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波

年级:中考 学科:科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  )

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

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

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

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一定可以在光屏上的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下列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    )

A . 水中倒影 B . 平面镜成像 C . 杯中笔弯折 D . 手影游戏
3、对下列几种常见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彩虹”的形成,是因为光的反射 B . “倒影”的形成,是因为光的折射 C . “手影”的形成,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D . 筷子在水面处被“折弯”,是因为光的反射
4、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5、

坐公交车时,看到同方向行驶的轿车玻璃窗上出现连续横移的字,拍摄了其中两字,如图。关于这两字写在哪辆车上,从车头向车尾看,字的顺序是(    )

A . 轿车上  中兴 B . 轿车上  兴中 C . 公交车上  中兴 D . 公交车上  兴中
6、小明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做成像规律实验,记录了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的四组数据(如表),其中明显错误的一组是(  )

组别


物距(厘米)

10

15

20

30

像距(厘米)

40

30

20

15

A . B . C . D .
7、下列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是(   )

A . 水中的鸡蛋变“大” B . 鸟的倒影 C . 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 D . 墙壁上出现手影
8、

把两块厚度不计且足够大的平面镜OM、ON垂直粘合在一起,并竖立在地面上,俯视图如下。当小科站立在某个位置时,他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个数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个数为n。下列对小科在不同位置时,m、n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 在a点或e点时,m=1,n=0 B . 在b点或d点时,m=1,n=1 C . 在c点时,m=2,n=2 D . 在f点时,m=0,n=0
9、下列实例与原理对应的是(  )

 选项

 实例

 原理

 A

 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

 乘客候车时不能跨越高铁站台的安全黄线

 流体压强随流速增大而减小

 C

 用桨划水时龙舟前进

 杠杆的平衡条件

 D

 看到“科学试题卷”

 神经冲动沿着反射弧传导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

如图所示是医学上常用的内窥镜,它是一种在细管顶端装有小型摄像机的医疗器械,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1)用内窥镜检查时常采用从口腔插入的方法,这会引起病人强烈的恶心和呕吐,因此现在开始采用从鼻腔插入的方法。内窥镜经口腔或鼻腔插入都能进入胃,是因为它们都与      这一器官直接相连。

(2)检查时,要使观察更加仔细,就要减小观察范围,此时应该使内窥镜细管顶端      患处。(选填“接近”或“远离”)

(3)目前大量手术都是采用内窥镜与激光“刀”等配合使用的微创术,如发现胃溃疡出血,利用激光灼烫即可使出血点迅速凝固止血,这说明激光“刀”能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      

2、

如图的眼球成像原理图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镜,请写出成像原理与该图相同的一种仪器      

3、

小科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先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的实像。接着他改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      的实像;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保持不变”)。

4、

如图是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图1、图2是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像的两种情形.这两种成像情形中,      (选填“图1”或“图2”)能够模拟眼睛成像.为了模拟近视眼看东西模糊的情形,应该把该图中的光屏向      你(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或使凸透镜的曲度变得更大.

5、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柯不断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移动光屏寻找蜡烛的像,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序号

蜡烛到透镜的距离(cm)

像的特点

1

20.0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16.0

倒立等大的实像

3

12.0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6.0

(1)第4次实验中,小柯移动光屏只观察到模糊的圆形光斑。若要观察到此时所成的像,正确的操作是      

(2)小柯在第1次实验的基础上,换用另一个凸透镜后,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把光屏慢慢地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若第1次实验模拟的是正常眼球的成像情况,则换用透镜后的实验是在模拟      的成像情况。

三、探究题(共1小题)

1、小金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当小金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请你根据此现象回答下列问题:光屏上像的性质为      ,并推算出焦距为      厘米。

(2)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小金换了个凸透镜继续实验,并使透镜光心、蜡烛焰心和光屏中心三者高度相同,但在透镜右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屏上成像(光具座足够长),请你帮助小金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

避险车道是与公路主干道相连的一段距离很短的分岔专用车道,供速度失控车辆安全减速。一般设置在长陡坡的拐弯处,保证驾驶员能看到(如图一、二)。这种车道很特别,一般长度在50~100米,有一定的坡度,路面上铺着疏松的石子、沙土层,两侧及顶部用废旧轮胎或防撞桶围起来(如图三、四)。避险车道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汽车刹车失灵时的安全隐患。请你谈谈避险车道设置所包含的科学知识并作简要解释。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浙江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波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