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端午的鸭蛋》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共10小题)
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系百索子 门楣 红苋菜
络子 腌 车胤
a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明其妙的道道。
改
b每逢有人问起我的藉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改
c用酒或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
改
d城皇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
改
a曾经沧海难为水;
b与有荣焉;
c囊萤映雪;
d肃然起敬;
a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
b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c曾经沧海难为水 , 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蛋,再也看不上其他地方的鸭蛋。
d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a卫生保洁工作做得好不好,是一个班优良班风的体现。
b这个文化站由于多次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少年,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c通过看这部电影,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会议通过并讨论了他的建议。
高邮鸭蛋为食用之精品,口感极佳,其质地具有鲜、细、红、油、嫩的特点,蛋白凝脂如玉,蛋黄红如朱砂,且含有丰富的锌、锗、硒、钙等微量元素。高邮鸭蛋个头大,每只75克以上。高邮双黄鸭蛋久负盛名,深得消费者的青睐。
本文的作者是 ,江苏高邮人。全文隐隐贯穿着这样一条思路: → → 。文章流露出 。
二、选择题(共12小题)
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
三、阅读理解(共1小题)
①A.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②C.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第①段:
第②段:
A处:
B处:
C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