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16年12月,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升空,使我国在大气二氧化碳监测方面跻身国际前列.下列发射步骤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加注燃料 B . 火箭点火起飞 C . 卫星与火箭分离 D . 进入预定轨道
2、下列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 . 稀有气体 B . 二氧化碳 C . 氧气 D . 氮气
3、实验室里的下列仪器,能作为化学反应容器的是(   )
A . 量筒 B . 漏斗 C . 烧杯 D . 玻璃棒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冰水 B . 汽水 C . 海水 D . 泥水
5、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   )
A . 体积增大 B . 间隔增大 C . 质量增大 D . 个数增多
6、PM2.5是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空气中PM2.5污染的是(   )
A . 空中喷雾 B . 植树造林 C . 绿色出行 D . 扬尘施工
7、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B . 过滤可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C .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 . 将水加热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8、石墨烯是单层的石墨,它是已知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新型材料,有良好的导电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下列有关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与C60是同一物质 B . 属于新型的化合物 C . 硬度小于金刚石 D . 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2、CO或二者的混合物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 . 焊锡、黄铜、铁是常见的合金 C . 不同元素的中子数不同 D . 所有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10、以下是对四组无色溶液成分的记录,其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 CaCl2、Na2CO3、KNO3 B . KNO3、NaCl、FeCl3 C . Ba(OH)2、NaCl、Na2SO4 D . K2SO4、Na2CO3、NaNO3
11、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Zn和Cu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

B

除去CO中的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除去硫酸镁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硫酸

加入过量氢氧化镁,过滤

D

鉴别AgNO3、Na2CO3两种无色溶液

稀盐酸或氯化钡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12、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CuO、C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只含有Fe;

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种物质;

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C;

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CuO.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用化学符号填空:
(1)钙离子      
(2)2个氮原子      
(3)导致酸雨的一种气体      
(4)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2、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图2 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硒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
(2)图2中n的值为      
(3)根据以上信息,结合已学的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3)
A . 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 硒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4 C . 硒元素与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D . 硒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3、生产、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完成下列各题.
(1)红枣含有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等营养素,其中起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作用的营养素是      
(2)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辣素“硫化丙烯”,其化学式为C3H6S.硫化丙烯分子中碳、氢、硫原子的个数比是      
(3)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能有效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例如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利用CO2和物质X反应生产尿素,化学方程式是CO2+2X═CO(NH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4)酒精灯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仪器.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4、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p点的含义是      
(3)将t2℃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成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A或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t2℃时,A,B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A>B;

②t2℃时,用等质量的A,B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A>B;

③通过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可使A,B的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

④t2℃时,将150g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100g.

5、

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可以直接转化,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C均为氧化物,且三种物质常温下状态均不同,其中C为液态,A是红棕色固体,则C的化学式为      ,A→B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且组成元素分别为三种、两种和一种,常温下C为气态,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A→C的反应属于      反应类型.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该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      
(3)图F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用该装置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填序号). (3)
A . 气体从b端通入,收集氧气. B . 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气体从a端通入,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 . 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气体从a端通入,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 . 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氧气从a端通入,测量气体的体积.
2、实验小组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

(1)【探究实验一】酸能否与可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

甲同学进行了实验一,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同时测定反应后溶液的pH=2,说明酸能与可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

(2)【探究实验二】酸能否与难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

乙同学进行了实验二,当滴入几滴稀盐酸后,发现试管②中无明显变化,于是得出“酸不能与难溶性碱反应”的结论.

丙同学对此产生质疑,并利用实验后的物质继续探究:

【分析】丙同学测定试管②中上层清液的酸碱度,读出pH=12,说明上层清液中的溶质是      

(3)【解释】丙同学由此认为乙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      
(4)【验证】丙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后的废液继续实验,将试管②中物质全部倒入一大烧杯中,静置,再将实验探究一所得溶液逐滴加入,能说明酸与难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5)【拓展】实验探究一、二中,均涉及到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丙同学将实验一所得溶液缓慢滴加的过程中,除上述现象外,大烧杯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6.0g制取氧气.加热至混合物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4g,将剩余固体全部倒入大烧杯,并加水充分溶解,烧杯内物质总质量150.5g,过滤后得到滤渣和一定量的不饱和滤液(假设溶液无损失).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g.
(2)所得不饱和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