎杀了很多。
得到特别保护的鹿成了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在这个“自由王国”里,它们自由自在地生长繁育,自由自在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了十万只。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食物都难逃厄运。森林中的绿色植被一天天在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一天天在扩大。
灾难终于降临到鹿群头上。先是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接着又是疾病流行,无数只鹿消失了踪影。两年之后,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到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尽管狼吃鹿,它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而罗斯福下决心要保护的鹿,一旦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摧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也就是说,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这与人们对狼和鹿的认识似乎是相悖的。在任何一个民族,凡是以动物为题材的史话,狼几乎永远把着一个欺负弱小的恶名,如中国“大灰狼”的故事和西方“小红帽”的故事。而鹿则几乎总是美丽、善良的化身。狼是凶残的,所以要消灭;鹿是善良的,所以要保护。罗斯福保护鹿群的政策,就是根据这种习惯的看法和童话的原则制定的。
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人们必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这种相互关系。
短文中(举2个)
课外(举2个)
苟延残喘(苟:暂且):
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