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滨州市三校初一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3小题)
1、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 )
A .
B .
C .
D .




2、面积最大的大洲和面积最大的大洋分别是( )
A . 大洋洲、北冰洋
B . 亚洲、太平洋
C . 非洲、大西洋
D . 北美洲、印度洋
3、如果两地的实际距离是5千米,那么在比例尺为1:200000的地图上,两地间的直线距离是( )
A . 10厘米
B . 4厘米
C . 2.5厘米
D . 0.4厘米
4、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五种,即( )
A . 平原、高原、山地、沙漠、盆地
B . 沼泽、高原、山地、上坡、冰原
C . 沼泽、高原、山地、沙漠、盆地
D .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5、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地区表示的地形是( )
A . 高原
B . 山地
C . 丘陵
D . 平原
6、在下列图幅相同的地图中,图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
A . 世界地图
B . 中国地图
C . 山东省地图
D . 滨州市地图
7、在画有指向标的平面图上,确定方向的一般方法是( )
A . 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 . 不论什么样的地图,均用经纬线判定
C .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 . 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来确定方向
8、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 . 8789千米
B . 8699米
C . 8999米
D . 11103米
9、火山、地震大多发生在( )
A . 板块内部
B . 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
C . 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D . 岩层褶皱、断裂地带
10、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它能证明( )
A . 陆地下降变成海洋
B . 海洋上升变成陆地
C . 大陆漂移假说
D . 板块构造学说
11、被北美洲、亚洲、欧洲所包围的大洋是( )
A . 太平洋
B . 大西洋
C . 北冰洋
D . 印度洋
12、与地球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是( )
A . 各地热量的差异
B . 四季更替
C . 昼夜长短的变化
D . 昼夜更替
13、下列地点中,属于西半球、南半球的是( )
A . 19°W,10°S
B . 5°W,40°N
C . 160°W,30°N
D . 140°W,35°S
14、读漫画“沉重的负担”,完成下列各题。
(1)产生该漫画所反映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1)
A . 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负担
B .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负担
C . 世界性生态环境的改善
D . 经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快
(2)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 (2)
A . 劳动力普遍短缺
B . 资源短缺
C . 各国国防兵源不足
D . 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
15、人口稠密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 )
A . 中低纬度的大陆内部地球
B . 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
C . 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D . 中高纬度的平原地区
16、东亚和东南亚的居民主要是( )
A . 白色人种
B . 混血人种
C . 黑色人种
D . 黄色人种
17、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
A .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B . 基督教、犹太教、佛教
C . 犹太教、印度教、佛教
D . 基督教、天主教、佛教
18、如下图,如果在A地测得气温为28℃,若只考虑地形因素的影响,则C地的气温是( )
A . 0℃
B . 10℃
C . 18℃
D . 38℃
19、既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温度带是( )
A . 热带和北温带
B . 热带和南温带
C . 北寒带和南寒带
D . 北温带和南温带
20、下列天气符号的判读与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搭配均正确的是( )
A .
—台风—出海捕鱼
B .
—晴天—学校举办运动会
C .
—霜冻—播种小麦
D .
—暴雨—公路上高速行驶汽车




21、下列节日中,阳信的昼长比夜长短的是( )
A . “五一”劳动节
B . “十一”国庆节
C . “八一”建军节
D . “六一”儿童节
22、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当天地球公转到示意图中的( ) (1)
A . ①、②之间
B . ②、③之间
C . ③、④之间
D . ④、①之间
(2)对这一天的描述,正确的是( ) (2)
A .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B . 阳信白天长,夜晚短
C . 南半球正处于冬季
D . 北半球正处于夏季
23、关于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种的形成和宗教的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B . 亚洲西部主要是白色人种,信仰伊斯兰教,说阿拉伯语
C . 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中国人主要信道教
D . 南美洲许多国家说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巴西说西班牙语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面对这幅地图,它的上、下、右的方向分别是:上 方,下 方,左北方,右 方。
(2)图中的河流大致流向是从 方往 方流。
(3)如公路上有一辆汽车在行驶,当他从A点向B点行驶时,这辆汽车是朝 方向行驶。如果AB间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此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0千米每小时,则该汽车从A点行驶到B点的时间是 小时。
(4)图中湖泊在李庄的 方向。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大洲:① ;② ;③ ;④ 。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洋名称:A ;B ;C ;D
(3)从图中可知,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 洲和 洲;连接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海峡是 海峡。连接太平洋与北冰洋的海峡是 海峡。
3、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四个人口稠密的地区分别是亚洲的 部和亚洲的南部, 洲的西部及北美洲的东部。上述人口稠密的地区大部分位于 半球(填南、北),及中、低纬度的近海的 地区(填地形)。
(2)图中人口稀少的四个地区中,A地区是极度干旱的 地区,B地区是过于温湿的 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是 ,地势高俊的高原山区是 。(后两项填字母)
(3)由图推测,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洲。
(4)由此看来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填“能”或“不能”)用人口迁移的办法使世界各地的人口平均分布。
4、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是从 向 逐渐降低。
(2)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在 ℃以上,南北极圈内年平均气温在 ℃以下。
(3) 洲是世界最冷的大陆, 洲是世界最热的大陆。
(4)图中甲地为我国的青藏高原,甲地气温是个 温(高、低)中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5)南、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 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6)某校园气象站招聘气象员,小明想应聘,他怎样以下回答才能过关。
①读图一:判断甲、乙、丙三人哪个人读图正确。
②读图二:甲、乙两气温曲线图,哪个更符合“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
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构成气候最主要的两大要素是 和 。
(2)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地,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地。
(3)A地7月份气温最高,此时降水的特点是 ,据此判断A地气候类型是 。
(4)B地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 、 、 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