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物质分类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O2 B . NaCl C . Fe2O3 D . C2H5OH
2、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重视规范操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手持试管加热 B . 闻气味 C . 稀释浓硫酸 D . 用嘴吹灭酒精灯
3、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随着科技的进步,农场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某智慧农场中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
(1)经农场智能系统检测后,自动为农场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的化肥﹣﹣尿素[CO(NH22],即为大白菜施加了      肥.
(2)把胡柚移栽到农场时要前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减弱      ,提高成活率.
(3)把马铃薯块茎埋在土壤中,长出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2、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小柯用氯化钠溶液模拟该过程,如图:

(1)乙烧杯中的溶液      (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氯化钠饱和溶液
(2)要加快氯化钠晶体析出,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3、小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制得的氧气来探究白磷燃烧的条件.

(1)指出图甲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      
(2)乙中的白磷不燃烧,丙中的白磷燃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硫酸钡不容易被X射线透过,在医疗上可用作检查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小柯将硫酸镁溶液滴入硝酸钡[Ba(NO32]溶液中得到硫酸钡,如图表示该实验过程中溶液总质量随加入硫酸镁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图线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C点处溶液中的溶质有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整理实验器材时,小柯将还在反应的锌和稀硫酸的残留物,倒入有少量硫酸铜溶液的废液缸中,观察到锌粒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大大加快.对此,他十分好奇:与硫酸铜溶液混合怎么会加快锌和稀硫酸的反应速度?

查阅资料:①相互接触的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同时放入酸中,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度会大大加快. ②硫酸铜对锌和稀硫酸反应没有催化作用.

小柯根据下表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A

B

C

D

金属

锌片

绑有铜片的锌片

铁片

绑有铜片的铁片

30%硫酸溶液(mL)

20

20

20

产生气泡快慢

明显加快

明显加快

(1)第一组实验中“?”处的数据应为      
(2)为了定量比较产生气体的快慢,可以测量“收集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或测量      ,然后进行比较.
(3)请推测与废液缸中少量硫酸铜溶液混合后,锌料与稀硫酸反应速度加快的原因      
2、小柯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其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组别

A

B

C

试管中依次

加入物质

1mL唾液

1mL唾液

1mL唾液

1mL盐酸溶液

1mL蒸馏水

1mL氢氧化钠溶液

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

水浴10分钟

37℃

37℃

37℃

各滴入2滴

碘液后的现象

变蓝

不变蓝

不变蓝

(1)B组实验不变蓝的原因是      .小柯观察到C组也不变蓝,认为氢氧化钠对酶的活性没有影响.老师提示他:“氢氧化钠会影响酶的活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C组没变蓝?小柯进一步分析并做出猜想.

猜想一:氢氧化钠变质.

猜想二: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化学反应.

(2)小柯按图甲实验,看到溶液变红,认为氢氧化钠没有变质.小常认为他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      

在小常的建议下,小柯按乙实验,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从而排除了猜想一.

(3)在原来C组实验基础上,只要继续      (写出操作和现象),就可以证明猜想二正确.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首次试采可燃冰成功.

材料一: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它是由甲烷气体与不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水合物.可燃冰热值高、储藏量大.燃烧不产生污染物.

材料二:将CO2注入海底的可燃冰储层,能将可燃冰中的CH4“挤走”,而形成二氧化碳水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烷(CH4)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H4•8H2O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3)
A . 可燃冰是一种清洁能源 B . 甲烷和水形成可燃冰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C . 用CO2“挤走”可燃冰中的CH4过程属于置换反应.
2、有一种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粉和氢氧化钠混合粉末.工作原理是:利用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快氢氧化钠对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氢气增加管道内的气压,利于疏通.小柯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疏通剂中铝的质量分数.

Ⅰ.取样品20g,倒入容积为200mL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流漏斗中加入水,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1

Ⅱ.打开活塞,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直到没有固体剩余,静置一段时间,测出总质量m2

Ⅲ.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总质量m1

反应后总质量m2

371.84g

371.24g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       NaAlO2+3H2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
(3)以下情形会导致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有       . (3)
A . 向锥形瓶中倒入样品时,撒出了部分粉末 B . 在反应过程中有水蒸气逸出 C . 没有等装置中氢气全部排尽就称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