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合市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明矾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而沉降 B . 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净物 C . 食盐水中混有泥沙,利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泥沙 D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下列实验中,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复燃

该无色气体为O2

B

将某气体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该气体一定是H2

C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4

D

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烧杯外壁发烫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

A . A   B . B   C . C   D . D
3、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甲>乙>丁>丙 B . 丙>丁>乙>甲 C . 丙>乙>丁>甲 D . 乙>丁>丙>甲
4、对与化学反应X+Na2CO3═2Y+CaCO3↓的分析过程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 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C . X一定是熟石灰 D . X中阴离子化合价是﹣1价
5、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时,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②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③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④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⑤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⑤ D . ②④
6、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对反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稀释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氢氧化钾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7、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B . 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 D . ④→⑤可析出53.9gKNO3晶体
8、下列所用试剂或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 区分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水 B . 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的硬度﹣﹣互相刻画 C . 判断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观察颜色 D .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9、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B .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 . 过程中装置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 .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10、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取用少量液体   B . 过滤  C . 闻气味   D . 稀释浓硫酸

二、非选择题(共8小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
(1)两个氢氧根离子      
(2)标出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3)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2、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判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2)40℃时,把30g的X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该温度下X的水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60℃时,在等量水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X、Y两种物质至恰好饱和时,所得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X      Y(填“>”或“=”或“<”).
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沙里淘金”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能够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曹大爷种的小麦出现倒伏现象,你会建议他使用化肥中的      (填“氮肥”或“磷肥”或“钾肥”).
(3)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写出配制过程中任意一个化学方程式:      
4、端午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我国许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点河灯、吃粽子的风俗.

(1)燃放孔明灯祈福成为了端午节的新风尚.小新同学自制了一盏孔明灯(如图所示),请你写出孔明灯内燃料燃烧具备的条件:      
(2)我市已禁止燃放孔明灯,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3)请写出一种含碳的化合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5、实验小组设计了分离NaCl和CaCl2两种固体的实验方案,据此回答问题:
(1)写出试剂X的化学式      
(2)加入过量X溶液,过滤后所得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化学式),在滤液中加入适量Y后,蒸发即可得到较纯净的NaCl固体,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6、甲、乙、丙三位同学在活动课上探究气体的制备,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常见的气体并对它们的有关性质进行研究,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KMnO4固体制取O2 , 发生装置应选用图中的       装置(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2)乙同学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在F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合理是      (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变红

b.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 , 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3)丙同学在实验室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①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 CaCl2+2NH3↑+2X.X的化学式为:      

②制取并收集NH3 , 应该从如图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③NH3是一种碱性气体,干燥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      .(填序号).

A.固体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生石灰.

7、小李在化学实验技能考查中,完成“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并测碳酸钠溶液的pH”实验.

【实验一】小李取待测液甲、乙分别放置在试管①和②,再往两支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根据现象推知,乙为碳酸钠溶液.

(1)实验中,小李应观察到试管②的现象是      ,该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老师指出:除盐酸外,还可使用其它试剂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请你选择一种不属于酸的试剂,并将鉴别实验中的预期现象以及化学方程式填入下表.

选择的试剂

预期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支试管无明显现象;

另一支试管      

      

(3)【实验二】小李用玻璃棒蘸取“实验一”后试管②中的溶液沾在pH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小李的记录如下:

实验现象

结论

溶液沾在试纸上时,试纸缓慢地变色

与标准比色卡对比,Na2CO3溶液pH=3

小李因操作错误,得出“Na2CO3溶液pH=3”的错误结论.指出小李操作错误之处.

答:      

(4)指出小李记录的“实验现象”中不科学的地方.

答:      

8、已知碳酸氢钠在270℃左右就能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现有某工厂生产出的一批碳酸氢钠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为了测定产品中碳酸氢钠质量分数,具体的检验步骤如下:

①取一只洁净的坩埚,称其质量为ag;再向其中加入样品,称得总质量为m1g;

②加热该盛有样品的坩埚;

③将坩埚充分冷却,称量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④多次重复步骤②和③至恒重,称得坩埚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m2g.

(1)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

      (填仪器名称)将加热后的坩埚放到      中(填序号)冷却.

(3)根据题意,用a、m1、m2的代数式表示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4)步骤①、③和④都需要用到精度为0.1g的托盘天平称量,若本题中(m1﹣m2)的值超过0.6g,假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90%,则至少需称样品多少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合市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