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物理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速度
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 . 早春河面上冰层消融
B . 初夏海面上雾气弥漫
C . 深秋的草木上结了霜
D . 寒冬的树上出现雾凇
3、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 日食和月食
B . 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
C . 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D . 泳池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4、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
A . 电磁感应
B . 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 .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D .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5、下列措施中,属于利用电流热效应的是( )
A . 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
B . 电饭锅的发热板装在底部
C . 与空调器相连的导线很粗
D . 电脑的主机中安装微型风扇
6、某人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关于该人的视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B . 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C . 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D . 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7、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正电,在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会出现的情形是( )
A .
B .
C .
D .




8、用电梯往高处搬运货箱.当货箱随着电梯一同匀速上升时,货箱的( )
A . 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
B . 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
C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小
D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
9、某人顺着竖直的金属杆匀速下滑时,与人的重力相平衡的力是( )
A . 人对金属杆的摩擦力
B . 金属杆对人的摩擦力
C . 人对金属杆的压力
D . 金属杆对人的支持力
1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将材料相同的a、b两个实心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a球体积大于b球体积.静止时,a球漂浮在液面上,b球悬浮在液体中,a、b两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 , 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 , 则( )
A . F甲=F乙;p甲=p乙
B . F甲=F乙;p甲>p乙
C . F甲>F乙;p甲=p乙
D . F甲>F乙;p甲>p乙
11、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闭合开关S,当监控区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图象是( )
A .
B .
C .
D .




12、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时,在光屏的中央承接到了蜡烛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屏上的像与照相机成的像性质相同
B . 若只升高凸透镜,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C . 若只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像
D . 若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像
13、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向中点移动的过程中(RaP表示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
B . 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变小
C . 电阻R2的电功率逐渐变大
D . 电压表的示数与RaP的比值逐渐变小
14、如图是一个饮水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a、b是出水管的两端,壶内水面低于出水管的a端,活塞与壶口接触紧密且能自由移动.用力F向下压活塞,在水从a端匀速流出来(壶内水面始终高于b端)的过程中,壶内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则( )
A . 壶内气体的压强大小不变
B . 壶内气体的体积逐渐变小
C . 向下压活塞的力F逐渐变大
D . 壶底内表面所受的压力大小不变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某同学骑自行车时,以地面为参照物,他是 的.停止蹬车后,自行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自行车具有 .
2、在家庭电路中,电灯的开关要接在电灯和 线之间,各种用电器都是 联的.
3、收音机收到的信号是通过 波(填“超声”或“电磁”)传递的;集成电路中的三极管是利用 (填“半导体”或“超导体”)材料制成的.
4、烈日下的海边,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不怎么热,这是由于海水比沙子的 大而造成的.沙子被晒热,这是用 的方式改变了沙子的内能.
5、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把机械能转化为 能;水能是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6、在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中,用天平称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石块的质量是 g.石块的体积是10cm3 , 则石块的密度是 kg/m3 .
7、如图所示,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左端的S极正对着电磁铁.当电磁铁中的电流不断增大时,条形磁铁向左加速运动.则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是从 (填“从a到b”或“从b到a”),条形磁铁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外形与蜡烛A相同的蜡烛B,来确定蜡烛A所成的像的位置.则蜡烛B应该是 (填“点燃”或“未点燃”)的,点燃蜡烛A的好处是 .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的表面,请画出进入玻璃的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的撬棒,O为支点,P为石头的重心.请画出动力F的力臂l和石头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某家庭用的燃气热水器,将20kg的水从10℃加热到60℃,完全燃烧了0.21m3的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107J/m3 . 试求:
(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多少?
2、如图是一个温度可调的育苗箱电路,电源电压为36V,且保持不变.发热电阻R1的阻值为40Ω,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时,R1的功率最大;将滑片P移到b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是0.4A.试求:
(1)R1的最大功率是多少?
(2)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多少?
(3)将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R2两端电压为16V时,通电5min,电流对整个电路做的功是多少?
3、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20s内将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沿着水平地面匀速拉动了4m.拉力F做功为1440J,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4m2 , 物体移动时受地面的摩擦力为350N.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试求:
(1)物体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
(4)动滑轮的重力是多少?
五、简答题(共2小题)
1、冬天,小红在洗漱间的水盆中放热水,洗漱间中平面镜的镜面变“模糊”了,她在镜前看不到自己在镜中的像.请分析说明镜面变“模糊”及看不到像的原因.
2、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活塞与玻璃筒的内壁接触紧密且能自由移动.用手压活塞时,越用力、越迅速地将活塞压下去,就越容易点燃玻璃筒内的硝化棉.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六、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组装下列实验器材时,其合理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
①温度计②石棉网③装水的烧杯④酒精灯
(2)温度计放置在水中的要求是 .
(3)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观察到第2分钟水开始沸腾.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时间t/min | 0 | 0.5 | 1 | 1.5 | 2 | 2.5 | 3 | 3.5 |
温度t/℃ | 90 | 94 | 97 | 98 | 99 | 99 | 99 | 99 |
请在图2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4)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
2、已知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有关.小明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实验器材有:稳压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将图中的电路补充完整.
(2)连接电路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了阻值最大端,电流表选择了0~3A的量程.连接好电路后,为了确定电流表的量程选择是否合适,应进行怎样的实验操作? .
(3)设计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格中要有必要的信息.
(4)小明通过实验操作,还确定了电压的取值范围,在该范围内,他预设了n个间距相等的电压值,为了使测得的实验数据更准确,预设的每个电压值还应满足什么条件? .
(5)在该实验中,若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接触不良,则闭合开关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情况是 (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5)
A . 只有电流表有示数
B . 只有电压表有示数
C . 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
D . 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没有示数.
3、小明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U形管压强计、烧杯、刻度尺,足量的酒精、水和盐水,已知ρ酒精<ρ水<ρ盐水 .
(1)如图1是U形管压强计.实验前,为了检查探头与U形管之间是否漏气,小明用手轻压探头的橡皮膜,同时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 .
(2)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记录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
实验 次数 | 液体 密度 | 液体深度 h/cm | U形管两侧液面 的高度差△h/cm | 液体压强 的大小 |
1 | 相同 | 3 | 2.7 | a |
2 | 6 | 5.8 | b | |
3 | 9 | 8.9 | c |
①请将表格中a、b、c三处空缺的信息补充完整:
a、 b、 c、
②根据表中信息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
(3)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三次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三个烧杯中的液面相平,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
小明根据三次实验现象,并结合(2)中②的结论,得出了该探究结论.请你简要说明他分析实验信息得出该探究结论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