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体高考生物模拟试卷(6月份)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一.选择题 (共6小题)
1、关于人体内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
B . 受体均在细胞膜上
C . 均可存在于内环境
D . 均需通过血液运输
2、细胞或细胞的部分结构、成分有“骨架或支架”之说,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
B .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其他生物膜无此基本支架
C .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D . 蛋白质、核酸和多糖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解离的时间不能过长
B . 检测花生种子中是否含有脂肪时,可以通过制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的实验方法
C .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两类核酸分布的实验步骤是制片、水解、冲洗、染色和观察
D . 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必须在人群中随机取样,并且使样本足够大
4、葡萄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激素广泛应用的作物之一.以下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 2,4﹣D在葡萄结果期使用,可以使葡萄增产
B . 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喷洒果穗,可使萄萄提前成熟
C . 细胞分裂素可诱导葡萄无核化,故可诱导形成无籽果实
D . 葡萄在进行扦插等无性繁殖时,可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生长素促其生根
5、囊性纤维病是北美白种人中常见的一中遗传病,该病患者体内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3个碱基对后,导致CFTR蛋白第508位缺失了苯丙氨酸(转运苯丙氨酸的tRNA上,反密码子是AAA或AAG),最终使肺功能严重受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患者体内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只存在于肺泡壁细胞中
B . mRNA上决定苯丙氨酸的3个相邻碱基是TTT或TTC
C . 基因模板链中编码苯丙氨酸的3个碱基是AAA或AAG
D . 患者与正常人的mRNA上终止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相同
6、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人体表皮细胞改造成多能干细胞,可形成多种人体组织细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体表皮细胞已高度分化,因此细胞中不存在转录和翻译过程
B . 多能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因为其发生了基因突变
C . 多能干细胞和表皮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但多能干细胞周期短
D . 在多能干细胞中,用健康基因取代致病基因,并使其定向分化为造血干细胞,可用于镰刀型贫血症的治疗
二、非选择题 (共4小题)
1、研究者对黑藻的光合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科研小组将黑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室温20℃),以灯为光源,通过移动灯,改变光源与大试管间的距离,观测黑藻放出气泡的情况,结果如图1中曲线x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实验过程中黑藻放出气泡,其气体产生部位为 ,其反应为 (“反应Ⅰ”“反应Ⅱ”).
(2)该小组在室温10℃和30℃时分别进行了实验,结果如曲线y和曲线z.D点的限制因素是 .
(3)当光源与大试管间的距离由45cm改变为90cm的过程中,导致A点的C3含量 (大于/小于/等于)B点.
(4)在实验过程中,用H218O培养黑藻,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H218O﹣﹣﹣ ﹣﹣﹣三碳化合物﹣﹣﹣(CH218O).
2、玉米为二倍体植物(2n=20),其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 | B和T同时存在 (B_T_) | T存在,B不存在 (bbT_) | T不存在 (B_tt或bbtt) |
雌雄同株异花 | 雄株 | 雌株 |
(1)对玉米进行基因组测序,需要测玉米 条染色体上的DNA.
(2)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得到F1 , F1自交得到F2 , 则F2中雌雄同株个体占 ,雄株个体占 .
(3)如果子代全为雄株,则纯合亲本的基因型为:父本 ,母本 .
(4)若基因型为BbTt的个体与杂合雄株杂交,则后代中雄株占 .
3、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杀手之一,其形成原因有多种,但基本上均与胰岛素有关.如图表示机体免疫异常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浆细胞是由 细胞分裂分化而来.
(2)图中三类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但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各自所含的 不同.
(3)图中①②③均可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三种类型的糖尿病都属于 病.其中类型 (填序号)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进行治疗.
(4)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 (填“兴奋”或“抑制”)状态.
4、如图为某条小河从高山湖泊汇入大河的示意图,其中食品工厂、村庄会向小河中排污(含大量有机物).
(1)高山、河流、村庄中的生物分别属于不同的群落,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 ,该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有 .
(2)食品工厂排污后,河流水体变浑浊,但是下游村庄附近河流又保持清澈见底,这说明该河流具有 稳定性;若过度排污,将导致该生态系统的 锐减.
(3)调查表明,村庄周围被踩踏过的地方,很难见到高大的植被,取代的是低矮的草,甚至有不长草、土壤板结的现象.这说明人类活动往往会 .
(4)小河边的芦苇,不仅可以用于造纸,还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价值.
三、解答题 (共1小题)
1、近年来市民中流行自酿葡萄酒,但自酿葡萄酒时培养瓶发生爆炸的新闻时有报道.回答下列问题:
(1)自酿葡萄酒用的培养瓶爆炸,原因可能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过多,导致内部压强过大所致.为避免这种危险的发生,应采取的措施是 .
(2)在分离和培养酵母菌时,需要进行无菌操作,对耐高温、需要保持干燥的培养皿和金属用具,宜采用 灭菌.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混匀后,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更快,究其原因,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 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 的利用率.
(3)在酸性条件下,可用 来检测发酵产物中是否有酒精产生.若要检测所得果酒中活体酵母菌的密度,一般采用 法,但此种方法最终计算得出的菌体数目往往比实际菌体数目少,原因是 .
四、解答题 (共1小题)
1、紫杉醇是从红豆杉属植物树皮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代谢产物,具有显著的抗癌效果.下面是几种生物合成紫杉醇的方法,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利用微型繁殖技术大量生产红豆杉幼苗,则该技术利用的原理是 .在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除无机营养成分、有机营养成分、琼脂外,还需要添加 .红豆杉的形成层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并不能合成紫杉醇的根本原因是 .
(2)科学家尝试利用PCR技术从太平洋红豆杉中获取相关基因片段,并在大肠杆菌中完成转化过程.PCR技术利用的原理是 .将该目的基因导入受体菌时,常利用Ca2+处理细胞,使其成为 ,从而完成转化过程.若重组大肠杆菌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扩散到水体或土壤后,可引发 安全问题.
(3)为了培养能产生紫杉醇的红豆杉﹣柴胡植株,科研人员将红豆杉的愈伤组织和柴胡的愈伤组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后,获得有活力的 ,在用诱导剂 使其融合,最后选择能够高效合成紫杉醇的杂交细胞进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