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30小题)

1、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

(1)
A . A B . B C . C D . D
(2)图中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2)
A . A B . B C . C D . D
2、

读某地年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题.

(1)对该地气候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1)
A . 气温年较差小 B . 最冷月气温大于18℃ C . 降水季节分布均匀 D . 夏季降水丰富
(2)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数据,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2)
A .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 热带季风气候 D . 地中海气候
3、

读“太阳、地球图”,完成下题.

(1)有关太阳的组成及能量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由氢气组成,通过核聚变反应形成巨大的能量 B . 由氢和氦组成,通过核聚变反应形成巨大的能量 C . 中心是由铁镍组成的核心,大量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巨大的能量 D . 由100多种元素组成,大爆炸形成巨大的能量
(2)图中A对地球的重大意义表现在(  )

(2)
A . 适当的距离为地球生命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 B . 使地球有了厚厚的大气 C . 相互的辐射,抑制了地球上的病菌 D . 使地球成为固态的球体
4、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与纬度关系图,回答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球自转线速度与纬度的变化成正相关性 B . 60°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约是赤道处的一半 C . 30°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约是赤道处的一半 D . 赤道处自转线速度最小,90°处自转线速度最大
5、

如图为“我国与全球同纬度太阳辐射总量对比图”.读图,完成下题.

(1)我国不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最大的地区在(  )

(1)
A . 20°N附近 B . 25°N附近 C . 30°N附近 D . 35°N附近
(2)我国东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同纬度全球平均值低,主要原因是我国东南地区(  )

(2)
A . 白昼时间短 B . 云雨天气多 C . 有沙漠分布 D . 洋流影响大
6、

如图是“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能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

(1)
A . B . C . D .
(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

(2)
A . 春分 B . 夏至 C . 秋分 D . 冬至
7、确定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是依据(  )

A . 日地距离 B . 黄赤交角 C . 地球自转周期 D . 地球公转速度
8、

读“某地区图”,回答下题.

(1)图中东11区与东12区的分界线是(  )

(1)
A . 172.5°E B . 170°E C . 165°E D . 172.5°W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一年中没有太阳直射,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左偏,自转线速度最小,该地位于(  )

(2)
A . B . C . D .
9、

读地球公转轨道图和公转速度变化图,回答下题.

(1)当公转速度变化至M点时,地球公转位于(  )

(1)
A . B . C . D .
(2)此时的时间大约是(  )

(2)
A . 1月初 B . 4月初 C . 7月初 D . 10月初
10、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火山活动的岩浆发源于地核 B . 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因此地壳又称岩石圈 C .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合称为岩石圈 D . 莫霍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
11、城市日出日落时间表.据此回答下题.

城  市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城  市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北  京

7:18

16:50

上  海

6:36

16:51

哈尔滨

6:54

15:51

成  都

7:44

18:02

西  安

7:33

17:35

拉  萨

8:34

18:56

(1)请比较表中六个城市白昼的长短.其中两个城市之间白昼时间差值最大可达(  )

(1)
A . 1小时25分 B . 3小时05分 C . 2小时06分 D . 1小时58分
(2)请根据表中的资料,判断下列四城市中,纬度最低的是(  )

(2)
A . 西安 B . 成都 C . 上海 D . 拉萨
12、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下题.

(1)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

(1)
A .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 .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 .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2)A、B、C、D四圈层中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之中的是(  )

(2)
A . 大气圈 B . 水圈 C . 岩石圈 D . 生物圈
13、

如图所示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题.

(1)有关上图描述正确的是(  )

(1)
A . 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B . 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C . 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D . 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2)影视片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海风吹拂面部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人翁的快乐心情,如果你是导演你会在该海滨选择什么时间段来拍摄该情境(  )

(2)
A . 18时~次日7时 B . 8时~当日16时 C . 16时~次日8时 D . 6时~次日18时
14、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放土的高了3℃.据此回答下题.

(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1)
A . 大气的温室效应 B . 大气的热力运动 C .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 . 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温度高的原因是(  )

(2)
A . 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 . 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 . 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 . 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15、

如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1)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是(  )

(1)
A . 甲>乙>丁>丙 B . 乙>甲>丁>丙 C . 甲>乙>丙>丁 D . 乙>甲>丙>丁
(2)若a、b、c、d、e为不同气温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2)
A . 甲﹣乙﹣丁﹣丙﹣甲 B . 丁﹣乙﹣甲﹣丙﹣丁 C . 乙﹣甲,丙﹣丁 D . 乙﹣甲﹣丙﹣丁﹣乙
16、

如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下题

(1)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

(1)
A . 赤道低气压带 B .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 极地高气压带
(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

(2)
A . B . C . D .
17、

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读图,回答下题

(1)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  )

(1)
A . 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 B . 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 C . 近地面,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西北风 D . 近地面,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西南风
(2)若该图表示我国某大城市在大范围大气稳定的情况下,与周围农村之间的局部环流,则(  )

(2)
A . 甲处吹西北风 B . 营造城市绿地可使该环流更加增强 C . 该环流有利于抑制城市大气污染 D . 甲地表示农村地域
18、

读世界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题.

(1)图中斜线部分的气候类型是(  )

(1)
A . 热带雨林气候 B . 热带季风气候 C . 热带沙漠气候 D . 亚热带季风气候
(2)图中温带地区,A、B、C三地的气候类型由西向东分别是(  )

(2)
A .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 .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C .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 .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19、

读图,完成下题.

(1)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图中M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  )

(1)
A .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B .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C . 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D . 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寒冷干燥
(2)

下列气候类型与M点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

(2)
A . A B . B C . C D . D
20、  2012年11月27日,冷空气的来临,青岛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据此完成下题.

(1)形成青岛市此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  )

(1)
A . B . C . D .
(2)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变化的是(  )

(2)
A . B . C . D .
21、

如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下题

(1)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

(1)
A . 反气旋造成 B . 气旋造成 C . 冷锋造成 D . 暖锋造成
(2)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

(2)
A . 气流下沉造成 B . 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 . 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 . 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22、古代诗歌中有不少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有些与天气系统有关.据此回答下题.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此诗中所描述的天气现象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

(1)
A . 冷锋 B . 暖锋 C . 准静止锋 D . 反气旋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溏处处蛙.”诗句中所描述的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另一性质的锋面,该锋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  )

(2)
A . 降水时间短 B . 降水强度很大 C . 持续阴雨 D . 影响范围很小
23、北京时间2012年10月30日上午6点45分,飓风“桑迪”在新泽西州登陆,截至11月4日上午,飓风桑迪已导致美国113人死亡,联合国总部受损.据此完成下题.

(1)如图中能正确表示与该飓风相同的天气系统是(  )

(1)
A . B . C . D .
(2)此次飓风可能带来的灾害主要有(  )

①海啸 ②风暴潮 ③地震 ④狂风 ⑤暴雨 ⑥沙尘暴.

(2)
A . ①②④ B . ②⑤⑥ C . ②④⑤ D . ①③⑤
24、

如图表示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读图,回答下题

(1)若Q点吹西南风,则该天气系统的气压状况和所处的半球分别为(  )

(1)
A . 低压系统、北半球 B . 高压系统、北半球 C . 低压系统、南半球 D . 高压系统、南半球
(2)形成Q地风的直接原因是(  )

(2)
A .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 地转偏向力 C . 摩擦力 D . 惯性离心力
25、

如图表示某地区闭合等压线,读图,回答下题

(1)与该天气系统控制下的我国天气相符合的是(  )

(1)
A .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 B . 华南春暖多晴 C . 东南沿海的台风 D . 长江中下游初夏的梅雨
(2)图中气压梯度(  )

(2)
A . ①>② B . ①<② C . ①=② D . 以上答案都不对
26、

读“全球气温变暖示意图”,完成下题.

(1)对控制全球气温变暖应负首要责任的国家是(  )

(1)
A . 美国 B . 中国 C . 俄罗斯 D . 沙特阿拉伯
(2)如果人类继续任其发展,产生的后果可能是(  )

(2)
A . 极端天气发生的几率变大 B . 我国西北和中亚地区湿度增加 C . 南极地区紫外线增多 D . 高温杀灭大部分病菌,有利于人体健康
(3)科学家的下列预测与全球变暖无关的是(  )

(3)
A . 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与物种组成可能发生明显变化 B . 全球洪水、火灾等发生次数在一些地区将增加 C . 位于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产量将减少 D . 化石燃料的急剧增加,使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27、

如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题.

(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

(1)
A . 降水 B . 湖泊水 C . 地下水 D . 冰川积雪融水
(2)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

(2)
A . 西北地区 B . 东北地区 C . 华北地区 D . 东南地区
(3)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3)
A . ①早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B . ①早于②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 C . ①晚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D . ①晚于②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
28、

如图为世界局部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有关中低纬海域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部为寒流 B .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部为暖流 C . 呈反气旋型流动,大陆西岸为寒流 D . 呈气旋型流动,大陆东岸为暖流
(2)日本暖流(  )

(2)
A . 活跃了海陆间的水循环 B . 减缓了海轮北上的航速 C . 有利于北海渔场的形成 D . 缩小了海洋污染的范围
29、

如图中①②③④为非洲大陆周围洋流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1)洋流①的性质和流向应该是(  )

(1)
A . 暖流、向北 B . 寒流、向北 C . 暖流、向南 D . 寒流、向南
(2)组成副热带环流且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洋流是(  )

(2)
A . B . C . D .
(3)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 )

(3)
A . 洋流①对沿岸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B . 洋流②对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有重要作用 C . 洋流③对沿岸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D . 洋流④变暖产生了厄尔尼诺现象
30、

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有举世闻名的坎儿井工程,用以发展灌溉农业.据此回答下题.

(1)坎儿井工程直接利用的水源是(  )

(1)
A . 冰雪融水 B . 地下水 C . 河流水 D . 淡水湖泊水
(2)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人类力图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持续利用,下列措施属于“开源”的是(  )

(2)
A . 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B . 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C . 海水淡化 D . 发展喷灌技术

二、综合题 (共3小题)

1、

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            

(2)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      (水循环环节,填字母)关系最密切.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      .(填字母).

(3)为了更好地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改变水资源时间分配的人工措施是      

(4)古诗曰:“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从水循环的角度理解,体现了      .(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2、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结合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短线上添画箭头,构成热力环流图.

(2)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3)由于电力需求增加,该城市计划新建一火电厂(对大气有污染),甲乙两地中,你认为火电厂应选建在哪一地最好?请说出你的理由.

3、

如图是某地区气压及相关天气系统分布情况,读图回答问题.

(1)

请在图中作出北京的风向(图例: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2)图中天气系统多出现于      (1月,7月)前后,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为      风.

(3)甲、乙、丙、丁四处,当前可能出现降雨天气的是      

(4)甲乙之间的锋面过境后的天气现象      

(5)图中A地天气系统从气流状况描述,属于      ,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举出我国受其控制下的天气实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3-201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