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朝阳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年级:高三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下列以高粱为主要原料的酿醋工艺中,利用醋酸溶解性的是(   )

A.

B.

C.

D.

蒸拌原料

淀粉发酵

用水浸淋

放置陈酿

A . A   B . B   C . C   D . D
2、《电石安全技术说明书》中对电石的描述为“…遇水或湿气能迅速产生高度易燃的乙炔气体,应与氧化剂类物质分开存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盛装电石的包装上贴有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为: B . 电石与硝酸分开存放 C . 运输电石的铁桶内可充入氮气 D . 电石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NaOH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氨水强 B . 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需要等量的NaOH C . 若盐酸的浓度是醋酸浓度的两倍,则盐酸的c(H+)也是醋酸c(H+)的两倍 D . 将NaOH溶液和氨水各稀释一倍,两者的c(OH)均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4、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SO2的性质.

下列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 ①中溶液显红色的原因:CO32+H2O⇌HCO3+OH B . ①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2SO2+CO32+H2O═CO2+2HSO3 C . ②中溶液显黄绿色的原因:Cl2+H2O═HCl+HClO D . ②中溶液黄绿色褪去的原因:SO2+Cl2+2H2O═H2SO4+2HCl
5、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目的

实验方案

A.

比较Mg、Al的金属性

将去除氧化膜的镁条、铝片分别放入沸水中

B.

鉴别MgCl2和 AlCl3溶液

将过量稀氨水分别滴入MgCl2和 AlCl3溶液中

C.

证明苯环对羟基活性的影响

分别向苯和苯酚溶液中滴加饱和溴水

D.

比较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将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稀H2SO4与同浓度的H2C2O4溶液混合

A . A   B . B   C . C   D . D
6、NH3催化还原NO是重要的烟气脱硝技术,其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如左图;研究发现在以Fe2O3为主的催化剂上可能发生的反应过程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NH3催化还原NO为吸热反应 B . 过程Ⅰ中NH3断裂非极性键 C . 过程Ⅱ中NO为氧化剂,Fe2+为还原剂 D . 脱硝的总反应为:4NH3(g)+4NO(g)+O2(g) 4N2(g)+6H2O(g)
7、汽车发动机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2NO(g),t℃时,K=0.09.在t℃下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N2(g)和 O2(g)模拟反应,起始浓度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起始浓度

c(N2)/mol•L﹣1

0.46

0.46

0.92

c(O2)/mol•L﹣1

0.46

0.23

0.92

A . 起始时,反应速率:丙>甲>乙 B . 平衡时,c(NO):甲=丙>乙 C . 平衡时,N2的转化率:甲>乙 D . 平衡时,甲中c(N2)=0.4 mol•L﹣1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环扁桃酯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化合物,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R、R′、R代表烃基或氢)

(1)A的结构简式是      
(2)B→D的化学方程式是      
(3)红外吸收光谱表明E有C=O键.F的分子式为C8H6Cl2O.

①E的结构简式是      

②E→F的反应类型是      

(4)X的结构简式是      
(5)试剂a是      
(6)生成环扁桃酯的化学方程式是      
(7)以CH3CH=CH2、CH3CHO为有机原料,结合题目所给信息,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CH2=CHCH=CHCH3 , 写出合成路线      (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2、工业上由N2、H2合成NH3 . 制备H2需经多步完成,其中“水煤气(CO、H2)变换”是纯化H2的关键一步.
(1)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如表:

温度/℃

200

300

400

K

290

39

11.7

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水煤气变换反应的△H<0

b.增大压强,可以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

c.增大水蒸气浓度,可以同时增大CO的平衡转化率和反应速率

②以氨水为吸收剂脱除CO2 . 当其失去吸收能力时,通过加热使吸收剂再生.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吸收”、“再生”两个过程:      

(2)Fe3O4是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常用催化剂,经CO、H2还原Fe2O3制备.两次实验结果如表:

实验Ⅰ

实验Ⅱ

通入气体

CO、H2

CO、H2、H2O(g)

固体产物

Fe3O4、Fe

Fe3O4

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H2O(g)的作用:      

(3)2016年我国某科研团队利用透氧膜,一步即获得N2、H2 ,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空气中N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按4:1计)

①起还原作用的物质是      

②膜Ⅰ侧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③膜Ⅰ侧所得气体 =3,CH4、H2O、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Li﹣CuO二次电池的比能量高、工作温度宽,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军事和空间领域.
(1)Li﹣CuO电池中,金属锂做      极.
(2)比能量是指消耗单位质量的电极所释放的电量,用来衡量电池的优劣.比较Li、Na、Al分别作为电极时比能量的大小:      
(3)通过如下过程制备CuO

Cu CuSO4溶液 Cu2(OH)2CO3沉淀 CuO

①过程Ⅰ,H2O2的作用是      

②过程Ⅱ产生Cu2(OH)2CO3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过程Ⅱ,将CuSO4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研究二者不同物质的量之比与产品纯度的关系(用测定铜元素的百分含量来表征产品的纯度),结果如下:

已知:Cu2(OH)2CO3中铜元素的百分含量为57.7%.

二者比值为1:0.8时,产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产生该杂质的原因是      

④过程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Li﹣CuO二次电池以含Li+的有机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其工作原理示意如图2.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收集到如下信息:铁盐能蚀刻银而用来制作液晶显示器的银线路板.他们对蚀刻银的过程进行了探究.

【实验1】制备银镜:

(1)ⅰ.配制银氨溶液,需要的试剂是      .并取等量银氨溶液于多支试管中.

ⅱ.向银氨溶液中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水浴加热.产生银镜,洗净,备用.

【实验2】溶解银镜: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5mL Fe(NO33、Fe2(SO43溶液.

编号

a

b

试剂

0.1mol/L Fe(NO33

0.05mol/L Fe2(SO43

现象

银镜消失较快;

溶液黄色略变浅;

产生少许白色沉淀

银镜消失较慢;

溶液黄色明显变浅;

产生较多白色沉淀

(2)选用Fe2(SO43溶液的浓度为0.05mol/L,目的是保证      相等.
(3)从a、b中均检出了Fe2+ , 说明Fe3+具有氧化性.a中Fe3+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是      
(4)确认b中沉淀为Ag2SO4(微溶),检验Ag2SO4固体中SO42的方法是      
(5)推测在a中的酸性条件下NO3氧化了银,证据是      .通过如下实验验证了推测是合理的:

ⅰ.测pH:测定实验a中所用Fe(NO33溶液的pH=2;

ⅱ.配制溶液:      .取5mL此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现象是      

请将步骤ⅱ补充完整.

(6)分析a中白色沉淀的成分,提出假设.

假设1:Fe(OH)2;假设2:AgNO2;假设3:…

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1:取少量沉淀置于空气中,未变色.假设1不成立.

②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2(已知:亚硝酸盐能与酸化的KI溶液反应).

实验方案

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结论与讨论】铁盐能蚀刻银;NO3能提高铁盐的蚀刻能力.推测硝酸铁溶液如果保持足够的酸性,可以避免产生沉淀.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北京市朝阳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