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 H2   B . O    C . C60   D . Cu
2、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聚沙成塔 B . 死灰复燃 C . 破釜沉舟 D . 滴水成冰
3、下列实验设计或结论合理的是(   )
A . 向某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 . 除去Mg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Cl2 , 可加入适量的Mg(OH)2 , 充分搅拌后过滤 C . CO32、Na+、NO3、K+四种离子可在pH=1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 D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装有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证明该气体中不含氧气
4、下列四种化肥样品中,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 . 硫酸钾 B . 磷矿粉 C . 氯化铵 D . 硝酸钾
5、“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
A . 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B .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其变质 C . 焙制糕点时加入小苏打作发酵粉 D . 向易变质食品的包装袋中充入氮气
6、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 活泼金属:镁、铜、银 B . 混合物:冰水混合物、空气、石油 C . 有机物:乙醇、二氧化碳、葡萄糖 D . 碳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7、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8、下列食品中,富含糖类的是(   )
A . 鸡蛋 B . 黄瓜 C . 豆油 D . 玉米
9、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青蒿素[C15H22O5]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 .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g C . 青蒿素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 . 青蒿素有42个原子
10、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 KOH溶液(K2CO3):加适量稀盐酸 C . Ba(NO32(BaCl2):溶于水过滤 D . 锌粉(硫酸锌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
11、产生下列现象,只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的是(   )
A . 固体烧碱要密封存放 B . 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会增重、变稀 C . 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轻、变稀 D . 铜制品长期放在空气中会产生“铜锈”[又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
12、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B . t1℃时,a点表示乙的饱和溶液 C . 甲溶液从t2℃降温到t1℃,一定有晶体析出 D . t2℃时,将甲和乙各15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能完全溶解
13、将CO、CO2、H2 , HCl,H2O(气)和N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下列物质:①浓硫酸②饱和氢氧化钠溶液③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的剩余气体是(   )
A . N2、CO2、H2O B . N2 C . N2、HCl D . N2、CO2
14、下列图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 B . 向HCl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 C . 向等质量的Mg和Fe中滴加稀盐酸 D . 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其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从O、H、N、K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符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一个:
(1)能提供呼吸的单质:      
(2)不含金属元素的盐:      
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原子序数为10的元素名称为      ;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等质量的氧气和氟气中,所含原子数较少的是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3、北京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内部材料主要由钢铁构成,钢铁属于      (填“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为确保“水立方”的水质达到国际泳联最新卫生标准,泳池的水将采用“砂滤﹣臭氧﹣活性炭”净水工艺,其中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它的      性.

4、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HClO是一种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则用NaOH溶液吸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5、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1)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后,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往滤液中加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则反应后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6、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D的化学式为      
(2)A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      ,B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简答题(共4小题)

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      来止痒.
(2)某饼干包装袋中用作干燥剂的是生石灰,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2、在实验室利用以下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C中现象为      
3、金属铝及其合金有广泛的用途.
(1)解释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却耐腐蚀的原因;
(2)Al在高温条件下可以与Fe2O3发生置换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杂质.为了有效将粗盐提纯,实验的各步骤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在完成操作Ⅰ之前,必须加入的X物质是水,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称是      
(2)在实验过程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      
(3)判断加入的适量盐酸的目的是      

四、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

1、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甲实验过程中,插入一支温度计来测量溶液的温度时,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你认为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两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看到有气泡出现,最终废液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指示剂、水和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兰认为:只有碳酸钠(提示:碳酸钠水溶液pH>7);小亮认为:只有氢氧化钠.你认为还可能是      

实验设计:小斌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兰、小亮和你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

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斌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①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的猜想正确.

②有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的猜想正确.

      

你的猜想正确.

(4)在甲实验中,如果消耗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20.0g时,此时溶液的颜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试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提示: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为1g/mL)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