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生活污水危害不大,可任意排放 B . 禁止使用任何塑料制品可防止“白色污染” C . 用甲醛浸泡海产品可延长其保质期 D . 食用含铁强化剂的酱油,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2、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
A . H2﹣2个氢原子 B . Ca2+﹣钙离子 C . P2O5﹣五氧化二磷 D . 2H2O﹣2个水分子
3、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
A . 引燃酒精灯   B . 滴加试剂   C . 加热液体   D . 量取液体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 . 用小苏打焙制糕点 B . 用酒精给发烧病人降低体温 C . 用食醋除去水垢 D .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5、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10g的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未溶解固体情况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 质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7

0

3

A . 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 . 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 C . 2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 D . 升高温度,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都改变
6、对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草木灰和碳酸氢铵是常用的肥料,但二者不能混合施用 B . 水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 . 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 D . 河水通过过滤、活性炭吸附等方式净化,可以变成纯净水
7、在太空中使用新型“氢氧燃料电池”,其化学原理可表示为2H2+O2 2H2O,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 该反应说明水是氢气和氧气组成 C . 该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D . 该电池装置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8、视黄醇对治疗夜盲症有重要的作用,其化学式为C20H30OX , 相对分子质量为286.下列有关视黄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属于无机化合物 B . 化学式中X=2 C .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0.5% D . 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
9、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硫原子的质子数是16 B . 硫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 当X=8时,该微粒是阳离子 D . 在化学变化中,硫原子易得电子
10、下列各组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
A . 用稀硫酸鉴别黄金和黄铜 B . 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C . 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固体 D . 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

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铜、氯化钠、二氧化碳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写化学式).
(2)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电解水时,水分解过程中不变的是      (写出一点即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1个醋酸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4)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 成C和D.若8g B参加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为       g.

物质

A

B

C

D

微观示意图

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蔬菜和水果中可以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的营养是      
(2)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作用.
(3)亚硝酸钠(NaNO2)可用于肉类食品的防腐添加剂,但应严格限制用量.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亚硝酸钠暴露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NaNO3),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二氧化硅(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氧气和四氯化硅蒸气(SiCl4)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Cl4+O2 SiO2+2X,则X的化学式为      
3、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钢铁的锈蚀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 涂刷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防止锈蚀的原理是      
(2)铝能制成很薄的铝箔,这是利用了铝的       性.
(3)某化学小组为了验证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根据实验①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依据的现象是      

根据实验②的现象应得出的结论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C组成元素相同,C、D、E、F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和E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E俗称      ,F可能是      (填化学式);

(2)B在工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3)A→C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4)写出C与D相互转化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5、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与探究.

I. 实验室制备气体,结合以下如图1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中,既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又可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      ;既可以用来收集氧气,又可收集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是      
(4)II.酸碱中和反应的探究:

【实验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化学反应.

小青同学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当滴加足量稀盐酸后,没有观察到实验现象.为此,她继续进行如下实验: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若观察到      ,则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实验2】研究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过程的pH的变化.

(1 )实验过程中用传感器获得溶液的pH,得到如图3所示的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      (填序号).

A.将盐酸溶液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盐酸溶液中

(2 )当加入溶液质量为b g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填化学式)      

(6)【实验3】证明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水.

【资料】乙酸是一种酸;无水硫酸铜遇到水或水蒸气变蓝色;空气中有水蒸气.

取无水乙酸、氢氧化钙固体、无水乙酸钙固体和无水硫酸铜固体进行如图4所示的四个实验,实验过程中轻轻振荡试管,使试剂充分混合.

(1 )实验前,小旭同学通过仔细观察后认为该实验设计存在不严谨的地方,你认为应当对实验作哪些改进?      

(2 )实验经过改进后,通过实验中      现象,表明无水乙酸和氢氧化钙固体反应产生了水.

6、将7g废铁屑放入盛有100g 7.3% 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此时测得烧杯内各物质的总质量为106.8g.计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1)稀释       g 20% 的盐酸溶液可得100g 7.3% 的稀盐酸.
(2)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g.
(3)废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