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第26课《月光曲》同步练习

年级:六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21小题)

1、按拼音写汉字

pǔ xiě

yōu jìng

là zhú

cún shú

      

      

      

      

mò shēng

qīng yōu

táo zuì


      

      

      


2、多音字组词

乐 yuè        lè          曲 qū            

3、选择正确的拼音

证券(juàn quàn)           弹(tán dàn)           曲(qū qǔ)            

散(sǎn sàn)            飞奔(bēn bèn)      

4、写出近义词

水天相接—            幽静—           清秀—           苏醒—      

5、写出反义词

波涛汹涌—           纯熟—             陌生 —           微弱—      

6、形近字组词

  汹               谱             续             莱      

  凶               普             渎             菜      


7、词语填空

小路  面容     神情      月光

幽静的       清秀的        清幽的       恬静的      

8、词语点将(根据意思写词语)

美好不俗。      

闲适安静。      

具有技巧的或表现出技巧的。      

秀丽而幽静。      

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9、情感体味(选择答案,填写序号)

A.遗憾、内疚 B.迫切、渴望 C.诚恳、热情 D.赞叹、惊喜 E.体谅、安慰

①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弹的,那有多好啊!                                 

②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③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④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⑤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不会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10、修改病句

姑娘赶紧连忙站起来让座。


11、选出正确的拼音

①他沿着弯弯曲曲(qū  qǔ)      的小路向前走 , 忽然从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 , 弹得正是他写的曲( qū qǔ)      子。

②盲姑娘从琴声中知道 , 给她弹曲子的( de  dí)      人的( de  dí)      确是贝多芬。

③盲姑娘从美妙的乐( yuè  lè)      声中感受到了快乐( yuè  lè)      

12、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量词

       粒   缕   艘   番   片   层   株   支   摞

      画报       一      石子       一      帆船

 一      话语       一      草滩

13、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_______


A . 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B .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C .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14、根据课文理解,解释下列词语

“水天相连”的意思是      

“微波粼粼”的意思是      

“霎时间”的意思是      

15、写出三个和“霎时间”意思相近的词语。

                  

16、文学常识填空

   贝多芬是      (国家)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

17、扩句

①草地盛开鲜花

②太阳高高挂天空

③我怀念朋友

18、缩句

①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的贝多芬听到了从一所茅屋里传来的断断续续的钢琴声。

②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③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

19、造句:时而…时而…时而…时而…


20、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②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③把羊圈修好,不就不会再丢羊了吗?

21、要点扫描(课文回放)

  课文讲述了      著名音乐家      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既表现了音乐家      ,又表现了他      ,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      ,更要依靠      。文章熔                  于一炉,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

二、阅读题(共3小题)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③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⑦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⑧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第二段文字向我们展现了哪三幅画面?

(2)第二自然段的语句,哪些是描写实实在在事物的,哪些是描写由事物引起的联想的。(填序号)

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      

事物引起的联想      

(3)第二自然段中,第②③描写了音乐节奏      ,第④句表现了乐声      ,第⑤⑥句描写表现了乐声      

A.气势逐渐增强 B.轻柔舒缓 C.高昂激越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摘抄文段中的一个比喻句。

(2)写出第三段体现音乐艺术巨大感染力的句子。

(3)贝多芬弹奏的音乐,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闭目(观赏 玩赏 欣赏)_______楼上(优良 优美 优秀)_______的钢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他仿佛看见珠子在滚动,高的时候他仿佛听到雷鸣振撼着大地。

  ②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滴”的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往天花板瞧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呀!来人呀!

  ③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跑进来。

  ④楼上是谁,怎么往天花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⑤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

  ⑥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样好!旅客一听这句字,怒气立刻消了大半。

  ⑦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漏下来呢?

  ⑧不,不!你不要(搅扰 打扰 干扰)_______他,我自己看看吧。

  ⑨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见贝多芬正全神贯注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纳闷,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苦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⑩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不禁暗暗(赞叹 赞美 赞颂)_______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文中的横线上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填空回答问题。

第一自然段中的“他”是指      ;第八自然段的“他”是指      

(3) 默读第一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句子实在事物和由此产生的联想分别是什么?

(4)文章通过一位旅客在旅店里的所见所闻,赞美了贝多芬什么样的精神。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第26课《月光曲》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