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浦北县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0小题)

1、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荣氏兄弟早年在钱庄当过学徒,1896年开设广生银庄,业务兴旺,但他们认为“钱庄放账,博取微利”,不如投资实业。1902年与人合伙创办了保兴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这反映出( )

A . 中国传统金融业的日益衰落 B . “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广泛 C .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到来 D . 商人投资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2、下表为美国部分年代国际收支逆差情况统计(单位:亿美元)。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年代

1950~1954

1955~1959年

1960~1964

1965~1969

年平均

17

25(不含1957年)

28

34

A . 美元地位不断下跌,固定汇率体制日益动摇 B . 关贸总协定不利于美国海外贸易的持续增长 C . 美国经济增长日趋缓慢,出现“滞涨”现象 D . 美国逐步失去了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控制
3、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 .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 促使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 C .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 .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4、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

①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      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5、电视机以前体积大、质量重,大多数都放在电视机柜里,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机迅速实现瘦身,很多普通家庭都把它挂在墙上,电视机没了以往的“厚重”,以往的“厚重”机型几乎无人问津。这可以反映出(    )

A . 新时期国人逐渐倾向于高消费 B . “厚重”机型已无其观看意义 C . 中国电视制造已走在世界前列 D . “时尚”成为国人的一种追求
6、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

A . 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B . 小农经济有顽强的生命力 C . 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 . 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7、长途携带钱币在古代很不方便,唐朝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    )

A . 设立邸店 B . 建立柜坊 C . 使用“飞钱” D . 发行“交子”
8、1989年,在亚太地区建立了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拟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1993年,欧共体12国宣告欧洲联盟诞生。这些表明(    )

A . 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削弱 B .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C .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 . 世界发展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
9、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 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 . 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 . 苏州丝织业“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 D . 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10、18世纪,乾隆帝在给英国国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说明(    )

①乾隆帝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②中国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③英国经济比中国经济落后

④清朝统治者压制资本主义萌芽

A .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11、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近代”的含义,最重要的一点是(    )

A . 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 B .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 . 采用机器从事生产 D . 由私人投资兴建
12、早在公元1000年左右,北欧诺曼人就曾远达冰岛、格陵兰和北美洲东岸。但是诺曼人的发现并没有引起全球地理大发现,这是因为(    )

A . 当时的欧洲商品经济不发达 B . 诺曼人到达的地方比较偏远 C . 诺曼人没有开辟通往中国与印度的新航线 D . 诺曼人没有带回资产阶级所需要的黄金与原料
13、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B .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 . 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D . 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14、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反映了(    )

A . 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变化 B .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变化 C . 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 . 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变化
15、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石油化学工业发展的推到力主要是源于(    )

A . 发电机和发动机的问世 B . 内燃机的发明 C .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D . 垄断组织的产生
16、当今世界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处于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国家迈向发达国家行列的关键第一步是(    )

A . 三角贸易 B . 新航路的开辟 C . 蒸汽机的改良 D . 世界市场的建立
17、1958年某领导到江苏视察中稻丰产实验田,他问党委书记:亩产可以打多少?回答说:可以打1万斤。领导说:“1万斤,还能再多吗?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搞深翻,还能多打些。”产生这一认识的原因是(    )

A .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生产积极性高 B . 当时国家领导人对农业特别重视,提出“以粮为纲” C . 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有了正确的认识 D . 人们为发展生产力而夸大了主观意志的作用
18、罗斯福实施“新政”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帮助美国渡过了1929﹣1933年的空前大灾难。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得救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也缓过气来了。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

A . 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 . 发展国家福利制度 C . 加强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体化 D . 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次自我调整
19、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

A . 苏俄的社会性质 B . 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C . 苏俄生产力水平 D . 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20、赫鲁晓夫时期,从1954年起,苏联在哈萨克、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实行大规模的垦荒,在这些地区新建了大量的国营农场。1960年前,全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其中1/3是新垦地提供的。但到20世纪60年代末,垦荒区提供的粮食呈现下降趋势,并且许多地方变成寸草不生的荒漠。对上述材料看法正确的有(    )

①赫鲁晓夫的改革采用了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办法

②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科学的态度,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③赫鲁晓夫的改革认识到了苏联农业落后的根源

④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共4小题)

1、美国是一个年轻而又强大的国家,它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创造发明层出不穷,新兴工业部门得到了充分发展,传统工业部门通过改造和革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全国铁路网迅速形成,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迅速完成,使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许国林《略论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摘编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我们必须做前辈从未做过的事情……让我们决心把政府变成如同富兰克林•罗斯福所说的一个‘大胆、持久试验’的场所,一个为我们的明天,而不是我们的昨天服务的政府。

﹣﹣1993年1月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原因。

(2)材料二中“明智试验”指的是什么?它与过去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克林顿执政时期“大胆、持久试验”指的是什么经济政策?这一时期,美国的经济发展有何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美国的强大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2、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曾几何时,中国服装纺织业最大的课题是如何在数量上满足亿万人民的衣被需要。在原材料短缺的情况下,人们穿衣很难再追求款式的新颖。五六十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批示要加快发展纺织工业。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1977年全国棉布产量突破100亿米大关,1982年突破150亿米,并在1983年取消了布票。随后我国纺织服装业进入了历史最快的发展时期。1993年,江泽民总书记在会见瓦伦蒂诺等世界服装大师时指出,中国要进一步发展服装工业,发展服饰文化。到2000年,我国服装产量达到了117亿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服装生产、出口和消费大国之一。

请回答:

(1)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纺织业发展受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请说说1977年以后促进我国纺织业大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发展经济的启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