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 延展性 B . 腐蚀性 C . 吸附性 D . 挥发性
2、二百多年前,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
A . 道尔顿 B . 拉瓦锡 C . 门捷列夫 D . 阿伏加德罗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硬铝 B . 啤酒 C . 水银 D . 河水
4、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 氢气 B . C . 石油 D . 天然气
5、将下列物质加入足量的水中,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 汽油 B . 面粉 C . 小苏打 D . 硫酸铜
6、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植树造林 B . 双面使用纸张 C . 回收废弃塑料 D .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7、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过滤 B . 吸取药液 C . 闻气体气味 D . 量取液体
8、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均具有可燃性 B . 均具有导电性 C . 均由碳原子构成 D . 均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9、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B . 生活中常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 . 地球上总水储量很大,水资源不会短缺 D . 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生活用水一定是软水
10、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 . 吹胀气球,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 . 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D . 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种分子
1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C .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D . 将尿素[CO(NH22]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氨味
12、中学生应该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 加油站内禁止接打手机 B . 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C .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 D .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13、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是因为会提供充足的氧气 B . 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它接触不到氧气 C . 扑灭森林火灾铲除前方树木设置隔离带,是因为清除了可燃物 D . 在生煤炉时,可点燃木材来引燃煤,是因为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
14、某同学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
A . 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B .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 . 能分解生成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15、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

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B

除去K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H2、CH4、CO三种气体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D

鉴别稀硫酸、NaOH、Na2SO4三种溶液

分别滴入酚酞溶液后,再相互混合,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氖原子      
(2)酒精      
(3)铝离子      
(4)标出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镁原子的质子数为      ,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图二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填“原子”或“分子”),反应后生成的b与c的粒子个数比为      
3、化学服务于生活.试回答下列问题.
(1)合理膳食有益健康.大米、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青少年多食用豆类、虾皮等富含      元素的食物可以预防佝偻病.
(2)材料对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用做保险丝的伍德合金属于      (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检验一块布料是羊毛织品还是涤纶织品的方法是      
(3)庄稼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倒伏现象,应施用      (填“氮”、“磷”或“钾”)肥.
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      
(3)将M点的甲溶液转变为N点的甲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写一种即可).
(4)将t3℃时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4)
A . 溶剂质量:甲>乙 B . 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C . 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三、简答题(共3小题)

1、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请回答.
(1)生活中,用铁锅炒菜是利用了金属铁的      性.
(2)验证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铁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种试剂是      
(3)小倩同学根据工业炼铁的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实验开始时,应先给氧化铁加热还是通一氧化碳?      

②加热一段时间后,A装置玻璃管内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你认为该装置是否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并说明理由      

2、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品尝到酸酸的食物,比如柠檬、酸奶…,因此,人们常认为有酸味的物质就是酸.但是,这种判断方法是错误的,在化学世界里,“酸”是在水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而“碱”是在水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化合物,二者一见面,就会“水火不容”﹣﹣结合成水.

我们平时吃柠檬、苹果的时候感觉到酸酸的,那它们是酸性食物吗?答案:不是.因为判断食物的酸碱性,是根据食物进入人体后生成的最终代谢物的酸碱性而定.例如,酸性食物有肉、蛋、鱼、油脂、糖类等;碱性食物有蔬菜、茶叶、水果(高糖水果除外)、豆制品、牛奶等.

(1)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       . (1)
A . 硫酸 B . 碳酸氢钠 C . 醋酸
(2)请写出有氯化钠生成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研究发现,多吃碱性食物有益健康.判断食物的酸碱性的依据是       . (3)
A . 人体的味觉 B . 食物溶于水中的酸碱性 C . 食物在体内最终代谢物的酸碱性.
3、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E均为氧化物,且B、E组成元素相同,C、D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      ,B的一种用途:      
(2)B→E反应过程中会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写出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      (写一点).
(2)B实验中,除了要控制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      相同.
(3)C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b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
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利用C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完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E所示),为防止瓶中氧气逸出损失,红热的木炭伸入集气瓶时,应注意的操作是      
(4)利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木条放在      (填“a”或“b”)处.
3、皮蛋又称松花蛋,因其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某兴趣小组在市场上获得了少许腌制皮蛋的原料.拿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将该固体混合物放于烧杯中,缓慢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澄清滤液B.

【提出问题】(1)白色沉淀A是什么?(2)无色滤液B中的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腌制皮蛋的原料配方是少量NaCl、CaO和过量Na2CO3的固体混合物.

(1)【理论推理】

白色沉淀A是CaCO3 , 请写出生成该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2)滤液B中含有Na2CO3、NaOH、NaCl三种溶质.

【实验验证】为证明滤液B中存在的三种溶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

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滤液B中含有Na2CO3、NaOH、NaCl

 II

取少量步骤 I中所得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酚酞溶液

      

III

另取少量步骤 I中所得滤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再加入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3)【拓展提升】

①向步骤 I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的目的是      

②小妮同学认为若将步骤I中的Ba(NO32溶液换为BaCl2溶液,进行以上实验,最终也能证明滤液B中存在的三种溶质.你认为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

③小轩同学认为向滤液B中先加入酚酞溶液,后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也能得出滤液B的溶质中含有Na2CO3和NaOH的结论,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木糖醇(化学式为C5H12O5)可用作甜味剂,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等工业.请计算:
(1)木糖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木糖醇所含的元素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2、将12.5g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与50g稀盐酸放入同一烧杯中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请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1%)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