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7小题)




选项 | 现象或做法 | 解释 |
A |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更易晾干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
B |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 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
C | 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 | 铝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 |
D | 用洗洁精去餐盘上的油渍 | 洗洁精能溶解油渍 |








二、填空与简答题(共5小题)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NaCl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0 |
A中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 g.

已知:Cu+H2O2+H2SO4═CuSO4+2H2O;不考虑金、银发生类似反应.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
【提出问题】不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盐酸已经完全反应;猜想二:剩余固体中无碳酸钙
猜想三:生成物或杂质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实验探究一】反应后溶液中是否有盐酸.
①取洁净的烧杯,另配制 溶液,测得溶液pH=7
②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和紫色石蕊溶液,持续通入CO2 , 发现溶液变为 色.但小亮认为实验②不能说明CO2 , 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他重新改进了实验.
③另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持续通入CO2至饱和,测得溶液pH=5.6.
由以上实验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对溶液酸碱度影响不大,猜想一不成立,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盐酸.
小亮先振荡反应容器,使剩余固体和液体充分接触,观察到仍无气泡产生.再向容器中滴加少量5%的稀盐酸,又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不再产生气泡,仍有固体剩余.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是 .
由以上实验可知,猜想二和猜想三不成立.
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可得出影响反应能否进行的因素之一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