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思品期中联考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社会法治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①是违法行为 ②侵犯了张某的隐私权
③侵犯了该领导的人格尊严 ④应该受到法律的追究
①息事宁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不太严重的,能忍就忍 ②寻找机会,用相同的手段去报复对方
③到公安、司法等部门控告、起诉 ④拨打“110”电话求救
①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②我们应积极履行的道德义务
③我们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④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①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君主专制制度的阻碍
②人民群众在革命中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革命后都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
④革命的胜利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①设立伊犁将军 ②册封宗教领袖“达赖”和“班禅”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设立宣政院
①英国派使臣到中国,目的是为了扩大英国的海外市场 ②乾隆帝拒绝马戛尔尼要求,因为英国要求有损害中国主权的内容 ③乾隆帝拒绝马戛尔尼要求,有闭关锁国,妄自尊大的思想 ④乾隆帝拒绝马戛尔尼要求,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①皇权进一步加强 ②中国人与外国人通商非常方便 ③经济结构是耕织结合、自给自足 ④要与外国人做生意只能到广州去
①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 ②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发展
③启蒙运动兴起 ④工业文明在欧美普遍建立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我国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传统。汉民族在秦汉期间形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有其他民族融入,最终形成了以汉民族为多数民族,其他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材料一:在服饰上,明初对于服装的色彩和用料限定甚严……但至晚明,小康人家“非绣衣不服”,大户婢女“非大红裹衣不华”(《阅世篇》卷八)。……明初严禁庶民厅房逾三间,但到明后期,则“江南富翁……五间七间,九架十架,犹为常耳……”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请回答:
纸片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纸片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当从此完全废止。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