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语文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与运用(共6小题)
白龙马脖铃儿急,diān 簸唐玄奘小跑仨兄弟,西天取经不容易,容易干不成大业绩。尊重他人也是尊重你自己什么魔法狠毒,自有招数神奇,八十一难拦路,七十二变制敌。师徒四个zhǎn 妖斗魔同一心合力,邪恶打不过zhèng yì 。
——《一个师傅仨徒弟》(动画片《西游记》片尾曲)
① , 必有近忧。
②精诚所至, 。
③ ,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⑤古代诗词中,很多诗句都意蕴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 ”,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蕴含自然理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 ”,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试卷开头标注的歌曲名称是“一个师傅仨徒弟”,其实取经队伍中还有一位称唐僧为师父的“徒弟”。请结合如图动画片截图与你的阅读经历,完成下列两小题。
①请概括出这位“徒弟”成为取经队伍成员的过程。
②请简要评价这位“徒弟”在取经过程中的作用。
齐仰之(笑) 妙,妙!陈市长真不愧是共产党人的化学家,没想到你的光临使我这个多年不问政治、不问世事的老朽也起了化学变化!
陈毅 我哪里是什么化学家哟!我只是一个剂,是个催化荆。
晓华同学不理解台词中“催化剂”的言外之意,请你结合所学的剧本内容向他做一个解说。
【广而告之】话剧欣赏活动结束后,大家决定把这段话剧视频向全校宣传推介。
①语文老师给右边的话剧海报配写了一则广告语﹣﹣三分钟与三十分钟的对话。请你对这则广告语的妙处进行点评。
②在宣传推介的过程中,晓华同学打算开展征集对联下联的话动。他拟出的上联是“陈市长亲顾茅庐得良才”,请你尝试对出下联。
二、阅读理解(共5小题)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喜风。
明末高邮①。有袁体庵者,神医也。有举子举于乡,喜极发狂,笑不止,求体庵诊之,惊曰:“疾不可为矣,不以旬②数矣臭,子宜急归,迟恐慌不及也。若道过镇江,必更求何氏诊之。”遂以一书寄何。其人至镇江,而疾已愈,以书致何。何以书其人,曰:“某公喜极而狂,喜则心窍开张而不可复合,非药石③之所能治也。故动以危苦之心,惧之以死,令其忧愁抑郁,则心窍闭,至镇江当已愈矣。”其人见之,北面再拜而去。吁!亦神矣。
(节选自《广阳杂记》)
【注】①高邮:地名,在江苏。②旬:十天。③药石:治病的药和石针,也连指药物。
①笑不止 |
| ②子宜急归 |
|
③其人至镇江 |
| ④何以书示其人 |
|
例句:惧之以死
(2)遂以一书寄何
①其人见之,北面再拜而去。
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①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在这篇文章中随便找一个字,盯着这个字看30秒……有什么发现吗?是不是像我一样觉得你盯看看的那个字变得很奇怪,好像有点不认识了?熟悉的字怎么感觉那么陌生呢?
②是的,字没有什么变化,也不是写错了。事实是,不管什么字,通常你盯着看上二三十秒钟,就会觉得“这个字变陌生了”。研究还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更容易变陌生,譬如“日”“月”平均要过51秒钟变陌生,而如“明”“认”等字,则只要平均26秒左右就变陌生了。
③不仅仅是中国的方块字会让人产生这种奇怪的感觉,使用字母的外国人也发现他们有相同的问题。美国心理学杂志上曾有篇文章描述这一现象:如果对一个单词注视得太久,它就变得奇怪而陌生,可能看起来像是一堆毫无价值的符号。后来人们又发现,也不仅仅是文字会让人产生奇怪的陌生感,一幅熟人的照片、一个熟悉的地点,看久了之后都有可能会竟然觉得陌生起来。
④我们的神经系统有一个特点:如果短时间发生多次重复的刺激,就会引起神经活动的抑制。形象点说,神经活动也是会“疲倦”的。
⑤当我们盯着一个字看时,我们的大脑就得不断拿着这个字的模样去寻找它所表示的内客,找的次数越多,我们的神经系统就会越疲倦。于是我们大脑里辨认这个字所涉及的神经活动也会暂时被抑制,这时我们就会认不出这个宇了。这种现象被称为神经的“饱和反应”。
⑥我们不但在图象识别上可以产生饱和反应,我们的听觉、味觉、嗅觉等都会有饱和反应。不管什幺样的感觉刺激,只要时间一长,重复多了,带给我们的感觉就变了。
⑦这种饱和反应对我们其实是有好处的。我们的神经系统如果总是一直关注某个信息,就无法接受新的信息,因此,我们对旧信息的反应必须消减下去,或者产生变化,才能保证新的信息能够引起正确的反应。
(有删改)
①第②段中划线句子仅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左右结构的字更容易“变陌生”。
②第②段中划线的“可能”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对变化后的符号意思研究得不够深入。
①在这个世界上,浮躁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往往为了追求名利、权势、地位等身外之物,急于求成,把不该缩短的过程缩短了,甚至想到什么就想立马得到。因此,在这个过程里,投机取巧、不择手段等行为就应运而生,更有甚者,为此诞而走险。
②在这些浮球面前,我们应该认识到,沉淀自己的一心是,对于整个人生是多幺曲要。
③当年,著名学者王叔岷考入北大文研所后,所长傅斯年首问他:“你想研究什幺课题’”他说“《庄子》。”所长点了点头说:“要把才气洗净,三年之内不许发表文章!”这话让他很纳闷,为什么三年内不许发表文章呢?但他没有跟所长去争辩,而是按照所长的要求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学术研究上,从校勘训诂入手研究《庄子》,后来终于成为20世纪在《庄子》字意训诂方面最权威的学者。有了成就的王叔岷,才明白了所长当初的良苦用心。﹣﹣做学问最忌目光短浅、心浮气躁,“板凳要生十年冷”。
④沉淀自己的心灵,就是让心灵变得日益纯粹、明净,滤去那些杂质﹣﹣诱惑、欲念等。“降魔先降心,心伏则群魔退”,这也正是《菜根谭》里的智慧的忠告。
⑤生活中,我们常说,缓一缓、静一静、忍一忍,让一让、做一儆……其实这些都是沉淀,因为它们,我们保证了最真实的自己。心灵需要足够的时间去沉淀,那些人格的魅力就是沉淀的结果。
⑥台湾作家琼瑶首说:“人生如河,人要沉到河的底部。”所以,一个人如果达不到一定的深度,一些“急流”随时会扰乱他,甚至“冲走”他。因此,为了那深度,就必须耐心地去沉淀自己的心灵。只有这样,我们才活得问心无愧,真实而高贵。
(有删改)
【材料】美国歌后惠特尼•休斯敦曾被誉为“美国第一嗓”,后来嗜酒成瘾。由于长期受到酒精的侵蚀,她的嗓子变得沙哑粗糙,甚至发不出声来。酗酒最终断送了她的事业。
①请根据本文的主要观点,对材料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
②董老师认为,这则材料也可以用作本文的论据,请你揣摩一下他的意图是什么。
①十五岁的她,倔强,叛逆,经常逃学去网吧,还跟社会上一些人有了来往。不管母亲怎样苦口婆心地劝说,甚至哀求,她依然如故。
②那次她逃学跟一帮朋友出去爬山玩,偏找陡峭的地方走,结果摔下山泉。所幸并无大碍,只是右腿骨折。打上石膏,医生说,须躺在床上静养三十月,右腿不能乱动。
③病房里静悄悄的,她那些朋友早就不见了。她躺累了,挣扎着想起身,腿却钻心地疼,只能再躺下不动。她想抬一下右腿,又是一阵疼袭来,她心里忽然浸过无边无际的恐惧,反复纠缠着母亲问:“我的腿是不是再不能走路了”母亲一遍遍耐心地跟她说:“会好的,你躺着别动,过几天就能下地走路了。”
④她哪里受过这样的苦呢,只嚷嚷著难受,她发脾气,摔东西,哭闹不休。母亲日夜守着她,像照料婴儿般呵护着她。自己因为疼痛和难受,病房里的时光,慢成了黑白的长镜头,昼夜似乎都已不再分明,她觉得每一分每﹣秒都是煎熬。
⑤母亲耙掌里的君子兰①搬了来,放在病房的窗台上。母亲说:“这是你十岁时从外婆家里搬回的,刚开始你勤快地天天浇水,差点浇坏了……”她转过头,望一眼那苍绿的君子兰,摇摇头说,不记得了。
⑥几天后,从君子兰旁边拱出两片小小的嫩叶儿,探头探脑的,都以为是棵草。随着叶子渐渐长大,母亲冲着她惊讶地说,原来最一棵牵牛花啊。她侧头望过去,细细的茎蔓,嫩绿的叶子,看上去倒有些惹人喜欢。母亲找来一根竹竿插上,纤细的茎蔓便顺着竹竿向上攀爬着。白的墙,白的床单,那一抹新绿格外引人注意。牵牛花的茎蔓攀着竹竿一圈一圈向上,她一圈一圈数着,1,2,3……她想起了蹦跳着一级级数台阶的快乐,想起了走在阳光下轻快自在的感觉。她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她曾经拥有么多快乐和幸福。她渐渐安静下来,不再乱发脾气,不再吵嚷哭闹。
⑦早上醒来,她的眼光,常不由自主地望向窗台,心里满是期待:牵牛花的蔓又长高了没有?每一次她都不曾失望。纤细的茎蔓那样有力,直爬到竹竿的顶端,伸出毛茸茸的触角张望着。母亲用竹竿搭了个小花架,它顺着爬了上去,把一个窗台,缠绕得绿意盎然。
⑧寂静的病房里,她安静地望着窗台上的牵牛花。以前,她见过路边的牵牛花,但她从来不知道,牵牛花的藤蔓是如此蓬勃,每时每刻都在向上飞快地生长,不知疲倦,每天清晨,它都会让她惊异,呀,又长这么高了。
⑨牵牛花的蔓牵着她的目光,茎蔓攀到哪儿,她的目光就追到哪儿,一心,也就跟着柔软细腻起来。牵牛花每抽出一片新叶子,她心里就会生出一些小小的欢喜和期待。她再也教不清牵牛花的蔓蛲了竹竿多少田,只看到,每一片叶子,都朝向窗外的阳光。
⑩牵牛花开的时节,她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她回学校认真读书的样子,如一朵悄然开放的牵牛花。
⑪多年后,她接母亲来家里住,母亲看着满阳台的牵牛花,笑着问:“怎么都是牵牛花啊?”她答道:“喜欢啊!”
⑫她忽然想起问:“那年,那盆君子兰一直都放在室内,怎会长出牵牛花啊?”
⑬“我特意种上的。”母亲淡淡地说。
⑭她愣在了一旁,心里缠缠绕绕的都是那一窗浓绿的牵牛花。
(有删改)
【注】①君子兰: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叶子宽带形,花漏斗状,红黄色。喜湿润,过度浇水易致病。
a | 掉伤住院时 | ① |
b | 回校读书时 | 牵牛花和她一起绽放 |
c | 长大独立后 | ② |
d | 得知真相后 | ③ |
①请说出你对第⑦段中划线词语“牵”的理解。
②简要说说第⑤段划线句子的省略号中所隐含的意思。
【链接】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只胳膊肘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他探头朝窗口望去。
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泰格特《窗》)
本文中的第⑬段与链接材料中“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请说出两位作者这样设计的用心有何异同。
三、作文(共1小题)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③书写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