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同步练习

年级:三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练习(共5小题)

1、选择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热闹”的意思是      

A.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

B.(景象)繁盛活跃。

②画上有船的船工。“撑”的意思是      

A.抵住。      B.支持。        C.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2、照样子,填词语。

一(乘)轿子         一      红旗

      店铺      一      

      车        一      

      桥        一      毛驴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保留          保存

①老子把自己的知识毫无      地传授给了孔子。

②《清明上河图》到现在还完整地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赞赏           欣赏

③大叔十分      年轻人的勇气。

④帷幕拉开了,观众      着看台上的精彩节目。

4、好词大放送。(选词填空)

       碰上      惊扰         拽住        吓得        赶欣赏

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那个骑马人一下子​      了马笼头,这才没      那乘轿子。不过,这么一来,倒把马右边的两头小毛驴      又踢又跳。站在桥栏杆边一      风景的人,被小毛驴      了,连忙回过头来      小毛驴……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乐山大佛

    我国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这就是四川乐山大佛。它修凿在凌云山的临江山岩上,与乐山城隔水相望。

    乐山大佛形象生动,气魄雄伟。佛像坐东面西,双眼似睁似闭,面容慈祥,双手扶膝,安然端坐。整个造型比例匀称,体态庄严。它高71米,仅头部就有10米宽,双肩的距离为28米,耳长7米,耳朵里可以藏进几个人,一只脚背上竟可以站一百多人。佛像的头颈背后,筑有完善而巧妙的排水系统,使佛像免受山洪冲蚀。这座石刻大佛被人们誉为世界艺术珍品。

    乐山大佛在唐代开始修凿,人们爬上高山峻岭,攀登悬崖峭壁,一锤锤地凿,一刀刀地刻,整整花了90年的时间才凿刻完工。佛像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霜雨露,至今仍然身形完好,端坐安详。

    解放后,政府多次拨款维修乐山大佛。现在每天来这里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人们登上凌云山峰,无不赞叹这尊举世无双的大佛坐像。

(1)请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乐山大佛高      米,仅头部就有      米宽,双肩的距离为      米,耳朵里可以藏进几个人,一只脚背上竟可以站      人。从这些数字中,我们能感受乐山大佛      

(2)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然后完成下面的练习。

①从“高山峻岭”“悬崖峭壁”,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修凿大佛      

②“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请用上划线词语,仿照这句话,写一个关于乐山大佛的句子。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