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年级:高三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7小题)
选项 | A | B | C | D |
生活中的应用 | 月饼袋内放有小袋铁粉 | 口服补血剂(琥珀酸亚铁)并同时服维生C | 饼干包装盒内放有小袋硅胶 | 肉制品中添加适量的亚硝酸钠 |
作用 | 铁粉有抗氧化的作用 | 维生素C有防止Fe2+被还原的作用 | 硅胶有吸水的作用 | 亚硝酸钠有防腐的作用 |
①2C(s)+O2(g)═2CO(g)△H1=﹣220kJ/mol
②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苯甲醛 | 苯甲酸 | 苯甲醇 | |
沸点/℃ | 178.1 | 249.2 | 205.4 |
熔点/℃ | ﹣26 | 121.7 | ﹣15.3 |
溶解性(常温) | 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
表1
氧 | X |
Y | Z |
表2
数据编号 | 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mL | 溶液pH | |
HX | HZ | ||
① | 0 | 3 | 1 |
② | 20.00 | a | 7 |
25℃时,用浓度为0.1000mol/L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00mol/L 的两种酸HX、HZ(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表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 蔗糖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强氧化性 |
B | 将0.1mol/L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CuSO4溶液 |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 Cu(OH)2的溶解度比Mg(OH)2的小 |
C | FeCl3和BaCl2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SO2 | 溶液变为浅绿色且有白色沉淀生成 | Fe3+被还原为Fe2+ , 沉淀为BaSO3 |
D | 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酸中 | 铁片上无明显现象 | 常温下,铁与浓硫酸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
二、解答题(共4小题)
已知:
i.酯与酯可发生如下酯交换反应:RCOOR'+R″OH RCOOR″+R'OH ( R、R'、R“代表烃基)
ii.烯烃中,碳碳双键相邻为不稳定结构,碳碳双键易被氧化剂氧化.
已知:i.CuCl2+Cu+2HCl(浓)⇌2H[CuCl2](无色) 2CuCl↓(白色)+2HCl
ii.副反应:CuCl+H2O⇌CuOH+2HCl; CuCl+Cl﹣═[CuCl2]﹣
①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C、E 装置中盛放的是浓硫酸,作用是 .
③B中选择饱和食盐水而不用蒸馏水的原因是 .
①反应①中加入NaCl的目的是 ;但是Cl﹣浓度过高,CuCl产率降低,原因是 .
②CuCl在潮湿的环境中易被氧化为Cu2(OH)3Cl,反应的方程式为 .
③利用膜电解法制取CuCl,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
④用乙醇洗涤沉淀Y的原因为 .
往Al2(SO4)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CaO粉末和蒸馏水,可生成碱式硫酸铝(络合物,易溶于水),同时析出生石膏沉淀[CaSO4•2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①高温烟气可使脱硫液温度升高,不利于SO2的吸收.生产中常控制脱硫液在恒温40~60oC,试分析原因 .
②研究发现,I中含碱式硫酸铝的溶液与SO2结合的方式有2种:其一是与溶液中的水结合.其二是与碱式硫酸铝中的活性Al2O3结合,通过酸度计测定不同参数的吸收液的pH变化,结果如2图所示:
据此判断初始阶段,SO2的结合方式是 .比较x、y、z的大小顺序 .
③III中得到再生的碱式硫酸铝溶液,其n(Al2O3):n[Al2(SO4)3]比值相对I中有所下降,请用化学方程式加以解释: .
①电极b周围溶液p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是 .
实验1 | 实验现象 | |
液面上方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振荡,试管壁上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
①甲同学推测灰绿色物质为Fe(OH)2和Fe(OH)3混合物.查阅资料后根据调色原理认为白色和红褐色的调和色不可能是灰绿色,并设计实验证实灰绿色物质中不含有Fe(OH)3 , 方案是 .
②乙同学查阅文献:Fe(OH)2在大量SO42﹣存在的情况下形成Fe6(SO4)2(OH)4O3(一种氧基碱式复盐).并设计对比实验证实该假设:向试管中加入 ,再往试管中加入 ,振荡,现象与实验1相同,结论是该假设不成立.
③乙同学继续查阅文献:Fe(OH)2沉淀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灰绿色可能是由Fe(OH)2表面吸附Fe2+引起.推测所用的硫酸亚铁溶液的浓度应越小越好;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应越大越好.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中10mL NaOH溶液 | 滴加 FeSO4溶液 | 实验现象 | |
实验2 | 6mol/L NaOH溶液 | 0.2mol/L FeSO4溶液 | 产生悬浮于液面的白色沉淀(带有少量灰绿色),沉淀下沉后,大部分灰绿色变为白色沉淀 |
实验3 | 6mol/L NaOH溶液 | 0.1mol/L FeSO4溶液 | 产生悬浮于液面的白色沉淀(带有极少量灰绿色),沉淀下沉后,底部都为白色沉淀 |
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能说明灰绿色是由Fe(OH)2表面吸附Fe2+引起的证据是 .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足以证明灰绿色是由Fe(OH)2表面吸附Fe2+引起的,还需补充的实验是 ,证明该假设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