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漂浮在空中,进入人体肺泡,对健康影响很大.PM2.5属于下列空气污染物中的( )
A . 可吸入颗粒物
B . 一氧化碳
C . 二氧化硫
D . 二氧化氮
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 蔗糖
B . 氯化钠
C . 酒精
D . 花生油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洁净的空气
B . 汽水
C . 液态氧
D . 水泥砂浆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蜡烛熔化
B . 铁水铸锅
C . 纸张燃烧
D . 海水晒盐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
A . Si
B . Fe
C . Al
D . O
6、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过滤
B .
倾倒液体
C .
检查气密性
D .
加热液体




7、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
A . 硝酸铵
B . 氯化钾
C . 硫酸钾
D . 磷矿粉
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用浓硫酸可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
B . 烧碱可用于焙制糕点
C . 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灭图书档案火灾
D . 生石灰可在食品包装袋袋中做干燥剂
9、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10、在物质X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另外三种溶液,产生的现象如表所示,则物质X的化学式可能是( )
酚酞溶液 | 铁锈 | 碳酸氢钠 | |
物质X | 无明显变化 | 溶液变为黄色 | 产生气泡 |
A . Ca(OH)2
B . CuSO4
C . NaCl
D . HCl
二、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烷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B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 . 灯帽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温度
D .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2、如图所示,通过长颈漏斗向该装置中慢慢加入x,可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再慢慢加入y,又看到气球逐渐变小,则x、y可能分别为( )
A . 盐酸、硫酸铜溶液
B . 盐酸、饱和澄清石灰水
C . 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D . 硫酸、氯化镁溶液
3、从抹有石灰浆的墙壁上掉下的一块白色固体,为鉴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将固体研磨成粉末,加水搅拌 | 固体没有全部溶解 |
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 | 溶液呈红色 |
取不溶物,滴加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A . 一定有Ca(OH)2和CaCO3
B . 一定有Ca(OH)2 , 可能有CaCO3
C . 一定没有Ca(OH)2和CaCO3
D . 一定有CaCO3 , 可能有Ca(OH)2
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不同的物质,这些物质与X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符合图示要求的选项是( )
A . 当甲、乙、丙分别为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时,X是氢氧化钠
B . 当甲、乙、丙分别为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钙时,X是碳酸钠
C . 当甲、乙、丙分别为氢气、木炭、一氧化碳时,X为氧化铁
D . 当甲、乙、丙分别为铜、氢氧化铜、硝酸银时,X为稀盐酸
5、某金属氧化物RO,取该金属氧化物8g和100g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产生水和金属氧化物,则该金属氧化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 20%
B . 30%
C . 60%
D . 80%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请用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①醋酸 ②纯碱 ③硝酸钾 ④食盐 ⑤石墨 ⑥小苏打
(1)可用于制肥皂、造纸等工业“碱”的是 ;
(2)除去铝壶中的水垢的是 ;
(3)腌制鱼肉等常用的调味品的是 ;
(4)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5)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 .
(6)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
2、某燃煤发电厂开始运行后,该厂附近玉米产量急剧下降.经检测发现:当地雨水pH约4.0.土壤pH约5.0.已知一些主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如表:
作物 | 水稻 | 小麦 | 玉米 | 油菜 | 马铃薯 |
pH | 6~7 | 6.3~7.5 | 6~7 | 6~7 | 4.8~5.5 |
(1)根据数据,该土壤最适合种植的作物是 .
(2)若继续种玉米,你认为最好选用下列 试剂来改良土壤. (2)
A . 硝酸钾
B . 熟石灰
C . 石灰石
D . 尿素
(3)该地区形成酸雨的主要是因为燃煤中产生的 所致.
(4)下列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4)
A . 大量植树造林
B . 控制烟花爆竹燃放
C . 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
D . 垃圾运到远离城市再焚烧
(5)为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图中的A、B、C曲线分别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图回答:
(1)在 ℃时,A和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在t1℃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关系(用“>”、“<”或“=”表示)是 .
(3)在t4℃时,3只烧杯中各盛100g水,然后分别溶解A、B、C三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将溶液都降温到0℃,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
(4)从A、C的饱和溶液中提取A,应采取的方法是 .(填“冷却结晶”或“蒸发结晶”)
四、简答题(共3小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
(2)加热高锰酸钾 。
(3)铜丝浸入到硝酸汞溶液中 .
2、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其中A是一种金属氧化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是稀硫酸,D为蓝色沉淀,则D为 ,A为 .写出A跟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乙是稀硫酸,A为红色固体,写出C跟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B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工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有CuSO4、NaOH、Ba(NO3)2、Na2SO4、Mg(NO3)2五种物质,且甲、乙两厂排放的废水中所含的物质各不相同.已知甲厂的废水中含有三种物质,则乙厂的废水中所含物质应该是 .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某些有害离子转化为沉淀,写出有白色沉淀和蓝色沉淀产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各一个 、 ;经过滤后的废水中含有的物质是 .
五、实验题(共3小题)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请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
(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择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导管 (填①或②)处通入F装置.
2、铁、铜和银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三种金属.
(1)三种金属共同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写出一条即可).
(2)汽车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铁与 和 接触而生锈,
(3)若要证明铁、铜和银的活动性顺序,需要进行的实验有 (填序号). (3)
A . 将铁片放入盐酸中
B . 将铜片放入盐酸中
C . 将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D . 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4)氧化铁是一种红褐色的固体粉末.请根据图回答问题(X、E为不同物质).
①写出气体X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Y溶液中的溶质为 .
③写出生成紫红色固体C的化学方程式 .
3、有一固体混合物A,该混合物中可能含有BaCl、Na2CO3、NaCl、CuCl2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线性如图所述(假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恰好都完全进行).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下列空白:
(1)沉淀D的化学式为 ;气体R的化学式为 .
(2)滤液F中的溶质为 .
(3)混合物A中不能确定含有的物质是 .
(4)写出①汇总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六、计算题(共2小题)
1、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中的罪魁祸首是三聚氰胺(分子结构如图),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于其含氮量高,且目前国际上又通用“测氮法”标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于是一些不法商人就将其混入奶粉中以“提高”奶粉的品质.
(1)三聚氰胺的化学式为: .
(2)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三聚氰胺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4)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将22.3g Na2CO3和NaCl混合物放入100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86.1g C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滤液198.4g.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克?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