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元素的循环和物质的转化

年级:中考 学科:科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小题)

1、

某废液中只含有Fe(NO3)2、Cu(NO3)2、Ba(NO3)2三种溶质。为了回收金属、保护环境,小科设计了如图方案(所加试剂均过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固体a是铜 B . X一定是Na2SO4   C . 溶液B中含有的盐有Ba(NO3)2和NaNO3  D . 若回收到6.4g固体a,则加入的铁屑质量为5.6g

二、探究题(共1小题)

1、

碱式氯化镁[Mg(OH)Cl]受热能分解,它分解后的产物是什么?小科进行了探究。

【猜想】Mg(OH)Cl分解后产物可能有:Mg、MgCl2、MgO、HCl气体、H2O、Cl2

老师告诉他产物就是上述猜想中的其中几种,并提示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实验一】取少量的Mg(OH)Cl放入大试管中,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热过程中观察到足量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一段时间后,沉淀不再产生,大试管口也没有液滴形成,管内有固体剩余,无其他现象。由此推知Mg(OH)Cl分解后产物中有      气体,无其他气体。

【实验二】取少量实验一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由此推知Mg(OH)Cl分解后产物中没有      

【实验三】再取少量实验一的剩余固体,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全部溶解,再滴入AgNO3溶液,无沉淀产生。由此推知Mg(OH)Cl分解后产物中没有      

【结论】Mg(OH)Cl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首次试采可燃冰成功。

    材料一: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它是由甲烷气体与不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水合物。可燃冰热值高、储藏量大。燃烧不产生污染物。

    材料二:将CO2注入海底的可燃冰储层,能将可燃冰中的CH4“挤走”,而形成二氧化碳水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烷(CH4)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H4·8H2O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3)
A . 可燃冰是一种清洁能源             B . 甲烷和水形成可燃冰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C . 用CO2 “挤走”可燃冰中的CH4过程属于置换反应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浙江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元素的循环和物质的转化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