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32小题)
1、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TP和DNA中含有核糖
B . 磷脂和质粒可含有C、H、O、N、P
C . 酶的单体是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D . 糖被能够识别性激素和胰岛素
2、下列物质或结构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一组是( )
A . ATP、DNA、细胞膜
B . 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
C . 核糖、核糖核酸、核糖体
D . 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
3、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B . 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 .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 . 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4、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特性和功能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 . 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C . 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 . 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流动的
5、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B . 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
C . 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
D . 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6、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
B . 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
C . 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
D . 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
7、
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结构如图.下列与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 )
A . 纤维素
B . 胰岛素
C . 叶绿素
D . 甲状腺激素
8、下列关于植物体内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
B . 水是构成叶肉细胞的重要化合物之一
C . 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D . 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和休眠种子的相同
9、如图为某种植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细胞无叶绿体,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 . 这是一种需氧型生物,但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C . 该细胞在蔗糖溶液中一定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D . 该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有分裂、分化潜力
10、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无机盐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B . Mg是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的各种色素的组成元素
C . 人体血液中Ca2+浓度太低会出现抽搐症状
D . 在探究小麦生长发育需要Mg2+的实验中必需设置对照实验
11、下面是三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以上这三种氨基酸的R基依次是﹣H、﹣CH3、﹣CH2OH
B . 将这三种氨基酸(足量)置于适宜条件下,经脱水缩合可形成三肽化合物最多有27种
C . 甲是最简单的氨基酸
D . 从上式可看出,只要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的化合物就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12、如图甲、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含有20种不同的甲
B . 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量比原来少了4832
C . 甲形成乙的场所在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中均存在
D . 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 , 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原子
13、如图甲是组成乙或丙的基本单位(单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如果甲中的m是U,则甲一定是丙的基本单位
B . 如果甲中的m是G,则甲一定是乙的基本单位
C . 如果甲中的a是脱氧核糖,则甲物质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可以分布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D . 如果甲中的a是核糖,则甲物质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可以分布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14、甲图表示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乙图是甲图中某物质的分子结构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乙图表示的物质是甲图中的a
B . 甲图中的X表示的元素是N,Y表示的元素是N和P
C . C由m个氨基酸构成,含n条肽链,其中有z个环状多肽,完全水解C共需水分子(m﹣n+z)个
D . 甲图中过程①②③碱基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15、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组成A、B、C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单体,这三种单体的结构可用d或e表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 人体细胞中单体a、b的结构可用d表示,人体中d的种类有4种
B . 大肠杆菌细胞内单体c的结构可用e表示,e的种类约有20种
C . a,b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C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D . A,B的多样性由d中的n充分体现,C的多样性由e中的R充分体现
16、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设计探究实验时,自变量的设置应考虑周全,而无关变可忽略不计
B . 甲基绿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
C . 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需要用酒精洗去浮色
D . 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以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17、如图是细胞膜局部结构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膜的结构具有内外不对称性
B . 癌细胞的该膜上a物质减少
C . b物质肯定是被动运输的载体
D . c物质可能是神经纤维摸上的K+通道蛋白
18、甲、乙是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的作用机制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图甲表示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则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
B . 图乙中的雄性激素只能作用于含有特定受体的靶细胞
C . 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机制与图乙所示机制相似
D . 细胞内外的各种类型受体其结构都具有特异性
19、如图表示细胞核的结构,下列关于细胞核的结构说明错误的是( )
A . ③能够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 . ⑤与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 .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⑥数量较多,④数目较多
D . RNA主要是通过⑥从细胞核到达细胞物质的
20、如图,用动物受精卵做下列三个实验.以下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 . 提取受精卵的核单独培养,不久就退化消失,说明缺少细胞质的细胞核不能生存
B . 去掉核的细胞单独培养,不久也消失,说明缺少细胞核的细胞也不能存活太久
C . 给去核的细胞重新移入细胞核,细胞不仅能正常生活而且能进行有丝分裂,说明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D . 实验说明,细胞核是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系统的代谢中心
21、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研究囊泡运输的调控机制的三位美国科学家,研究显示:囊泡是由单层膜所包裹的膜性结构,主要司职细胞内不同膜性细胞器之间的物质运输,称之为囊泡运输,一般包括出芽、锚定和融合等过程(如图所示),需要货物分子、运输复合体、动力蛋白和微管等的参与以及多种分子的调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囊泡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ATP
B . 囊泡中物质运输需要跨过多层生物膜,才能“锚定”
C . 囊泡运输会导致某些生物膜成分更新
D . “出芽”和“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具有流动性
22、某同学为探究膜的通透性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开始时烧杯内的液面和长颈漏斗内的液面相平.在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的过程中( )
A . 液面上升的速率先逐渐加快后逐渐减慢最终维持稳定
B . 水分子只能通过半透膜从清水向蔗糖溶液扩散
C . 当半透膜两侧液体浓度相等时,水分子不再通过半透膜扩散
D . 当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时,长颈漏斗内液面最高
23、如图甲、乙、丙为某种离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示的离子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B . 图示离子跨膜的正确顺序是乙→丙→甲
C . 磷脂的运动使离子跨膜的通道自动开闭
D . 离子跨膜有随机性并消耗ATP中的能量
24、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
A . 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B . 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 . 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 . 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25、如图1~4为表示物质浓度或氧气浓度与物质跨膜运输速度间关系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1与3表示,则该物质不应为葡萄糖
B . 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2与3表示,则该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C . 限制图中A,C两点的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不同,B,D两点的限制因素有共同点
D . 将图2与4的曲线补充完整,曲线的起点应从坐标系的原点开始
26、氰化物是一种剧毒物质,其通过抑制[H]与O2的结合,使得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而陷入内窒息.如图为研究植物根尖吸收钾离子的相关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通过实验甲可以判断植物根尖细胞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
B . 实验甲中4h后氧气消耗速率下降因为细胞外K+浓度降低
C . 实验乙中4h后吸收K+的能量可能来自于无氧呼吸
D . 实验乙加入氰化物后,细胞对氧气的吸收速率不变
27、如图表示某反应进行时,有酶参与和无酶参与的能量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此反应为放能反应
B . 曲线Ⅰ表示有酶参与
C . E1为反应前后能量的变化
D . 酶参与反应时,所降低的活化能为E4
28、如图是“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的4个组别,下列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温度是组别3号与4号的无关变量
B . 组别1号为对照组,其余为实验组
C . 组别1号与4号对照,说明酶具有催化性
D . 组别3号和4号实验均可置于90℃水浴中进行
29、图1是对酶的某种特性的解释模型,图2、3、4、5、6、7是在不同条件下某种酶促反应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图1可以解释酶具有专一性,由图5和图7可判断该酶很可能是麦芽糖酶
B . 图2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图3可判断该酶最适pH不受温度影响,由图4可判断该酶的最适温度不受pH的影响
C . 图6能说明Cl﹣是该酶的激活剂,而Cu2+是该酶的抑制剂
D . 图3和图4中温度和pH对酶的影响机理是完全一样的
30、下列有关酶与ATP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绝大多数酶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部分酶的合成场所是细胞核
B . 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会使胞内ADP的含量增加
C . 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中与糖蛋白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明显偏低
D . 能产生ATP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
31、体细胞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每天需要水解200~300摩尔ATP,但人体细胞中ATP的总量只有约0.1摩尔.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保证了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B . ATP由3个磷酸基团和1个腺苷构成
C . 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 . 紧张状态下,细胞内ATP的合成速率大大超过分解速率
32、下列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非选择题 (共5小题)
1、图甲是组成生物体的部分大分子化合物与相应组成元素的关系图,图乙是F2所对应的相应抗原的结构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小分子A,B,C,D,E的化学元素中相同的是 .
(2)写出下列化合物⑦、⑨的名称分别是 .
(3)导致F1~Fn差别的原因是 .
(4)小分子C和D的最主要差别是前者含 .
(5)写出下列物质的具体名称:F4为 .
(6)乙图化合物中游离的氨基、游离的羧基分别含有 个.
(7)组成乙图化合物的氨基酸有 种,其中重复出现的R基是 .
(8)导致地球上生物多种多样的直接原因是 ,其根本上是由(填图中序号) 决定的.
2、如图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的过程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
(2)在细胞分裂期间,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 ,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 供给.
(3)细胞的识别与⑥中的[ ] 有关;观察活细胞中的②常用的染色剂是 .
(4)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是[ ]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中(填标号).
(5)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请写出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 (用“→”和序号表示先后顺序).
(6)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由核孔进入细胞质并与核糖体结合, 通过的生物膜的层数是 层.
(7)c彻底水解可得到的物质主要是 .
3、如图是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对良种奶牛进行处理时用到的激素是 ,②过程使用的是 酶.③表示 技术,④表示基因工程中 过程,该过程用到的工具有 .若方法C是最常用的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方法,则方法C是 .
(2)图中采用的生物工程技术A和B分别是指 和 .
(3)为实现人血清白蛋白基因在转基因牛E的乳腺细胞中表达, 应让该血清白蛋白基因和 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结合在一起.如果转基因牛E的牛奶中含有 ,则说明人血清白蛋白基因在个体水平已表达成功.
4、如图是某实验室做的通过动物纤维母细胞等获得单抗的实验研究.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X、Z细胞的名称分别是 、 、③过程用特定的 进行筛选.
(2)①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 过程.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 .②过程的实质是 .
(3)③过程中需用到的生物诱导剂是 .
(4)④处需要筛选,其目的是 .
(5)与传统方法制备的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的优点 .
(6)用32P标记的核苷酸的培养基培养Z细胞,细胞质中能测到32P的细胞器有 .
5、如图是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a~h为操作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的操作名称是 ,c的操作名称是 ,操作时要注意将 .
(2)图中d、f为胚胎移植,其实质是 ,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 .为了保证供、受体的生理状态相同,用激素进行 .
(3)胚胎干细胞来源于图中的 (填数字标号).胚胎干细胞在饲养层细胞上,或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能够维持 的状态.
(4)图中A、B牛的性别 (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