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01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 推动绿色发展”旨在动员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共建美丽家园.你认为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B . 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C . 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 D . 工业废水压入地下,严禁直接排入河流
2、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化铝的化学式是AlO B . 铝的原子核内有13个中子 C .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 D . 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l+3
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稀有气体的性质不活泼,氖气是稀有气体,所以氖气的性质也不活泼 B . 碳酸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的都是碳酸盐 C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D . 水能灭火,所以发生火灾都可以用水来灭火
4、将CO、CO2、HCl、H2O(气)和N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下列物质:①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②浓硫酸 ③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最后剩余气体是(   )
A . N2、CO2、H2O B . N2 C . N2、HCl D . N2、CO2
5、将过量的稀硫酸加入到有生锈铁钉的试管中,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 铁钉表面的锈迹消失,逐渐变得光亮 B . 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又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C . 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有气泡生成 D . 试管底部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6、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实,其中解释正确的是(   )
A . 体温计中水银柱的升降﹣汞原子体积受热增大,遇冷减小 B . 汽油比水更容易去除油污﹣汽油具有乳化作用 C . 木桩埋入地下前先要将表面烧焦﹣碳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稳定 D . “人要实,火要虚”﹣木柴架空能够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7、下列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
A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水 B .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 等质量的金属分别放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 D . 两份等体积的5%过氧化氢溶液
8、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给液体加热 B . 测溶液的pH C . 稀释浓硫酸 D . 蒸发食盐水

二、理解与应用(共4小题)

1、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日常中的问题
(1)老年人定期补钙可以预防      (填一种常见病症);
(2)油锅着火,迅速向锅内放入蔬菜灭火的理由是      
(3)用熟石灰处理含硫酸的污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4)农田中的作物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可建议施用下列肥料的       (填序号). (4)
A . NH4HCO3 B . Ca3(PO42 C . K2SO4 D . KNO3
2、如表是某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3.3

31.6

63.8

110

169

246

(1)分析表中数据,归纳处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2)20℃时,在装有12g该物质晶体的试管中,加入10g水并充分振荡,此时所得溶液为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该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使试管内溶液温度升至60℃,此时试管中的溶液的质量为      克;
(3)20℃时,该物质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是      (精确到1%).
3、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Cu(NO32溶液和CuSO4溶液中都含有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2)向Cu(NO3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片,充分反应后,可看到的现象是      ,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                     .(填离子符号):

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B是气球)

(1)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2)氯气(Cl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氯气可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次氯酸).若将锥形瓶中的CO2气体换成氯气,也可产生上述现象,试写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想使装置中产生的现象与(1)中的现象相反,则胶头滴管和锥形瓶中应分别装入的药品是(写出一组即可)      

三、实验与探究(共2小题)

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d的仪器名称是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组装制取装置时,需选择如图中的仪器有      (填序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

①收集二氧化碳时通常只用向上排空气法,其中的原因是      

②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分别为Ca(OH)、NaCO、稀盐酸、NaCl溶液中的一种,为鉴别它们,现将这四瓶无色溶液分别标号为A、B、C、D,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A,B,C,D分别是什么溶液?

【实验药品】失去标签的四瓶溶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烧杯等.

(1)【收集证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四种溶液各少量于试管中,然后A与B、C与D溶液两两混合

A、B混合产生大量气泡,C,D混合无明显现象

A、B分别是      溶液中的一种.

C,D分别是      溶液中的一种

②取四种溶液各少量于试管中,然后A与C,B与D溶液两两混合

A、C混合产生白色沉淀,B,D混合无明显现象

A为      溶液;C为      溶液;由此区分出B、D溶液

(2)【反思与体会】鉴别物质的关键是利用物质间反应出现的明显现象进行判断.

【继续探究】

将四种溶液各少量倒入一洁净的烧杯中,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充分反应静置后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否存在,应补充的实验设计是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为测定某市售碳酸钙药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为SiO2 , 与稀盐酸不反应),某同学的方法是: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的CO2质量,再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从而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测定生成CO2的质量,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已知:无水氯化钙是常见的干燥剂):

①按图组装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并在干燥管中加入适量无水氯化钙样品,称得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为564.57g;

②在广口瓶中加入碳酸钙样品,称得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为574.57g;

③旋紧橡皮塞,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广口瓶中滴加稀盐酸,使样品与稀盐酸完全反应;

④反应结束后,称得装置及装置内所有物质的总质量为570.57g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方案测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该实验中用稀盐酸与碳酸钙样品反应,而不用浓盐酸与碳酸钙样品反应,其原因是      .若实验中不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则测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与上述实验计算结果相比      (选填“偏小”或“不变”或“偏大”).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