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校2017年中考第三次联合模拟历史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9小题)

1、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下列能够代表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  )

A . 司母戊鼎  B . 鱼纹彩陶盆     C . 甲骨文     D . 冰裂纹瓷器
2、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 . 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 .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 .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3、“……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容并蓄而且好探求”。以下所述能证明此观点的有(    )

①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②长安城商贾云集……到处可见歌舞盛宴;

③演奏的乐器有西域流行的或从域外传入的羯鼓、胡琴等。

④科举考试采用八股文形式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南方经曾经长期落后于北方 B . 北方人民南迁促进南方经济发展 C .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 . 宋朝海外贸易兴盛
5、隋朝如同一颗流星划过中国历史的天空,短暂而耀眼。下列属于隋朝时期创立的制度或修建的工程建筑有(    )

①科举制  ②大运河    ③长城    ④都江堰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6、下列人物在《史记》和《资治通鉴》都能查到的是(    )

①秦始皇 ②汉武帝 ③唐太宗 ④宋太祖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7、“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是对四季皆美的西藏的赞誉,下列是某同学去西藏旅游前搜集的资料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 . 元世祖时设宣政院 B . 顺治帝赐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 C . 雍正帝时设驻藏大臣 D . 乾隆帝册封佛教领袖“班禅额尔德尼”
8、习近平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国古代最早提出“以德治国”这一理念的是(    )

A . 道家的老子 B . 儒家的孟子 C . 墨家的墨子 D . 兵家的孙子
9、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得益于(    )

A . 优越的自然条件 B .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 C . 统治者的措施 D . 稳定的社会环境
10、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主要国家,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    )

①广州 ②连云港 ③泉州 ④天津港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①④
11、红军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长征途中的下列事件(    )

①四渡赤水 ②渡过湘江 ③巧渡金沙江 ④会宁会师 ⑤爬雪山过草地 ⑥飞夺泸定桥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④⑤⑥③①② C . ②①③⑥⑤④ D . ②①③⑤⑥④
12、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负责人马晓光称:当前,台海局势趋于复杂严峻,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在于(    )

A . 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 B . 加强两岸文化交流 C . 开展国共两党高层对话 D . 强化经贸合作
13、“三农”是指“农民、农业、农村”,土地问题历来是农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以下是世界各国在不同时期对土地问题采取的措施,其中错误的是(    )

A . 三大改造——采取赎买政策 B . 明治维新——允许土地买卖 C . 俄国1861年改革——农奴出钱赎买份地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2016年6月23日,英国通过全民公投,最终决定“脱离”欧盟。在古代世界史上,全体公民能够通过投票决定国家内政、外交、和平和战争等重大问题的国家是(    )

A . 雅典 B . 罗马 C . 埃及 D . 印度
15、“互联网+”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也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如果想详细了解“冷战”的相关知识,下列最适合作为网上搜索关键词的应是(    )

A . “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新经济政策 B . 《北大西洋公约》、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 C . 雅尔塔会议、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 D . 珍珠港事件、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
16、“它认为社会的改良和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完全是人类自己的事情,并不是神的恩典……人需要通过自我能力的展现来完成历史。”这段材料最适用于解说下列哪个历史事件(    )

A . 工业革命 B . 新航路开辟 C . 文艺复兴 D . 启蒙运动
17、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不包括(    )

A . 发动政变 B . 远征俄国 C . 建立帝国 D . 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18、国家利益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走向,国际关系主导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下列各项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冷战”开始 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③苏联解体 ④两极格局形成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①④②③
19、“为了共同的根本利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结成同盟。 下列哪个事件最能证明这一结论(    )

A . 三国协约的建立 B . 1979年中美建交 C . 1949年北约的成立 D .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二、综合题 (共3小题)

1、当今世界上存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产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8世紀,世界历史继承前一时期的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在欧洲和北美,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冲击,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继尼德兰革命之后,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欧洲大陆的主要封建国家也陆续进行改革,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二: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两种形式,它们都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本质区别的标志,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有制不同、生产目的和分配方式不同。我们要坚决破除那种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旧观念,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直气壮地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奋斗。

材料三: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同苏联共产党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总路线、时代条件以及如何评价斯大林的历史功过等诸多问题开展了激烈的争论,这场论战对当年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高正礼《中苏论战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17,18世纪,欧洲和北美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的英、法、美三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或革命后分别颁布了哪些法律文件?有何共同作用?

(2)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和巩固扩大,写出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或途径)并举例。

(3)用中、苏、美三国的事例说明材料中"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两种形式,它们都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本质区别的标志。你从经济发展的变化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4)中国和苏联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两国探索出的不同革命道路分别是什么?两国都制定了五年计划,完成后给中、苏两国分别带来哪些积极影响?中、苏两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然而在前进的道路上,却始终坚持着同一个梦想。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为之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与奋斗。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线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国人每向前迈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三:历史学习小组,搜集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转折时期的三幅历史图片。如下图。

(1)请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

(2)作者认为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请分别说明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并简述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特点。

(3)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具有怎样的历史转折作用?

(4)下列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图l到图2的历史阶段中,请你根据时间顺序重新排列:

A.中共一大;B.开国大典;C.五四运动;D.遵义会议

其中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标出答案序号即可)

(5)从图3至今,中国面貌发生历史巨变的原因是什么?列举从图3到现在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两例(说出两点即可)

(6)在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的过程中,你认为我们应该吸取到哪些经验教训?(说出两点即可)

3、如今我们享受着科技革命的成果,感受着科技神奇而巨大的力量,让我们沿着科技发展的轨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时代变迁】

材料一:

完成下列表格

类别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下半叶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最具有代表性的核心科技成果

      

电力

      

时代

蒸汽时代。

      

信息时代

(2)

【成果展示】

材料二:

科技发明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请你写出图12,图15的发明者。

(3)【感悟科技】

材料三:科技是一柄“双刃剑”,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空气污染、交通堵塞、资源过度开采、核泄漏事故、全球变暖,沙漠化加剧……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保护日”,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世界人民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环保运动逐渐在全球兴起。

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4)材料四: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誉为“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欧洲第二次分裂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的根本原因什么?

其中在第二次分裂中,反法西斯国家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合作事例有哪些?(各举一例)第二次分裂后出现的世界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校2017年中考第三次联合模拟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