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省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农作物在缺氮的情况下,生长迟缓、叶色发黄.这时需施用的化肥是( )
A . KCl
B . NH4HCO3
C . K2SO4
D . Ca(H2PO4)2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3、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 汽油燃烧
B . 铜器锈蚀
C . 切割大理石
D . 葡萄酿酒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闻气味
B .
收集CO2验满
C .
称量固体
D .
熄灭酒精灯




5、绿茶是安徽的特产,种类很多,绿茶是将新鲜的茶叶炒熟,破坏其酵素,再经搓揉、烘焙而成.茶叶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茶碱(C8H10N4O2),还有鞣酸及芳香油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茶碱有四种元素组成
B . 一个茶碱分子中含24个原子
C . 茶叶是混合物
D . 茶碱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6、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厨房内天然气泄露,打开排气扇通风
B . 室内用煤炉取暖应保证烟囱通畅,防止“煤气”中毒
C . 用可乐等碳酸饮料替代饮水,不利于身体健康
D . 多吃水果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
7、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具有规律性的知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对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B . 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
C . 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D . 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8、下列实验中,根据有关现象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
A . 向某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出现蓝色沉淀,该溶液可能是烧碱溶液
B . 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C . 向盛有少量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D . 用烧杯罩住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取用稀硫酸:取出一部分溶液后,导致浓度降低
B . 配制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导致浓度偏小
C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未冷却至室温即打开弹簧夹,导致进水量偏少
D . 排水法收集O2:导气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收集到的O2更纯净
10、以下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固体,过滤
B . 从H2O2溶液制取O2后的残余物中回收MnO2:过滤残余物,烘干所得固体
C . 证明CO2中混有HCl气体:将气体通入石蕊溶液
D . 鉴别稀HCl、NaOH和NaCl三种溶液:取样,分别滴入酚酞溶液后再相互混合
二、非选择题(共11小题)
1、用化学用语表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2)硫酸亚铁是由石油 和SO42﹣构成的;
(3)生石灰做干燥剂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回答下列问题
(1)因氮气 ,所以可以做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2)防毒面具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3)打开可乐瓶盖时,液体会喷出,这主要是因为 .
3、实验室中常需要使用硫酸溶液
(1)用小木棍取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儿后,可观察到木棍表面变成 色.
(2)化学实验室常用98%的浓硫酸配制稀硫酸,要把100g98%的浓硫酸稀释为19.6%的稀硫酸,需要加水的体积是 mL.(水的密度ρ=1g/cm3)
(3)若在稀释浓硫酸的过程中,不小心将浓硫酸滴在手上,应先 ,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
4、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图甲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硒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图乙是硒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的值是 .
(3)硒元素的化学性质与A,B,C,D中的 (填序号)化学性质相似.
5、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所示
(1)两图中属于单质的是 ;
(2)写出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4)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6、结合如图中KNO3、NaCl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由如图可知,t1℃时,氯化钠溶解度 硝酸钾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 ;
(3)t3℃时将90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4)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提取硝酸钾,可采用的操作为先 ,再过滤.
7、金属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 (1)
A . 铂金饰品
B . 铁锅
C . 铜导线
(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3)工业上常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与CO在高温下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在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有 .
8、分析下列化学反应,回答有关问题:
①NaOH+NH4NO3 NaNO3+NH3↑+H2O
②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
③2KOH+(NH4)2SO4 K2SO4+2NH3↑+2H2O
(1)碱与铵盐反应的规律是都生成盐、水和 ;由此可知铵态氮肥使用时的一点注意事项是 .
(2)选用一种溶液分别加入到K2CO3、(NH4)2SO4、NH4Cl三种物质的溶液样品中并微热,就可以将它们鉴别开,所选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9、某同学为证明酸可以与碱发生反应,按如下三个方案进行了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获得难溶性碱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实验中能说明酸与碱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
(3)C实验中需向第二只试管中加入 .
10、实验室现有如图所示仪器,并提供氯酸钾、稀盐酸、石灰石及火柴等用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D的名称是 .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在实验室可以制取某种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该气体时验满的方法为 .
(3)若在实验室用上述药品和仪器制备氧气,则还需补充 ;某同学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后,发现集气瓶底炸裂,则可能的原因是 .
(4)若实验室完全分解34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可得氧气 g.
11、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包含NaOH、BaCl2、Na2CO3、Mg(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为对其成分进行鉴别,进行了如下实验(微溶物质按可溶处理)
第一步:取一些白色固体放在足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液体A;
第二步:在白色固体A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得到一种无色气体和液体B;
第三步:在液体A中加入酚酞溶液,得到红色液体C,在C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B和红色液体D.
(1)生成无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证明原固体中是否含有Mg(NO3)2时,步骤最少的实验方案为 ,经证明该物质存在;
(3)液体A的溶质有 ;
(4)说明CaCl2溶液已经加足量的现象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