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人类生存的地球
年级:中考 学科:科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6小题)
1、2017年以来,我省磐安、临安等地都有地震发生。地震发生时,选择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 . 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B . 室外的人跑到楼内躲避
C . 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
D . 高楼层的人们应立刻乘电梯撤离
2、下列是水循环中的几个环节。“百川归海”描述的是( )
A . 蒸发
B . 蒸腾
C . 降水
D . 径流
3、今年4月12日,浙江临安发生4.2级地震时,我市有轻微震感。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 . 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准确预报地震
C . 发生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离
D . 所有的地震都会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4、1864年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 )
A . 地核-地幔-地壳
B . 地幔-地核-地壳
C . 地壳-地幔-地核
D . 地壳-地核-地幔
5、2008年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了大约距今42亿年的古老岩石。这一发现最有可能成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证据( )
A . 宇宙诞生于距今137亿年前
B . 地球的年龄为46亿年
C . 距今2亿年前大陆发生了漂移
D . 距今6500万年前哺乳类动物开始繁盛
6、
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体遗产代表作名录》。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春分这天宁波昼夜平分
B . 夏至之后的节气是芒种
C . 秋分这天的月相一定是上弦月
D . 从冬至到夏至的时间间隔为一年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
如图为微信登录界面。若按界面中人所在角度去观察地球,能看到南极洲。则从此人所在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为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6月12日这一天,南极点附近为 (填“极昼”或“极夜”)。
2、
如图,电灯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让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绕电灯运动。
(1)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 运动。
(2)根据模拟实验,判断地球处在B位置时,我国的节气是 。
3、科学家在浙江某山区发现大型海绵生物化石群,海绵是一种海洋生物。
(1)下列能支持海绵是生物的证据有 (选填字母)。
A.由细胞构成 B.能繁殖后代 C.能在水中运动
(2)海绵生物化石的发现,说明很早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这种海陆变迁是 的结果。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之后通过努力寻找证据,于1915年正式确立“大陆漂移说”。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回答: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 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__________。 (2)
A . 火山和地震
B . 宇宙的起源
C . 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D . 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3)有人认为“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完美理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