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物理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5小题)
1、下列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 冬天,人们常常搓手取暖
B . 烧开水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C . 钻木取火
D . 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时筒壁温度升高
2、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声速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B .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C .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
D . 0℃的冰熔化成0℃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
4、一间15m2的卧室内空气的质量相当于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 )
A . 一支粉笔
B . 一瓶矿泉水
C . 一名中学生
D . 一辆轿车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30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 5cm
B . 10cm
C . 15cm
D . 18cm
6、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 . 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 . 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 .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7、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结冰后,水分子静止不动
B .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 . 用零下18℃的盐水使水凝固,此过程中水的内能不变
D . 三月桃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8、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 . 甲与丙
B . 甲与乙
C . 丙与丁
D . 乙与丙
9、关于声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1500 m/s
B . 噪声扰民主要是因为其音调太高
C . 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D . 超声波在空气中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
10、下列光现象与光学知识对应错误的是( )
A . 茂密的树林下常看到圆形光斑﹣﹣光的直线传播
B . 平静的水面出现岸边景物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C . 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
D . 雨后彩虹﹣﹣光的色散
11、最新型客机波音787的“电子窗帘”用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按钮随意改变透明状态的调光玻璃.透明度的变化是通过两个透明电极和夹在其中间的溶液来实现的,在两个透明电极上加上电压,通过改变电压大小,溶液的光学性质发生变化,调光玻璃的透明状态随之改变,透明电极被坚固的丙烯酸树酯保护着,该“电子窗帘”没有利用下列哪种物理属性( )
A . 比热容
B . 硬度
C . 透光性
D . 导电性
12、下列各种摩擦中,应该设法减小的是( )
A . 使用滑轮时,轮与轴之间的摩擦
B . 跑步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C . 拔河比赛时,手和绳子之间的摩擦
D . 自行车刹车时,闸皮与车圈之间的摩擦
13、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司机在驾驶汽车时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司机的惯性,防止发生事故
B . 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会前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 人在安全线以外候车,是因为人与行驶的列车之间的大气压强大
D . 用力推桌子,桌子没动是因推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1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将300N的重物匀速提升3m,已知动滑轮重30N,不计摩擦,则( )
A . 利用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450J
B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9m/s
C . 拉力的功率是99W
D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15、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匀速水平飞行的战斗机加油,加油后战斗机仍以原来的高度和速度做匀速飞行,则战斗机的( )
A . 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B . 动能不变,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C . 动能增加,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D . 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二、理解与应用(共5小题)
1、现在小区的电梯楼非常普遍,小明和小丽放学后一同乘匀速上升的电梯上楼.相对于电梯来说,小明和小丽都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在上升过程中,他俩的 没有变化(选填“动能”、“势能”或“机械能”)
2、杠杆调平衡后,将两个体积相同的重物分别挂在杠杆两侧的A、B处,杠杆仍然平衡,如图所示,则GA= GB;若将两重物同时浸没在水中,则杠杆的 端下沉(选填“左”或“右”).
3、如图所示,把重为600N 的物体匀速推到斜面顶端,斜面长3m,高0.9m,实际推力为300N.那么,此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额外功是 J,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是 N.
4、普通水壶壶嘴的高度不低于壶身的高度,这样的设计遵循了 原理;用吸管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 的作用;弧线球技术利用了流体压强规律:流体中, 的位置压强小, 的位置压强大.
5、足球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在图中画出足球受力示意图,
三、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
1、小明同学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在 位置平衡,若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旋转.
(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乙所示的A位置挂上3 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在B位置挂上 个钩码.
(3)下表是小明在实验中记录杠杆平衡的部分数据:
实验次数 | F1(N) | l1(cm) | F2( N) | l2(cm) |
1 | 2 | 5 | △ | 10 |
2 | 3 | 10 | 2 | 15 |
3 | 2 | 30 | 3 | ☆ |
表中所缺的数据是:△= ,☆= ;
(4)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为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科学小组开展了如图所示的探究活动.
(1)由甲图可知 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后到达水平面上的速度大,小球进入水平面时的动能是由 转化来的;由乙图可知, 小球对纸盒做功多,实验中通过 来比较动能大小.
(2)乙图是探究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
(3)实验中若使用的纸盒质量较大,为确保实验仍有较明显的现象,有很多种方法,请写出一种方法: .
3、在“探究实心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认为跟圆柱体的密度ρ、高度h、圆柱体底面积S 是有关的,但有怎样的关系看法不同.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从实验室里挑选了不同的实心圆柱体做实验,测出实心圆柱体竖直放置时对水平桌面上的海绵压下去的深度(如图所示),实验记录见下表.
序号 | 物体 | 底面积S/cm2 | 高度h/cm | 海绵被压下深度/cm |
1 | 甲合金圆柱体A | 10 | 5 | 0.5 |
2 | 甲合金圆柱体B | 10 | 10 | 1 |
3 | 甲合金圆柱体C | 20 | 10 | 1 |
4 | 乙合金圆柱体A | 10 | 5 | 1.5 |
5 | 乙合金圆柱体B | 10 | 10 | 3 |
6 | 乙合金圆柱体C | 20 | 10 | 3 |
(1)实验中同学们是通过 来判断压强大小的.
(2)分析实验1、2 或4、5 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材料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可能与圆柱体的 成正比;
(3)分析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底面积无关.此探究过程用到的两种科学方法有 、 .
(4)实验结束之后,同学们以甲合金圆柱体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海绵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已知合金的密度为ρ,圆柱体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表达式为 .该表达式 (选填“能”或“不能”)应用于各类固体压强的计算.
四、分析与计算(共2小题)
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底面积为0.4m2、质量为35kg的正方体重物从水平地面匀速提升了9m,用时30s,做功4500J.(g取10N/kg).求:
(1)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拉力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在水平台面上放置一个底面积为100cm2的圆筒形容器,容器内水深20cm,将一个长方体用细线拴好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从水面开始逐渐浸入直至浸没到水面下某处停止.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长方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g=10N/kg,容器厚度、细线重均不计,容器内的水未溢出).求:
(1)长方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长方体浸没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