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9小题)

1、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

A . 口腔 B . 食道 C . D . 小肠
2、人体细胞要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必须经过如下①②③等过程来完成

在这些过程中,发生气体交换的有(    )

A .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①③
3、为防治大脖子病,国家在大脖子病易发区推广食用( )

A . 高脂食物 B . 高蛋白食物 C . 高糖食物 D . 加碘食盐
4、研究发现,中学生在晚上10时前入睡,且睡足9个小时,更有利于垂体分泌促进人体生长所需要的激素,这种激素是(  )

A . 甲状腺激素 B . 胰岛素 C . 生长激素 D . 性激素
5、给儿童注射相关疫苗使其具有了对某种传染病的抵抗力,这在免疫类型和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分别属于()

A . 非特异性免疫、控制传染源 B . 非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 C . 特异性免疫、切断传播途径 D . 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
6、探究实验“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得出的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在高于或低于37℃条件下催化作用都会逐渐降低.下列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与温度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7、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对于贫血、大面积烧伤和血小板缺乏者,应分别输入(  )

A . 血小板、血浆、红细胞 B . 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C . 血浆、红细胞、血小板 D . 红细胞、血小板、血浆
8、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 脑和脊髓 B . 神经 C . 神经元 D . 反射弧
9、长期以精米、精面为主食而又少吃水果、蔬菜的人,唇和口腔溃疡(俗称“烂嘴”)的原因是人体内缺乏( )

A . 蛋白质 B . 脂肪 C . 无机盐 D . 维生素
10、人体有5种消化液,能使糖类、蛋白质、脂肪彻底被消化的是(      )

A . 胰液和肠液 B . 胃液和胆汁 C . 唾液 D . 胃液
11、学习了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后,同学们在微信群里“晒”出了自己的观点,值得“点赞”的是(  )

A . 家有冰箱就是好,剩饭菜放多久都不会坏 B . 烧烤太好吃了,我每天将烧烤当饭吃 C . 远离地沟油,不吃地摊上的垃圾食品 D . 带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不含农药,可以不必用清水浸泡和冲洗
1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往往比一般人的肺活量大,其主要原因是(  )

A . 呼吸肌收缩力强 B . 呼吸频率快 C . 肺泡壁薄 D . 肺的弹性小
13、下列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示意图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表示毛细血管的是(  )

A . B . C . D .
14、下面是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的一个视野图(②指血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B . ③数量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 C . 血液的颜色主要取决于② D . ④形状不规则,能够吞噬病菌
15、某人扁桃体发炎,到医院做血常规检查,化验单中以下哪一项的数量会明显增多?(  )

A . 红细胞 B . 白细胞 C . 血小板 D . 血红蛋白
16、以下是某同学画的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流程图,正确的是(  )

A . 尿液的排出:尿液→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B . 神经冲动的传递: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C . 肺循环过程:血液→左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胞血管网→肺静脉→右心房 D . 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食物→口腔→咽→食道→小肠→胃→大肠→肛门
17、泌系统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

A . 肾脏 B . 输尿管 C . 膀胱 D . 尿道
18、当原尿流经肾小管,其中哪种成分的浓度变化趋势符合如图所示(  )

A . B . 葡萄糖 C . 无机盐 D . 尿素
19、因发生意外而长时间处于黑暗中的人被救助后,常会被医护人员用毛巾蒙上眼,以避免过强的光线进入眼内,从而保护视网膜免受伤害.人体调节光线进入眼球的结构是(  )

A . 瞳孔 B . 睫状体 C . 晶状体 D . 玻璃体
20、不注意用眼卫生易造成假性近视.假性近视产生的生理原因是(  )

A . 晶状体曲度过小 B . 眼球的前后径过短 C . 晶状体曲度过大 D .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21、以下各种物质中由人体的内分泌腺产生的是(  )

A . 尿素 B . 消化腺 C . 激素 D . 汗液
22、正常人体刚进食后,血液内(       )

A . 血糖含量增加,胰岛素含量减少 B . 血糖含量增加,胰岛素含量增加 C . 血糖含量减少,胰岛素含量减少 D . 血糖含量减少,胰岛素含量增加
23、要及时终止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切断传染病流行的(       )

A . 全部三个环节 B . 任何两个环节 C . 至少两个环节 D . 任何一个环节
24、近年来,疫苗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下列对疫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B . 接种疫苗不能预防传染病 C . 接种疫苗可以使人获得非特异性免疫 D . 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25、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母婴传播、血液传播、不安全性行为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B . 艾滋病患者是各种传染病的传染源,可通过各种途径传播艾滋病 C . 目前,预防艾滋病最切实可行、最有效的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 D . 艾滋病患者既是艾滋病的传染源,又是各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26、下列与人体免疫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麻疹,这是一种特异性免疫 B . 白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 . 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属于人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 D . 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休克,这是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
27、下列行为习惯不利于健康的是(  )

A . 合理膳食 B .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C . 经常玩手机、熬夜上网 D . 拒绝吸烟、酗酒、毒品
28、

某研究小组利用蝌蚪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探究实验,下表是该小组的实验结果记录

甲组后来又在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结果蝌蚪又能继续发育。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乙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有无 B . 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C . 甲状腺激素能影响蝌蚪的发育 D . 乙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29、下表是某同学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对其进行的病因分析,你认为哪一项分析是不可能的(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非选择题 (共4小题)

1、

拥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2016年5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正式发布,指出了新的平衡膳食宝塔,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成分是      、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      

(2)根据图示,应该少吃的一类食物是_____.

(2)
A . 谷物 B . 蔬果类                     C . 动物性食品 D . 油和盐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最好“每天活动6000步”.以下对“每天活动6000步”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3)
A . 只要每天活动6000步,饮食便不需节制 B . 每个人每天都必须活动6000步 C . “每天活动6000步”的同时还应注意膳食平衡 D . “每天活动6000步”是能量贮备的一种方式
(4)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还首次将糖的摄入量作了限制:每天摄入糖不超过50克.请根据表中关于橙子与橙汁的部分营养成分数据,说明果汁不能代替水果的具体原因:      

2、

如图是人脑及人体反射弧的示意图,请根据图解以及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醉酒”者常常表示出神志不清、走路不稳等现象,这是由于酒精分别麻痹了图1中的            (填序号)造成的.

(2)某醉驾者被撞成了“植物人”,生命体征只有心跳、呼吸和血压,你认为他未受损的中枢部位最可能是图1中的[      ]      ([]里填数字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3)“红灯停、绿灯停、黄灯亮了等一等”是大家都熟悉的一条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停”属于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4)某人在某次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激其指尖,此人表现为有感觉但不能缩手,受伤部位可能是图2中的[      ]      ([]里填数字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5)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是由      协调配合完成的.   

(6)有些同学骑车时喜欢戴着耳机高分贝听歌,这样不仅为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而且长期如此最有可能损伤_____,使听力渐进式减退.

①外耳道  ②鼓膜  ③听小骨  ④耳蜗  ⑤听觉神经  ⑥听觉中枢

(6)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⑤ D . ③⑥
3、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造成危害.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关系示意图,a,b表示血管,c、d、e、f分别表示心脏的四个腔,请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状态,胸腔扩大、气体被吸入,PM2.5颗粒物随空气进入肺,一旦粘着在肺泡上,会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可能引发肺部疾病.

(2)肺泡内的PM2.5颗粒物可以透过            进入血液,经过血管b      (填血管名称),最先到达心脏的      ,进一步诱发心血管疾病.

(3)PM2.5易吸附一些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有机物以及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当这些物质及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对人体的影响除了危害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外,还会改变人体的免疫功能等.人体的免疫功能主要有:①抵抗病源体的侵入;②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③      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PM2.5上的有害物质及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一般来说人体会产生相应的      

(4)正常人体内肺泡的数量很大,而且具有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肺泡外面包围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      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等.

4、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 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已知 1 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 (能量单位) 的热能。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热量进行测定, 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2)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      , 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      

(3)实验中,①应该为      克, 原因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