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电和磁
年级:中考 学科:科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如图所示电路中,R1的阻值为4欧,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3安;当只闭合S2时,电流表示数为2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小科在学习了《家庭用电》后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小明在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时,根据如图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闭合开关S和S1。当他再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示数变化正确的是( )(电源电压不变)
如图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有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如图是家庭电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a点滑到b点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Ia变为Ib。下列各图中,能表示这一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之间关系的是( )




小明按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到L1比L2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如图是小柯连接的电路,开关闭合后,发现灯L2比L1亮。关于该电路分析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共6小题)
如图为科研人员研制的“发电鞋”,鞋的内部安装了磁铁和线圈,人在行走时发的电存储于蓄电池中,可用于手机充电。
某同学为探究电流和电压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定值电阻规格为“10Ω 0.3A”,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1A”,电源电压恒为4.5V。请回答:
我省开展“全面剿灭劣V类水”行动。为了治理某河道的水污染,相关部门放置一批太阳能仿生水草,几个月后效果明显。太阳能仿生水草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小型送风电动机以及若干人造水草等构成(如图)。太阳能电池板为电动机供电,电动机工作,给河水持续提供空气,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

小柯在拓展课上,设计了图甲电路,用来直接测出接入1、2两点间导体的电阻。
小明在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时,按图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和S1 , 观察示数。再闭合开关S2 , 示数保持不变的电流表是 (电源电压不变),同时小明观察到电流表A的示数如图所示,为了使测量更精确,断开开关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电源电压不变)
2017年5月5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
三、探究题(共10小题)
小科连接好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按一定操作来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电压U/伏 | 2.5 | 2.0 | 1.5 | 1.0 |
电流I/安 | 0.22 | 0.20 | 0.17 | 0.13 |
电阻R/欧 | 11.36 | ? | 8.82 | 7.69 |
将表中电流、电压数据转换为I—U图像,正确的是 ;
某兴趣小组用二节新干电池,规格为“10Ω 1.5A”的滑动变阻器等器材,来测导体电阻。请分析回答:
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测量,测得数据如表所示。第二次测量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据图把表中所缺数据填写完整 。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三种电路:
实验次数 | 电压 U(伏) | 电流I(安) | 电压/电流 |
1 | 1 | 0.2 | |
2 | 2 | 0.4 | |
3 | 4 | 0.8 |
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把超强磁铁分别吸附在干电池的正负极两端,制成电磁动力“小车”,并将它放入铜质螺线管中,如图甲,“小车”就能沿着螺线管运动。图乙是它的示意图。
为了研究小灯泡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明选择额定电压为2.5伏的小灯泡、电压为4伏的电源以及其它相关器材按图甲连接电路,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开始移动,直到灯泡正常发光,在此过程中测得小灯泡电流和电压的几组数据,并正确画出曲线a,如图乙所示。该实验中小明选择的滑动变阻器可能是 。
小柯发现白炽灯泡在开灯瞬间最容易烧坏,猜想可能是在开灯瞬间灯丝的温度较低,导致电阻比正常工作时小。于是设计图示电路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实验步骤】
第一步:断开S2 , 闭合S1 , 电流表指针偏转,但灯泡不发光。
第二步:断开S1 , 闭合S2 , 灯光正常发光,灯丝温度很高。
第三步:两分钟后再断开S2并迅速闭合S1 , 观察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
【实验分析】
做“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实验时,实验用的两个灯泡L1、L2上分别标有“2.5V”和“3.8V”字样,电源电压恒为2.5V。
物理量 | 电流 | 电压 | ||||
串联电路 | IA=0.16A | IB=0.16A | IC=0.16A | UL1=0.9V | UL2=1.6V | U总=2.5V |
并联电路 | IL1=0.34A | IL2=0.20A | I总=0.54A | UL1=2.5V | UL2=2.5V | U总=2.5V |
学习了欧姆定律以后,小科发现:根据串联电路中的数据,可计算得到RL1=5.63Ω,根据并联电路中的数据,可计算得到RL1=7.35Ω。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灯丝电阻的大小随着 的升高而增大。
实验数据记录表
电源电压(伏特) | 电阻(欧姆) | 电流(安培) |
3 | 3 | 0.48 |
10 | 0.27 | |
20 | 0.14 |
小柯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所用电阻R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0Ω 2A”。
请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画在下边框内。
四、解答题(共4小题)
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温度控制器”工作时有加热和恒温两种状态。电路如图甲所示,S为开关,双金属开关在温度低时闭合、温度到达一定值时自动断开,降温后再闭合,循环工作,起到调节温度作用,指示灯的额定电压为200V,且亮起即正常工作,发热电阻阻值为40Ω。求:
图甲为热敏电阻R和继电器组成的恒温箱的简单温控电路。继电器线圈的电阻为150欧。当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8毫安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为继电器线圈供电的电池的电压为6伏,图中的“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

图甲是恒温箱的简化电路,R1是热敏电阻,其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R2是滑动变阻器,R3是发热电阻,其额定功率是1210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