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初中学科结业考试生物试题

年级:八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8小题)

1、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①糖类   ②脂肪   ③蛋白质   ④水    ⑤无机盐

A . ①③⑤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⑤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家蚕的发育过程中,能吐丝的时期是(   )

A . B . C . D .
3、下列反射活动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 . 看见食物分泌唾液 B . 吃食物分泌唾液 C . 拍打叮咬自己的蚊虫 D . 谈虎色变
4、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生物,但是要给生物下定义却很困难。下面是一位同学对生物特征的总结,正确的是(    )

A .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 . 都能自由运动 C . 都能形成条件反射 D . 都能繁殖后代
5、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叙述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

A . 蚁穴溃堤 B .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 蚯蚓松土 D . 青蛙冬眠
6、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时,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原因是这样的材料 ( )

A . 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 . 不易污染物镜 C . 易于被染色 D . 能让光线透过
7、国槐和侧柏是北京市的市树,月季和菊花是北京市的市花。其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

A . 国槐 B . 侧柏 C . 月季 D . 菊花
8、

一朵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    )

A . ①② B . ③⑥ C . ⑤⑥ D . ④⑤
9、下列各项能正确表示光合作用的是(    )

A .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B .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二氧化碳 C . 水+氧气 有机物+氧气 D . 有机物 +二氧化碳 水+氧气
10、

正常情况下,人体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

A . B . C . D .
11、从平衡膳食的角度来看,下列午餐食谱所选食物搭配最为合理的是( )

A . 炸鸡腿、薯条、奶油饼干、可乐 B . 面包、香肠、巧克力、牛奶 C . 馒头、红烧鱼、摊鸡蛋、玉米粥 D . 米饭、酱牛肉、炒豆角、鸡蛋西红柿汤
12、人体进行呼吸时会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产生于( )

A . 细胞 B . 血液 C . 肺泡 D . 气管和支气管
13、中医常通过“切脉”来推知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况;病人在医院打吊瓶时,针头插入的是手臂上的一条“青筋”。这里所说的“切脉”的“脉”和“青筋”的“脉”分别是指( )

A . 动脉和神经 B . 静脉和动脉 C . 动脉和静脉 D . 动脉和毛细血管
14、某人因车祸急需输血,他的血型是AB型,原则上应该给他输 ( )

A . A型血 B . B型血 C . AB型血 D . O型血
15、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 . B . C . D .
16、看书一小时后,向远处眺望一会儿,可以预防近视眼,主要原因是 ( )

A . 使调节瞳孔的神经得到休息 B . 使视神经得到休息 C . 使视觉中枢得到休息 D . 使调节晶状体的肌肉得到放松
17、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大熊猫的特征是( )

A . 细胞具有细胞壁 B . 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 . 是多细胞生物 D . 有能分解食物的消化系统
18、下列动物中,身体结构呈辐射对称的是 ( )

A . B . C . D .
19、下列动物中,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 . 蜗牛 B . 河蚌 C . 蚯蚓 D . 枪乌贼
20、一对夫妇已生育了一个男孩,若再生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是(    )

A . 50% B . 100% C . 75% D . 25%
21、下列各组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 . 细胞核——遗传信息库 B .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C . 液泡——呼吸作用的场所 D . 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
22、2002年,我国自主完成的首批成年体细胞克隆牛在山东省曹县五里墩降生。用同一只成年奶牛的体细胞克隆出来的5只小牛,它们几乎一模一样,这是因为(   )

A . 它们的生活条件相同 B . 它们的毛色和花纹相同 C . 它们的遗传物质相同 D . 它们的细胞结构相同
23、

下图为豌豆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B . 花的紫色对于白色是显性性状 C . 子一代细胞中有来自双亲的基因 D . 子一代形成子二代过程中需要人工授粉
24、在某地的同一地层中,找到了几种生物的化石。对于这几种生物,下列推论最合理的是( )

A . 它们的亲缘关系相近 B . 它们的身体结构相似 C . 它们的食物种类相似 D . 它们的生存年代相近
25、科学家推测大气中氧气的积累来自于 ( )

A . 光合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化学合成 D . 原始大气
26、

2011年4月12日,卫生部公布了3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死亡人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这5种传染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B . 都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C . 死亡率最高的是艾滋病 D . 居室消毒可以切断传播途径
27、“大病进医院,小病进药房”已成为大多数老百姓的习惯。购买药品时无需特别关注的是药物的( )

A . 大小和形状 B . 成分和用法 C . 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D .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28、下列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 应关注饮食安全,远离垃圾食品 B . 打喷嚏时应遮掩口鼻或避开他人 C . 吸毒有损身心健康且危害社会 D . 感冒后可以随意服用抗生素

二、综合题 (共5小题)

1、

在我国东北地区,人们对于马铃薯种植有着极为亲切的描述,“投下几粒马铃薯,多少都会有收成。只要开花,就能到田垄取‘蛋’糊口,解决温饱。”马铃薯的繁殖过程见下面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利用马铃薯块茎来获得新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属于      生殖。

(2)马铃薯能开花结果,表明它还可以进行      生殖。

(3)马铃薯新生块茎中的有机物,来自叶片的      作用,通过      (选填“导管”或者“筛管”)运输到块茎中贮存。

(4)马铃薯能解决温饱,这是因为马铃薯块茎中的有机物与米、面等主食类似,含有大量的      。这些有机物主要在人体消化道的      内被消化吸收,最终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现代遗传学认为,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染色体主要是由两种成分组成,下图中的①表示组成染色体的      ,②表示      。一般情况下,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恒定,而且是      存在的。

(2)

观察下面的人体染色体图,此人的染色体数目是      条,该图反映出的异常之处是      ,据图示判断,此人性别为      (填“男”或“女”)性。

 

(3)具有上图染色体组成的个体,表现出先天性智力低下,生长发育障碍,常合并心脏和其他器官的先天畸形等症状,被称为唐氏综合征。据调查,唐氏综合征发生率与母亲怀孕年龄相关,一般人群出生时的母亲年龄平均为25.2岁,而唐氏患儿的母亲年龄平均为34.4岁。某医院在分析高龄孕妇(大于35岁)胎儿异常染色体发生情况时,获得这样的数据:38~40岁组、41~48岁组分别是35~37岁组的2.60倍与5.29倍。

①调查发现,母亲年龄越大,生出唐氏患儿的风险      

②当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      条常染色体和1条      性染色体时,与正常的精子结合后,会发育成唐氏患儿。

③在降低唐氏患儿出生率方面,你给出的建议是      

3、

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某地自1991年开始,使用杀虫剂吡虫啉防治稻飞虱,效果非常好。随着吡虫啉的大量使用,2002年监测到该地区稻飞虱对吡虫啉具有低水平抗性,2005年达到极高水平抗性。下图①~④表示在一段时间内抗药性不同的稻飞虱的数量变化。

(注: 表示抗药性强的个体, 表示抗药性弱的个体)

(1)随着吡虫啉的使用,对稻飞虱群体中抗药性个体数量变化的排序最合理的是(    )

(1)
A . B . C . D .
(2)短短十多年的时间,稻飞虱群体的抗药性水平从低向高进化,主要原因是:

①稻飞虱具有很强的      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

②未使用吡虫啉之前,这些后代中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弱的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      

③当喷洒吡虫啉时,抗药性弱的稻飞虱逐渐被淘汰,抗药性强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抗药性强的个体将基因传递给了后代,这种现象称为      。经过许多代后,群体的抗药性水平越来越高。

(3)由此可见,吡虫啉在稻飞虱的进化中起了      作用,最终使稻飞虱表现出对该环境具有一定的      

4、大鲵,俗名娃娃鱼(因其叫声酷似婴儿啼哭而得名),是世界上现存两栖类动物中体形最长、寿命最长的古老动物,有“活化石”之美称。自20世纪50年代起,由于过度收购,非法捕杀,食物链断裂和栖息地丧失等原因,我国野生大鲵数量急剧减少。目前,大鲵已被收录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进化角度看,两栖动物是从水中生活的      动物演化为真正陆栖      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2)大鲵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变态发育,表现为幼鲵用      呼吸,成体用      呼吸,同时还需要借助湿润的      进行气体交换。 

(3)

有研究者开展三种不同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模式、仿生态养殖模式、原生态养殖模式)下大鲵的生长、成活及繁殖效果等方面的比较研究,获得的相关数据见下表。

①据表可知,为了保证实验中只有      这一个变量,实验开始前选择了      相等、      相似、性别比例为      的大鲵作为实验材料。

②研究中,不仅仅计算大鲵的产卵(精)率,还可以借助      (工具)观察卵和精子的形态结构,判断生殖细胞的质量。

③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最好采用      养殖模式,达到保护大鲵、增加大鲵数量的目的。

5、

科普阅读题:

    1897年,人们发现了志贺氏菌,又称痢疾杆菌。感染这类细菌后,常导致水样便、急性腹痛、发烧等。志贺氏菌每年引起大约1.63亿人患严重痢疾,并夺走超过100万人的生命,可谓是臭名昭著!

    众所周知,抗生素是人们对抗这些恶魔的有力武器。但因为这些武器被滥用,许多细菌出现了耐药性,其中一些细菌甚至对多种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成为“超级细菌”。人们如何抵抗愈发猖獗的耐药菌呢?

    在自然界中,生存着一种噬菌蛭弧菌(下面简称蛭弧菌),它以其他种类的细菌为食。“捕食”的对象正是多种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其“捕食”过程见下图。

    目前,人类没有发现与蛭弧菌相关的疾病报道。因此,科学家们提出“以菌治菌”的设想,即利用蛭弧菌去抗击病原菌的感染。但蛭弧菌本身也是一种细菌,动物的免疫系统如果发现它们,会怎样对待这些“友军”?

    科学家用斑马鱼做了研究。在预实验中,将蛭弧菌注射进斑马鱼的后脑,24小时后,这些斑马鱼全部存活,而且后脑内的蛭弧菌数量逐渐减少。这样来看,蛭弧菌和斑马鱼短期内的“和谐共存”是可以达到的。

    接下来,研究者开始了“以菌治菌”环节。他们先向一群斑马鱼的后脑接种了致死剂量的志贺氏菌,然后对其中的部分斑马鱼再注射蛭弧菌。研究者发现,相比于对照组,注射了蛭弧菌的斑马鱼后脑内志贺氏菌大量减少,72小时后斑马鱼的存活率也更高。

    在此过程中,斑马鱼的免疫系统也没闲着:白细胞探测到蛭弧菌后,它们会聚集到注射部位将蛭弧菌吞噬。这看起来是“恩将仇报”,但免疫系统其实也是在尽忠职守。随后,研究者利用药物削弱了斑马鱼的免疫系统,再用志贺氏菌感染它们。这时,尽管蛭弧菌依然神勇,斑马鱼的存活率却明显下降,这说明免疫系统并不只是在拖蛭弧菌的后腿。

    至此,研究者认为,在抗击志贺氏菌感染时,蛭弧菌和斑马鱼免疫系统能巧妙地“配合”:蛭弧菌对志贺氏菌的“捕食”开始得非常迅速,能够在感染初期控制住志贺氏菌繁殖的势头,帮免疫系统减轻应对的压力。而等到大批白细胞赶来时,蛭弧菌已经饱餐过一顿,收拾志贺氏菌余孽的工作,免疫系统自己也能完成好。

    在耐药菌问题愈发严峻的当下,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找到新的应对手段。前景越令人期待,研究者的推进工作也越要细致周密。蛭弧菌能不能真正作为“活的抗菌药”加入人类与病原菌的战争当中,我们将继续关注。

(1)志贺氏菌是引起痢疾的病原体,能破坏人体大肠内表面的      细胞,影响大肠对      的吸收,引起水样便。

(2)蛭弧菌的“捕食”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识别→吸附→      →利用      生长→增殖→裂解宿主细胞。由此可见,蛭弧菌的生活方式为      

(3)进入斑马鱼体内的蛭弧菌和志贺氏菌,能够被      吞噬。在人体内,类似的免疫方式属于            。(选填下列字母)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第一道防线      D.第二道防线

(4)

文章中提到了多个实验,见下表。其中能表明在抗击志贺氏菌感染时,蛭弧菌和斑马鱼免疫系统巧妙“配合”的实验组合是      。(选填下表中的数字)

(5)关于能否将蛭弧菌制成药物替代抗生素,应用于人体疾病的治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选填下列字母)

(5)
A . 根据斑马鱼的实验结果,说明蛭弧菌一定能用于人体疾病的治疗 B . 蛭弧菌对其他病原菌的杀伤能力还有待验证 C . 如何避免大量蛭弧菌杀死有益的共生菌群,还需进一步研究 D . “以菌治菌”属于生物防治,不会让志贺氏菌产生耐药性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海淀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初中学科结业考试生物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