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省中考化学预测卷(一)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14小题)

1、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 合理开发洁净能源 B . 全面关停化工企业 C . 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D . 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海水晒盐   B . 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C . 燃放烟花   D .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3、在学校图书馆内不需要张贴的标志是(   )
A . B . C . D .
4、荔枝是广东省农业的“亮点”之一,某村民种植的荔枝因缺钾、氮元素而出现生长较慢,叶色泛黄且产量较低的现象.则适合使用下列肥料中的(   )
A . CO(NH22 B . KNO3 C . KCl D . Ca3(PO42
5、下列是今年无锡市实验操作考查“药品的取用和加热”中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 用纸槽将固体粉末送入试管   B . 倾倒液体 C . 加热试管内液体   D . 熄灭酒精灯
6、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食醋可以用于去除水垢 B . 厨房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可清洗炉具上的油污 C .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柠檬 D . 西瓜汁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7、水是生命之源.下面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水汽化时分子间空隙发生了变化 B . 用明矾可以鉴别软水和硬水 C . 蒸馏、煮沸都能够将自来水变为纯净水 D .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
8、黄铜、氧化铜、硫酸铜三种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 混合物、氧化物、盐 B . 单质、混合物、盐 C . 盐、氧化物、纯净物 D . 混合物、盐、化合物
9、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   )
A . 水通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 B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C .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了 D .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10、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B . 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C . t2℃时,将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 D . 将t1℃时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变为不饱和溶液
11、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各项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性质与用途

B.能源与环境

氧气有助燃性﹣﹣做燃料

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使用氢能源﹣﹣无污染

使用乙醇汽油﹣﹣无污染

C.物质的鉴别

D.营养与健康

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灼烧

人体缺铁﹣﹣易患贫血

牛奶保鲜﹣﹣加大量防腐剂

A . A   B . B   C . C   D . D
12、小聪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通过用力上下振荡锥形瓶可以看到白磷燃烧水火相容的场景,停止振荡则火焰熄灭.该实验直接说明的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A . 必须用力上下振荡 B . 要有可燃物 C .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

A

CO

CO2

足量NaOH溶液

洗气

B

O2

水蒸气

足量稀硫酸

洗气

C

NaOH溶液

Na2CO3

适量CaCl2溶液

过滤

D

Fe粉

CuO

过量盐酸

过滤

A . B . B   C . C   D . D
14、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
A . 在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NaCl溶液 B . 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反应 C .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 . 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H、C、O、Na、Cl是初中常见的几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2)饮用的白酒中除水外的物质是      
(3)医用盐水中的盐是      
(4)雪碧等饮料中溶解的气体是      
2、如图,A~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113号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

(1)在A~D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      (以上两空均填字母);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填化学符号).
(2)113号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如图是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一个丁分子是由      构成的.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甲、乙、丙中属于单质的是      
4、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2)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钾受热分解时发生的反应为4K2FeO4 2R+4K2O+3O2↑,则R是      (填化学式).
(4)请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      
5、近年来,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1)自然界中吸收大气中CO2的最重要环节是      
(2)科学家研究发现,海水能吸收大量CO2 . 如果CO2排放量继续增加,海洋将被“酸化”.请写出海洋酸化原因: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3)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将空气中过量的CO2和H2 , 在催化剂和适量条件下,转化成液态甲醇(CH3OH)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如图1所示,物质王国的“小朋友们”手拉手围成一圈做游戏.甲、乙、丙、丁、戊分别是稀硫酸、氧化铜、氢氧化钠溶液、活性炭、二氧化碳中的一种,已知甲的pH小于7.

(1)根据游戏规则,乙的化学式是      
(2)写出丙与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3)参照游戏规则,从图2中选择三种物质,使图3三位“小朋友”能够将游戏进行下去,将三种物质的标号填在图3短线上.
2、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从废弃家电中获得了铁(Fe)、铜(Cu)、银(Ag)、金(Au)四种金属.如何区分这四种金属呢?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1)同学们经过观察很快将四种金属分为两组.他们的分组依据是      
(2)A在空气中灼烧的现象是      ;B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上述方法区分金属的同时,还可以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由Ⅱ组可以获知的活动性顺序是      ;若要验证Cu、Ag的活动性顺序,还需补做一个实验,写出实验中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回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中的金属材料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保护金属资源.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还有      (写一条即可).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c仪器的名称是      
(2)连接仪器a与d连接时,使a较容易插入d的措施是      
(3)图乙所示实验中的错误是      ,称取氯化钠的实际质量为      g.
(4)利用装置丙制O2所用的反应物为      (填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图丙的气体发生装置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要使装置能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图丁中的      (选填字母编号)代替图丙中的长颈漏斗.
(6)如图2是某微型实验的装置图.挤压胶头滴管后,a处的现象是      ;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微型装置尾部的蜡烛实验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      (答出一条即可).
2、某兴趣小组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如图1所示,小组同学向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硫酸.一会儿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硫酸,并对试管内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进行探究.

(1)图1实验操作:A是取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B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的示意图.

①请指出A中两处的错误:            

②同学认为按照B图所示操作,可以令液体沿试管内壁流下避免迸溅,又可以避免因拿滴管的手抖动使得稀硫酸滴在持试管的手上.但实验室禁止按照B图所示操作,请你推测B图所示操作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      

(2)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溶液的pH

pH      7

(填“>”、“=”或“<”)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且稀硫酸过量了.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不用上述方法,用其他试剂也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于是分成甲、乙两组继续试验.

甲组实验:探究CuSO4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及现象】

如图2,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CuSO4溶液时没有出现蓝色沉淀.

【实验结论1】

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CuSO4溶液      (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乙组实验:探究BaCl2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及现象】

如图3,向试管b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2】

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BaCl2溶液      (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理由是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人体缺少钙元素会影响健康,因此每日需摄入足够的钙.某补钙剂和纯牛奶包装盒上的说明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钙由      种元素组成.
(2)葡萄糖酸钙碳、钙元素的质量比是      
(3)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按照该补钙剂的说明服用钙片,每天可补充      mg钙元素.(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5)若人体每天至少需要0.36g钙,且这些钙有75%来自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至少喝      盒牛奶.
2、在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0%的某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发生的反应类似于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测得溶液的电导率(电导率越高表示溶液的导电性越好)、溶液的pH值随滴入Ba(OH)2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图I中C点所示溶液中,含量较多的微粒有      ,D点所示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      
(2)计算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从图Ⅱ中可知,将足量打磨过的铝片放入上述硫酸铜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广东省中考化学预测卷(一)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