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同步训练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
B .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C . 物体在镜中成的是实像
D . 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
2、科学实践课中制作了无尽头灯廊,如图所示,像这样多次反复成像所需要的平面镜至少( )
A . 1块
B . 2块
C . 3块
D . 4块
3、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甲和乙,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甲,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乙,使它与蜡烛甲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 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C . 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D . 在乙处放置光屏,不能承接到蜡烛甲的像
4、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cm时,像的高度为h1 ,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4cm时,像的高度为h2 ,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 . 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 . s1=s2
B . s1<s2
C . h1>h2
D . h1=h2
5、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实像
B . 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实物大
C . 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像会远离玻璃板
D . 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6、如图所示,一把透明塑料尺子放在平面镜前一定距离处,则尺子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下图中的( )
A .
B .
C .
D .




7、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s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 . 4.4m,像的大小不变
B . 3.6m,像的大小不变
C . 2.2m,像变小
D . 1.5m,像变大
8、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和一块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越明亮的教室中做实验效果越好
B . 选用较厚的玻璃板做实验易观察且安全
C . 为了成像清晰,应将两支蜡烛都点燃
D . 蜡烛A在实验中点燃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影响实验结论
9、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若她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多少米?( )
A . 1m
B . 1.5m
C . 2.5m
D . 3m
1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竖直放置一块薄平板玻璃,在玻璃板前放一只点燃的红色蜡烛A,再另取一只未点燃的红色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红色蜡烛看上去是红色,是因为它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造成的
B . 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C . 用纸板可以承接到蜡烛A的像
D .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
11、如图所示,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演员要想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高度应不低于她的身高
B . 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将变小
C . 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
D . 演员与平面镜距离减小0.25m时,像与演员距离将减小0.5m
12、小丽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60c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
A . 30cm
B . 60cm
C . 90cm
D . 120cm
13、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
A . 都不能成像
B . 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 .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 .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14、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 . 镜中的像变大
B . 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
C . 镜中的像将远离你
D . 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 (选填“衣领”或“平面镜”).
2、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燕子距水面6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 m,它在湖面的“倒影”是 (填“实”或“虚”)像,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3、涪江水面平静,两岸河堤高出水面1m,河堤上一棵树高4m,这棵树在涪江水中的像高 m;小明同学站在树的对岸河堤上,他的眼睛与树尖的距离为d树 , 与树尖在涪江水中像的距离为d像 , 则d树 d像(选填“>”、“<”或“=”).
4、实验室中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所用玻璃板是特制的,其中一面镀了膜.如图所示,是用这种玻璃板做实验时的情景,则镀膜的一面应该朝向 (选填“物体”或“像”)一侧放置,实验中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m,若她远离平面镜,则镜中像的大小将 .
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外形与蜡烛A相同的蜡烛B,来确定蜡烛A所成的像的位置.则蜡烛B应该是 (填“点燃”或“未点燃”)的,点燃蜡烛A的好处是 .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学习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后,小华和小虎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1)他们分别代表物和像模拟平面镜成像,若小华向右转,小虎应向 转.
(2)小华走近办公楼的自动感应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则他在玻璃门中的像将 (填“随”或“不随”)门平移.
(3)傍晚,小虎在河边看到的夕阳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 像,这是由于光在平静的水面上发生了 反射.
2、小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棋子B.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
(1)实验时应选 (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前/后)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还能由此可得结论: .进行以上操作时,若遇到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棋子B,都无法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的情况,原因可能是 ;
(3)用铅笔画出玻璃板及棋子A和棋子B的位置,并画出两位置的连线,经测量发现:两棋子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且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